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宗教論壇 青年發聲

2016-12-07   | 吳文琦、黃柏榕、胡家建
第四屆梵蒂岡國際學生宗教論壇特別邀請慈濟基金會做為佛教代表,分享以佛教如何帶入大學生生活中。由馬來西亞籍留學德國的華裔留學生胡家健(左一)上臺分享各地的慈青如何做活動宣導。(攝影者:葉貽証,地點:梵蒂岡)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將今年(2016年)定位為慈悲聖年,為傾聽年輕人的聲音,第一次邀請非天主教團體共同參與,活動自11月28日起一連四天,參與的國際學生宗教包含伊斯蘭、佛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同時慈濟基金會也受邀做為佛教代表,在論壇中與各國的國際學生透過課程安排及各宗教之間的相互討論,交流彼此的信仰。

慈青留學做代表 贈禮教宗上臺分享


在會見教宗時,慈濟基金會特別推薦梵蒂岡附近國家留學的慈青與會,並在會見教宗時,由馬來西亞籍留學英國的華裔留學生葉貽証,代表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贈送一本英、法、義、德文版本的《静思語》,以及一個中英文「愛」的吊飾給教宗方濟各。

而慈濟基金會受邀作為佛教分享代表,則由馬來西亞籍留學德國的華裔留學生胡家健則透過簡報,分享每個宗教所遇到的相同考驗,無非都是想要將自己信仰拉近大學生的生活,同時胡家健也提到各地的慈青如何透過活動宣導,帶動竹筒歲月、全球素食日和靜思語分享,將佛法落實在生活。

胡家健在分享的結尾中也強調所有宗教的悲願都不盡相同,全是希望淨化人心、社會祥和、祈求天下無災無難。這段話讓來自法國的學生Richard聆聽之後,感覺確實每個宗教的理念都一樣,並認同身為年輕人的確是需要與宗教結合,一起以信仰共創美好的社會。
當論壇結束後,許多與會人員,包括神父在內,都前來向慈青代表們做討論,希望能更了解慈濟理念,同時也響應世界蔬醒日活動及靜思語推廣。(攝影者:葉貽証,地點:梵蒂岡)


以宗教陪伴學子 相似理念共創社會


而許多留學生也在論壇中表示,面對大學生活中的許多誘惑,讓自己不禁對於信仰產生疑惑。一位來自印度的神父在「遇見耶穌能讓身心靈充滿福音的喜悅」課程中,分享尋找真理的歡喜,表訴的意思與佛教所說的「離苦得樂」非常相近相近。

英國薩拉博士(Sara Silvestri)也跟國際學生提到由牛津與劍橋大學創始的「師生輔導計畫」,這計劃就像慈濟大學慈誠懿德爸媽的陪伴功能,是現在許多英國大學逐漸響應的計畫之一。

當論壇結束後,許多與會人員,包括神父在內,都前來向慈青代表們做討論,希望能更了解慈濟理念,同時也響應世界蔬醒日活動及靜思語推廣。就如來自美國的邁克爾博士提到,每個人都需要主動的去膚慰有苦難的人,唯有不分宗教、種族才能獲得福音的喜悅,除了需要為彼此祈禱祝福外,在遇到困難時,也要以正面的心態去看待,將困難當作是學習的機會。

荷蘭的神父向慈青表示天主教也認同慈濟靜思語,他同樣以「心想好意,手做好事,身體力行。」的觀念與國際學生做交流,讓來自辛巴威的國際學生馬丁表示希望暑假回到辛巴威的時候,有機會可以參與慈濟的志工活動。

克拉裡(Clarisse)來自阿根廷,他表示自己在學校的基督社團裡負責策劃活動,鼓勵基督同學從活動中體悟福音的喜悅,他時常為大家安排的活動有做環保及住家上漆等等。而克拉裡發現這次的論壇參與,全球信仰基督教的大學生共同的方向都與全球慈青理念很相似。

慈青真誠展笑容 看見年輕人新力量

定居臺灣三十年的西班牙沈拉蒙神父,二十五年前因為推廣世界和平而認識證嚴上人,他很感恩上人和慈濟志工為這世界所做的一切,尤其在這個污濁和戰爭不斷的世界裡,仍然不分宗教和種族,用愛膚慰眾生。
定居臺灣三十年的沈拉蒙神父,也受邀參加這次第四屆梵蒂岡國際學生宗教論壇,他很感恩證嚴上人和慈濟志工為這世界所做的一切,不分宗教和種族,用愛膚慰眾生。(攝影者:葉貽証,地點:梵蒂岡)

來自菲律賓馬尼拉的神父,則是從媒體報導中了解慈濟在海燕風災過後,為受創嚴重的獨魯萬所做的援助,同時神父也很感恩慈濟為當地環保回收分類設立典範。尤其在論壇上看見慈青們的熱情與對社會付出的使命,讓他感到讚歎,表示耶穌用愛與慈悲為世間人受苦,而基督和佛教徒也一樣用自己的身軀救濟苦難眾生,因此讓他也願意一起響應全球茹素日的行列,共同呵護地球。

荷蘭留學生瑞安(Ryan)則是在兩年前,因教宗方濟各提到的環境問題,而開始省思茹素的重要性,他意識到吃肉與他想推廣的慈悲心有很大的衝突,於是當下就決定開始茹素。

這次促進各宗教和諧論壇協調的羅賓遜神父(Robinson),在梵蒂岡已經有二十二年,因為從小在斯里蘭卡長大,接觸過不同的宗教,所以這次論壇邀特別邀請了其他宗教的參與,希望能促進天主教徒學生從接觸中,去了解各宗教的教義,一起創造祥和的社會與未來。

同時羅賓遜神父也很感恩慈青代表們都能夠全程參與這場學生宗教論壇,尤其聽到慈青胡家健分享慈濟如何將佛法拉近大學生的生活,對於慈青在各地透過活動宣導,帶動竹筒歲月、全球素食日和靜思語等,都讓他感受到慈青無限的真誠。

(文:吳文琦、黃柏榕、胡家建 梵蒂岡報導 2016/12/01)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