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往診給力 腦損患者變環保奉獻者

2019-11-18   | 戴佳璧
林先生(右)在妻女陪伴下前往社區環保點進行資源分類。(攝影者:周春花 地點:社區環保點 日期:2019/11/12)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每次到訪照顧戶林先生的家,慈濟志工都會和他高唱這首經典歌曲,希望喚醒他的記憶……
 
林先生動脈瘤爆裂,手術出院後生活無法自理,記憶也受到影響。2016年8月,新加坡慈濟基金會獲報後,給予補助營養奶、成人尿片並且每月家訪關懷。
 
一年未見好轉 轉介中醫覓轉機
 
一年多後,林先生仍然依靠鼻胃管進食,而且有記憶障礙的情況。為了讓林先生早日恢復健康,訪視志工請慈濟義診中心評估;中醫師周啟仕決定展開中醫往診服務,為他提供針灸治療。
 
每次往診,志工都會嘗試各種方式喚醒林先生的記憶,唱歌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藉此分散他的注意力,緩解針灸時的緊張情緒。周啟仕說:「當初接到這個個案時,林先生意識混亂,說話沒有條理,而且容易躁動。」有時,周啟仕也會見機行事,連續提問激發林先生的腦力活動。
 
每星期兩次的往診也出現不少「小插曲」,像是林先生不願意配合、呼喊,甚至捏人、罵人⋯⋯「對周醫師很抱歉,因為我的先生曾經發脾氣向他吐口水!」林太太一直耿耿於懷,然而,周啟仕一點也不以為意,他諒解林先生腦功能受損,不像一般人有正常的認知和思維。
 
經過一年多的往診服務,林先生逐漸恢復活動能力;如今已經可以直接進食,甚至能夠做簡單的家務事。林太太開心地分享,先生學煎蛋時,她知道他記憶不好,都會提醒要調火的大小。
 
2019年4月初,林太太在周啟仕的鼓勵下帶丈夫走出家門,前往慈濟義診中心治療。林太太一開始很緊張,擔心丈夫在巴士上會亂喊亂叫,甚至騷擾別人,沒想到出門看診很順利,她說:「現在帶丈夫出門看診也不需穿成人尿片,只要在出門之前帶丈夫去廁所,再去義診中心,看診完就回家。」
 
「剛開始我很慌,不曉得怎麼去面對,因為支柱(林先生)已經倒下。」回想當時家庭陷入困境,慈濟志工一路陪伴與協助,林太太內心充滿感激,「有慈濟幫我,我真的是不怕,他們就像家人一樣照顧我們。」
 
周秋麗(右二)跟隨父親周啟仕(右三)和志工參與居家往診,也為林先生提供針灸治療。(攝影者:張夢源 地點:照顧戶家 日期:2019/05/23)


父女同行義診 體會無常更珍惜
 
往診的過程讓周啟仕體會人生無常,他說:「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林先生也是這樣,在還沒有發生事情之前,什麼都能做;但是忽然間變成這樣。這也是教育我們人生很短暫,所以要把握當下。」
 
身為中醫師的周秋麗也跟隨父親周啟仕和志工居家往診,學習安撫病人和家屬的情緒,同時給予針灸治療。周秋麗感觸地說:「很感恩林先生的家人給我們這個機會做往診。看到林先生慢慢復原,從一開始不太認得我們,漸漸地對我們有一點反應;也看到林太太在照顧丈夫方面比較得心應手,感到很欣慰。」
 
除了中醫師上門提供治療,訪視志工周春花每次家訪也會耐心地和林家的三個孩子互動,鼓勵他們孝順父母,幫母親分擔家裡大小事以及好好照顧自己。
 
林太太很感恩慈濟多年來的協助,一心想回報慈濟,於是,周春花鼓勵她陪伴先生和孩子到社區環保點參與資源回收,為環境保護盡一分力。周春花說:「看到案主從開始時憤怒的臉到現在慈祥的臉,我很歡喜。我會繼續陪伴這個家庭,希望以後他們一家人也能一起當志工,回饋社會。」【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中醫師周啟仕(左二)和志工走進案家,希望藉由針灸治療,讓案主林先生(右一)重新站起來。(攝影者:馮桂瓊 地點:照顧戶家 日期:2019/05/23)

(文:戴佳璧 新加坡報導 2019/11/1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