古今慈濟 硝煙下二度援阿

2015-05-19   | 陳月女 李委煌
1998年阿富汗東北方發生芮氏規模6.1強震,造成嚴重傷亡,慈濟與美國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進行賑災,發放醫療藥品。慈濟與騎士橋賑災團捐贈藥品予巴米揚衛生處,黃思賢師兄(右)贈送結緣品。(攝影者:王志宏 地點:阿富汗巴米揚 日期:1998/05/23)
每當天災人禍發生,慈濟人總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但要順利抵達災難發生處親身援助災民、難民,也需因緣成熟。在1998年,內戰綿延的亞洲內陸國度阿富汗,因遭逢地震亟待援助,慈濟苦無管道得以進入援助之際,透過美國國會議員結識了洛杉磯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Knightsbridge International INC.),二度援助了這個絲路古國。

內戰加天災 導致缺衣缺糧又缺藥

距離臺灣千里之遙的回教國家阿富汗(Afghanistan),是古絲路所經過之地,在那終年寒冷的荒漠高山區,三尊巨大古佛(註)矗立在峭壁間,默默庇蔭著山腳下的子民,在戰爭中、在寒冷中奮力掙扎……

阿富汗位於西亞,卻因政權相爭,內戰連年;政府軍和反抗軍長期砲火相對,相互殘殺自己同胞。參加戰爭的不只是男人而已,連醫學院的女學生也個個拿起長槍,保衛家園。

1998年2月4日晚間,阿富汗北部的塔哈爾省(Takhar)發生芮氏六點一級強烈地震,房子毀壞、倒塌無數,四千多人喪生,十三萬戶災民無家可歸;當地氣候嚴寒,在冰天雪地裡,每天約有二十多位兒童死亡。

描述 1997年塔利班民兵揚言,一旦攻入巴米揚,將炸毀古佛像。一向以佛像保護者自居的哈薩拉人,不得不在佛像外圍駐軍保護。(攝影者:王志宏 地點:阿富汗巴米揚 日期:1998/05)
陸路被強震毀壞,機場也因為內戰不斷而封鎖了;外界救援組織雖然以直昇機運送緊急用品,卻因風雪過大而無法降落。2月6日,證嚴上人從網際網路的電子報中獲知阿富汗災情,一方面心心念念惦記著這群邊地缺衣斷糧、缺醫療用品的受難者,同時也多方了解可以如何及時伸出援手。

慈濟加騎士橋 援助方式現曙光


當上人苦思如何進行阿富汗援助時,2月12日,甫自美返國的慈濟醫學院教授曾應龍帶回訊息說,美國國會員羅拔克先生(DanaRohrabacher)因耳聞慈濟多年慈善經驗而主動提出是否能援助阿富汗醫藥,並引介近日將前往阿富汗進行救援工作的洛杉磯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Knightsbridge International INC.)為合作夥伴。

騎士橋為聯合國成員,完全由義工組織,經常出生入死,深入車臣、柬埔寨等災區,幫助受難的人;也曾於盧安達內戰大屠殺時,英勇地救出四十三位修女。騎士橋於二月初接到國會議員羅拔克及阿富汗地面人員向國際發出緊急藥品支援訊息後,即積極針對震災區及內戰引起的醫療匱乏區域進行援助計畫,並預定於二月中旬前往,卻苦於經費無著落。

雙方進一步接觸後,騎士橋愛德華博士(Dr. Edward A. Artis)在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及「重點、直接、尊重、務實」的賑災原則時,懇切地希望慈濟能儘速提供抗生素等醫療藥品,由騎士橋將藥品送到災民手中。

上人責成美國分會執行長黃思賢與美國慈濟義診中心曾慈慧聯繫、配合,二十四小時內完成藥品採購,並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原廠出貨,安排運送至阿富汗邊境國家,再轉運進阿富汗境內。援助的藥物包括十二種抗生素、五種消炎藥品及五千瓶點滴等,廠商們得知是緊急救援之用,紛紛自動降價,連運費也以成本油料價格計算。

途遙加路險 平安降抵跪地道感恩

二十七年的出生入死救災工作,並曾於1997年和1998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愛德華博士感受到慈濟的救人心切,也感恩地說:「這是上帝幫助,讓我們有機會和慈濟合作。」

2月16日,愛德華博士及詹姆斯和約翰兩位醫師(Dr. James Laws andDr. John Peters)、一位攝影記者、一位文字記者,從洛杉磯至韓國漢城轉機到曼谷,再飛至烏茲別克(Uzbackistan),等待進入阿富汗。

