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進去 苦難人走出來

2016-11-18   | 黃玉卿 李 巧 卜堉慈 陳美秀
小如因體力無法負荷,所以申請在家教育,喜歡手工的她,做吊飾自娛也可與人分享。(攝影者:陳美秀,地點:彰化縣員林市)
臺灣社會雖然繁榮進步,但也有很多陽光照不到的暗角,需要溫暖和愛心的滋潤。

「紫唇女孩」變成「蜜蘋果」


小如成長的過程,相較於一般孩子顯得艱辛多舛,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長期血氧不足導致唇色偏暗,外觀微微發紫,被稱為紫唇兒。慈濟人默默陪伴小如,從2009年至今已長達七、八年,在這段漫長時間,給予不斷關懷並協助就醫、提供紓困救助金、課業輔導等。

父母親不在身邊,小如與患有腦瘤的叔叔同住,並由阿嬤獨力扶養,因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從四歲起到十二歲間,總共動了五次心臟手術,醫師說術後生命存活率僅百分之三十,但如果沒有接受手術治療,又得忍受身體不適,及不預期病發,由於心臟功能不佳,無法正常輸出血液循環,呼吸也常短促、喘鳴。 

小如的阿嬤面臨孫女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交關,為了治癒小如南北奔波,加上經濟困頓,整個人心力交瘁;而小如也是一樣,平日既要就醫,也要兼顧課業,體力也無法負荷,導致無法正常就學,需半日在家歇息,課業仰賴申請每週三次在宅教育,還有慈濟志工鍾美珠義務英文課業輔導,祖孫倆有慈濟人一路默默陪伴,心裡比較篤定、不孤單。 

慈濟志工從個頭小小的小茹,看著她長大,如今已是十五歲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她甜美的笑容總讓來訪的志工暱稱她為「蜜蘋果」,現在就像毛毛蟲經歷羽化過程,體會破蛹之痛,最後化成翩翩起舞的美麗蝴蝶。

10月15日,小茹與心愛的阿嬤,一起親蒞慈濟彰化分會新芽獎學金頒獎會場,領取國中「課業進步獎」。 小茹感恩慈濟志工,她告訴大家:「慈濟人關照我們一家人,尤其是叔叔和我的病痛,記憶以來這群慈濟爸爸、媽媽是一路陪伴我一起成長的人。」

小茹的阿嬤更說:「你一直看、一直看,慈濟人攏佇在咧人家需要幫助的所在出現,在咧甘苦人的身後,一定會出現來幫助人家。」(臺語)」

還給苦難人 一個乾淨空間

2015年2月,彰化縣員林慈濟志工接獲通報,一個退休教職員,突然因為心肌梗塞往生,他的退休金早被不明人士詐騙一空,家人無力處理後事,同住的妻兒三人都患有精神官能症,兩個孩子生活無法自理,平日都由母親外出採購三餐伙食,母親還要為孩子洗澡、換尿片。但女屋主個性內向沉默,不會整理家庭環境,東西任意堆放,甚至連兒子用過的尿片也不讓人丟,說可以留下來可以擦地板,所以生活空間瀰漫五味雜陳的氣味:尿騷、糞臭、廚餘腐臭味、蟑螂、老鼠窩的氣味,整理時,小動物和氣味都一起跑出來。 
堆積如山及撲鼻而來的廚餘臭酸及尿騷味,志工接力將滿屋的東西一包包、一袋袋往門口分類。(攝影者:黃緯建,地點:彰化縣員林市,2016/03/26)

慈濟志工於是事先請里長來會勘現場,請市代表和里長商派子母型垃圾車乙輛,來載運垃圾,加上慈濟回收車來清理可用的回收物資源。

好不容易,在2016年3月26日,當天晴朗無雲,慈濟志工共有四十人,自備清潔用品,在結合里長、及知會案家次女之後,一起動員打掃,年久囤積的物品,窒礙難行的空間,沒有轉圜的餘地可供清洗和整理壅塞物品,甚至還得用人龍方式傳送,或者把物品從二樓陽臺,以懸吊式向下傳遞至一樓,延展至無尾巷內做整理分類。

志工將環保車開進位於無尾巷底,就地在巷子分類,邊分類邊往車上堆置回收物;樓上志工陸續將雜物垂吊下來,灰塵髒物讓沒戴帽子的志工灰頭土臉,大家顧不得自身的髒污,一心一意努力地清掃。

志工忙碌的身影和龐雜物品,引來駐足圍觀的鄰居瞠目結舌,你一言我一語,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一個屋子竟可裝那麼多東西?而且一般人總是對髒亂與惡臭避之唯恐不及,怕招致病菌上身,怎麼會有慈濟這個團體的人這麼傻?自備打掃用具不打緊,還來花時間、耗體力呢?

不過,當慈濟志工逐漸還這個家庭乾淨、清爽的空間時,鄰居們都感到讚歎不已。當地里長說:「長期藏污納垢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滋長蟑螂、老鼠等病媒,長久以來,連她自己的女兒都無法清理,慈濟發動里內這戶人家的打掃,算是解決大家共同的頭痛問題。」

充滿無力感的屋主女兒心存感激說:「感恩慈濟這麼多人來幫忙打掃,媽媽這個空間已經十幾年都是如此,固執的個性不讓人清理,今天志工帶動這麼多人,還給家裡清淨的空間,很謝謝慈濟。」

慈濟志工賴惠君的公公盧清貴眼見也覺得不可思議,他說:「我剛好住隔壁巷,媳婦常利用工作、家事之餘來做志工,我想了解媳婦在做什麼,今天剛好就近順路過來,看到慈濟人幫老人家,做這些平常人都不願意做的事,很感動,也了解媳婦的志工工作,往後會更支持她,幫助辛苦的人,我也很高興。」

人生難免有缺憾,但愛可以填補一切。同在彰化員林社區,二個不一樣的生命困境與苦難,慈濟志工皆用愛心陪伴他們,慢慢跨越過每個階段苦難的門檻,期待也能帶動社區居民彼此關懷的風氣、形成一股善和愛的循環。

(文:黃玉卿、李 巧、卜堉慈、陳美秀 彰化縣員林市報導 2016/11/17)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