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直虎爸受法髓 說所做更棒

2018-06-13   | 林麗惠、林麗君、溫燕雪
志工粘錫欽(左一)提起他捐髓配對成功,將救人的經歷與會眾分享,讓會眾對捐髓疑慮放心。(攝影者:陳文明,地點:彰化縣福興鄉,日期:2016/04/24)

「爸爸!我要當妹妹,我不要當姊姊!」當女兒哭著向粘錫欽求情時,他才驚覺到自己生長環境所養成根深蒂固的教養觀念,是否不該再一成不變地套用在下一代身上了。那又該怎麼轉變呢?

大家族的大生活 遵守與反抗

1970年,粘錫欽出生在一百多人的大家庭裡,整個家族在靠海的小村落生活,曾祖父的庭訓「我人還在,就不能分家!」而粘錫欽受到的教養,做任何事也都要考慮別人,他的爺爺奶奶經營雜貨店,店裡琳瑯滿目的零食,粘錫欽的同學們都吃過了,他卻是只看得到、吃不到。

志工粘錫欽(車上)在家旁邊成立環保點,剛開始載回收都不敢載村子的點,怕被人笑也曾被人罵傻子,後來環保經過宣導,才漸漸得到村民的認同。(攝影者:吳碧鳳,地點:彰化縣福興鄉,日期:2018/03/18)
粘錫欽在家族中成長,卻很有自己的主見,每逢村裡喜慶,家族人總是以彼此勸酒、激酒為樂,但粘錫欽卻滴酒不沾。但是有一次,家族同輩實在逼得太緊,粘錫欽賭氣說:「誰比賽如果輸我,以後就不能找我喝酒!」

大家鬥酒的轟鬧聲漸漸止息,大家看著粘錫欽像不要命地一杯接著一杯拼酒,從此之後,再也沒人敢約粘錫欽喝酒。粘錫欽說:「那一次我是硬撐。後來大家知道我做慈濟,也都不會邀約喝酒,連問都不問了。」

為家人茹素祈福 種下善因緣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粘錫欽跟著其他慈善團體去埔里竹山救災,在災區中看到慈濟的紅布條,才知道是慈濟人醫會的義診。

粘錫欽回憶說:「當時穿藍天白雲制服的人比較少,穿便服居多,中午也沒有人煮東西給慈濟志工吃,我還邀約慈濟人去吃東西,他們吃完很快馬上就又去做事。」

後來有志工邀約粘錫欽邀約參與希望工程,粘錫欽漸漸參與希望工程鋪連鎖磚、做環保等,他說:「放假去做志工很有趣,一邊當打發時間,但是參與過程中很開心,有時候穿便服就去。」

也因為太投入,一度讓當時身為女友的妻子許雅鈴懷疑他是不是另交女朋友?粘錫欽坦白告訴她,自己假日都在做慈濟,這也讓許雅鈴半信半疑表示要跟著一起去做志工。結果,從此彰化福興環保站裡,假日常可見粘錫欽和許雅鈴的身影,兩人一起忙著做志工,不久後也順利結婚了。

親子一線牽行善 家庭有靜思

持身嚴正的粘錫欽,教育子女也是一絲不茍,尤其第一個孩子若是行為不佳,便會被他修理,粘錫欽常對大女兒說:「妳是姊姊當然要做好模範,如果妳不會,以後弟弟妹妹也跟妳一樣不會。」

漢寶濕地淨灘,志工粘錫欽以身教、言教教育小女兒,垃圾對海洋生物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也撿到很多回收,要放入不同的袋子。(攝影者:吳碧鳳,地點:彰化縣福興鄉,日期:2018/04/22)
結果有一次,大女兒哭著說:「爸爸,我要當妹妹,我不要當姊姊。」聽到乖巧的大女兒說出這句話,粘錫欽方才警覺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於是福興親子成長班開班的第一年,粘錫欽就帶小孩去上課。

「我原本認為,她還那麼小,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結果後來發覺她都會背靜思語。」因為某次大女兒將地板弄得濕濕、髒髒,讓粘錫欽很生氣,但大女兒卻默默地說:「生氣是短暫的發瘋、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兒童班老師教的靜思語。」

這讓粘錫欽想起,師父曾說靜思語不是用來應付別人的,也不是用來懲罰別人的,靜思語應該要自己有所吸收,並發自內心說出來的,因此對於大女兒的提醒,粘錫欽也覺得很懺悔。

骨髓配對自為例 發願做傳承

2008年粘錫欽接獲骨隨配對成功訊息,並在成功捐髓之後,又陸續添了兩個寶寶。這樣的過程,正好讓他在骨髓捐贈建檔現場中,可以以自身為例,解惑大家對於捐髓與生子的衝突疑問。

有次,粘錫欽跟著志工蘇翠玉去拜訪一位配對成功者,對方表示自己願意捐髓,但是家人反對,怕捐了骨髓以後無法傳宗接代。此時粘錫欽分享親身經歷,並請他們放心,捐贈前打的白血球生長激素,兩天就會排掉,不會殘留在身體內。最後,對方也就順利完成捐髓,挽救病人的生命。

粘錫欽對證嚴上人的話是拳拳服膺,當他聽見上人說︰「你很難得,你是師兄有受證又捐過骨髓,以後回到社區可以推動,比較有說服力。」他就在世界骨髓捐贈日當天擔任解說員,親切述說自己捐贈的過程,雖然講得不是很流利,但是誠懇又真實。

他還記得證嚴上人所說:「靜思語不是用來應付別人的,也不是用來懲罰別人的,靜思語應該你要有所吸收,然後要發自內心去講。」而他從兒女身上學習的,也映證了這些道理,真的是能做出來的。【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鐘鼓齊鳴藉由志工的雙手與姿體律動,為前來的會眾祈福,也是慈濟宗門的傳承,志工粘錫欽(前排右一)與其他志工活動前的彩排。(攝影者:吳碧鳳,地點:彰化縣福興鄉,日期:2017/12/23)

(文:林麗惠、林麗君、溫燕雪 彰化報導 2018/04/2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