漫長的飛行,一次次的轉機,為了能及時將藥品送到災民手上,愛德華博士等一行人,不畏艱難,當藥品在機場轉運時,無視於滂沱大雨,仍然堅持親眼見到藥品完全上了貨艙,才安心地上飛機。

抵達羅斯塔機場時,騎士橋救援小組見到世界食物銀行、聯合國等慈善機構的救援物資被攔截或搶偷,立即決定由Tashkent轉搭雙引擎小飛機到Termz小鎮,當時他們被大風雪困了十二個小時;爾後再輾轉飛往位於中北部寒冷山區的巴尼亞省(Bamiyan),繼續完成慈濟「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原則的賑災工作。

出發前,愛德華博士表示,救援小組均有多次跳傘經驗,假如直昇機無法降落,他們願意揹著藥品跳傘下去。當小飛機抵達巴尼亞省山區時,山頂上沒有跑道及道路,降落點是一條由當地居民在風雪中連夜用雙手剷挖出來的雪路。當時愛德華博士很感恩,跪在雪地中向天空感恩慈濟,完成他們救災的願望。

古佛、難民 千年因緣難思議

巴尼亞省地處荒漠高原上,冬季從12月至隔年6月長達半年,以驢為交通工具,人民靠畜牧維生,靠燒材取暖煮食,天寒地凍,生活更加艱苦,居民每日一餐,以二粒馬鈴薯充飢。

巴尼亞省醫藥及日常用品完全靠塔哈爾等省分援助,受內戰不斷及塔哈爾省強烈地震的影響,巴尼亞省完全孤立無援,居民嚴冬過得猶如在地獄中。目前當地只有一所無電的醫院及四十幾所小的衛生所分散在各處。

慈濟所支援的一千三百七十六公斤緊急藥品,共分一百八十七個小箱,這是阿富汗兩年來最大一次單一藥品成功運入的案例。

在藥品分送過程中,反抗軍亦放下武器,用心護送藥品,災民也由原先的防備而至感謝此次的救援。車子或驢子可到之處,救援小組都親至各點將藥品交予醫療人員手上,偏遠村落則由直昇機空投。

災區中,救援小組除了見到災民困苦的處境與戰爭的陰影,最驚異的是在歷經千年風霜雨露洗滌的佛窟,見到三尊約一百米高的巨大佛像。愛德華博士覺得不可思議:他們懷著一分悲心與佛教慈善團體合作進行援助工作,沒想到竟然無意中會跑到二千二百年前的佛教聖地。

佛像有亞洲蒙古高加索人形象,一千八百五十一年前阿富汗國王想用炸藥毀壞,幸被人民反對。佛窟旁的洞穴已千年沒住過人,如今近四千名難民進入這無水無電的洞穴避難,令人深感因緣之不可思議。

天灰濛、地黃澄、人孤伶 何處為家?

2001年10月,慈濟與騎士橋國際救援組織(Knightsbridge  International)再度合作,前往阿富汗難民營馳援;同年12月,騎士橋組織主席愛德華.阿提斯(Edward  Artis)偕團員華特‧拉特曼(Walt   Ratterman)再度返阿,為慈濟賑災發放作先遣。

沿途兩個多小時車程,盡是空曠荒涼之景。戰後淒零的道路,少見人車,十年前蘇聯自阿富汗撤退所留下的老舊坦克車,就散擱在路邊。

蘇坦市哈茲拉地薩頓難民營關懷,天氣嚴寒,突來的大雪已將整個大地覆蓋,難民生活更顯艱苦。(攝影者:邱國氣 地點:阿富汗薩曼干省蘇坦市哈茲拉地薩頓難民營 日期:2002/01/13)
經騎士橋組織配合慈濟重點、務實、及時等賑災原則評估,擇定薩曼干省(Samangan Province)艾巴克市內戰後的廢墟、學校、醫院及附近的哈茲拉地薩頓(Hazrati  Sultan)難民營為援助重點;這些都是目前聯合國糧食組織(World Food Program簡稱WFP)未能照顧到的地方。

難民或數百戶、或數十戶,聚集於商店、劇院、電影院等廢墟;約三坪大空間擠坐著全家人,戶與戶間,僅以破布或斷牆作區隔。

志工走進廢墟,只覺寒風無情亂竄,難民們就在裏頭升火取暖,整座廢墟彌漫著刺眼、激鼻的煙霧。一位婦女正賣力煽動餘燼不使火堆熄滅,身旁三位幼子則伸出雙手,緊靠火堆取暖,那裏管得著彌漫的煙霧是否刺鼻傷眼?

