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也好窮也好 扛債付出無求

2018-06-19   | 吳秀玲
0206臺南大地震,林也好投入幕後的香積支援,事後上人贈予的感恩狀,她虔誠的安置在客廳案桌上。(攝影者:吳秀玲,地點:臺南市林也好自家,日期:2018/06/09)

「當年媽媽連生了六個女兒,我排行第七,也是女生,所以就叫『也好』。」臺南慈濟志工林也好人如其名,邀她做慈濟,是什麼事都好,處處都有她的足跡,更結了許多的好人緣。

悲心相契  找到心的歸依

「二十多年前,只要我的資深師姊黃素霞邀約,我就會跟著她坐遊覽車到花蓮精舍。精舍很簡約,克難又樸素,讓我有種回娘家的感覺。」林也好與先生陳飛山過去經營文具店,先生是文具中盤批發,寬裕的生活條件,讓心地善良的林也好對於慈濟所推動的善行,一向是大力護持。

「我也在尼泊爾買過一間房子。」林也好看著周遭人露出不解的神情,笑著解釋:「1993年尼泊爾發生大水災,慈濟人去勘災後,師父決定要蓋一千八百戶的大愛屋援助災民;當時一間大愛屋要六萬元,我買了一間。」

1990年開始,林也好做環保的腳步便不曾停歇,除了自家的環保點,也推著腳踏車到崇德市場回收塑膠袋,再一一整理分類。(攝影者:洪淑真,地點:臺南市東區,日期:2013/02/26)
儘管很多年以前就心向慈濟,也響應1990年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除了自家的文具店回收紙類外,更想盡辦法在離家不到一百公尺處的一片廢置空地,跟親友商借來做環保點,但林也好真正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卻是2012年的事了。

方向堅定 甘願做歡喜受

「聽師兄師姊分享,有人做清掃、幫人洗衣的工作來圓滿榮董,我感動之餘也發願要捐。」林也好一路精進,無私布施,但才發願捐榮董,無常就現前——外甥經營的娘家家族事業倒閉,林也好受牽連,名下財產一夕歸零,連居住的房子都沒了。

夫妻倆結束了文具店的經營,先生轉而從事保險業,而她沒有忘記布施的心願,開始幫人帶剛出生的小嬰兒,成了全職的保母。林也好說:「人真的很渺小,抵不過業力的牽引,爸媽辛苦一輩子累積的家業,無常來到時,一夕間就沒了。只有上人說的『甘願做,歡喜受』才能放下怨懟,讓自己想得開。」

儘管被妻子娘家的債務拖累,先生陳飛山目前的薪水,仍持續被銀行抵扣部份來還債,卻一樣沒有怨言。曾有朋友勸他不如退休,這樣銀行就扣不到了,但陳飛山不為所動,只說:「這輩子欠人的,就要還清。」陳飛山跟著太太投入環保,反而比太太早兩年受證慈誠。

腳踏實地 不吝布施擁有

光陰荏苒,六年多的保母生涯,讓林也好終於得以圓滿榮董,她一點也不埋怨上天給的考驗。

歲末庶務年終大掃除,組內承擔寮房清裡工作,林也好清掃盥洗室,用心在每個當下,歡喜付出。(攝影者:洪淑真,地點:慈濟臺南分會,日期:2017/12/02)
「牆上的這些小菩薩,都是我的小貴人喔!是他們幫助我的。」現年六十八歲的林也好,指著客廳裡牆上貼滿一大片小朋友的成長照片,喜孜孜地繼續說道:「那時候我都帶二十四小時的,總共帶大了六個小孩,才圓滿了我的心願。」

在最困頓時,林也好仍把身邊僅存的金飾全捐出來,護持花蓮靜思堂的興建,她說:「錢一定要用在對的地方,滋養更多人,才能有上人要的『善的循環』。」

走過了豐富與困頓,林也好更明瞭世間財物如夢幻泡影,德風才能永存。她跟著上人的腳步,就是她生生世世不變的方向。【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吳秀玲 臺南市報導 2018/06/16)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