由於沒電,雖是白天,仍覺陰暗潮濕,陣陣霉臭味撲面迎來。陰暗中只見婦女蜷縮一角,小孩則伸手要東西。賑災團員說,有帳棚者算是幸運,不然就只能撿枯枝作樁,再鋪以帆布作頂;或者像土撥鼠般於土堆裏挖洞,上覆帆布遮掩,過著如原始人的穴居生活。當雪勢大時,枯枝上所撐的布頂也常會被壓垮;由於白雪覆著布頂,志工們不察便直接踩著「屋頂」走過,個頭最大的愛德華就曾這麼「栽」進洞裏。

「這是我十年賑災路走來,最難過的一次。」黃思賢說,黃澄澄的貧脊也好,白茫茫的默然也罷,阿富汗如今有的似乎只剩飢餓、疾病、寒霜與看不見希望的未來。

寒雪落燈盞盞 扛著物資心暖暖

那天雪夜裏的發放,更是讓團員們印象深刻。初抵阿富汗時,氣溫尚有攝氏十餘度,2002年元月13日發放當天,竟飄起雪來……原是泥濘黃塵的艾巴克市,變成了一片潔淨雪白,此情此景,教大家心情全沈了下去。

裹著厚外套、圍巾、手套、甚至熱包等禦寒裝備的團員們,仍因冷風透入體內而微顫;然想及難民僅著薄衣、甚至赤腳,眾人的心更寒了……

大風雪中,哈茲拉地薩頓難民營中的境內流民,正焦慮鵠候著慈濟人道援助物資的發放。(攝影者:王志宏 地點:阿富汗薩曼干艾巴克市 日期:2002/01/13)
寒雪不斷飄落,氣溫持續下滑,原本預定中午運抵的發放物資,卻遲遲未見蹤影;由於阿富汗卡車司機沒有任何通訊設備,團員們只能在焦急中靜待;而亟盼這批「救命物資」的難民們,就站在遠處兩眼直瞪著團員。

天色漸暗,聽說聯合國的運糧車曾遭搶劫,陳金發忍不住問身旁的阿富汗人:有沒有任何物資的訊息?「No  news  is  the best news.(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這樣的答案令他不知是該喜或憂?

物資車終於在黃昏平安運抵難民營區。儘管天寒飄雪,但面對難民苦候的焦急眼神,團員們決定立刻卸下糧食摸黑發放。由於每袋物資皆重達五十公斤,要將它們從車上扛揹下來,並置放在雪地上排列、分類,實在不是件易事;看到慈濟志工不畏重地扛著,當地部隊指揮官也趨前協助搬運。轉頭之際,黃思賢發現他臉頰掛著兩行清淚。

在下雪的夜裏,只見等待領取物資的難民紛紛走近,一盞盞亮光由遠而近閃爍著,原來難民們手中提著煤油燈照路……

艾巴克市廢墟難民發放,毛毯、米、茶、醫藥包等物資。(攝影者:陳金發 地點:阿富汗薩曼干艾巴克市 日期:2002/01/15)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忙碌,終於完成一千多包食物、六百餘桶食用油與四百多條毛毯的分配。

聲聲Tashker,是感恩,亦是最美的回饋

在戰事方歇的阿富汗賑災,對團員來說其實頗感緊張。從進入阿富汗到離開阿富汗,一路上都有武裝人員保護;等待物資車運抵期間,也曾因前方發生戰事,而讓眾人擔心發放是否能順利進行。幸好此行發放還算順利,且物資相當豐富實用,有煤油、糖、鞋子、茶葉、豆子、大米、小麥、食用油、毛毯、醫藥包等,足夠難民三個月過冬所需。

阿富汗難民從初時看到團員的不安、閃躲,到團員離去時,紛紛走出帳棚揮手致意,連婦女也從帳棚中探出頭來,牽著孩子向團員們展露歡顏;難 民們一聲聲Tashker的「感恩」之語,是團員們此行最美的回饋。

(文:陳月女 慈濟月刊376期/李委煌 慈濟月刊422期)

註1:慈濟於阿富汗賑災時,巴米揚大佛仍在,成為部分災民的庇護所。然2001年3月12日,當時控制該區的塔利班組織宣稱大佛違背了伊斯蘭教教義,罔顧國際社會的勸說,炸毀了千年的佛像,徒留石窟見證人類文明的變遷與滄桑。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