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慈青充電 悟生命不必然

2018-07-09   | 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
台積電工程師主任陳璽中引導學員們思考「探索生命的寶藏」,並鼓勵學員腦力激盪,運用巧思,將一張張彩色紙立體起來,共同築起一層層的人生寶塔。(攝影者:許舒婷,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07/03)

美麗晨曦中,活潑輕快的歌聲在地球廣場上迴盪,一百一十多位穿著寶藍色的慈青學子隨著旋律擺動肢體,洋溢著青春活力,與藍天白雲相輝映。這場自7月2日至5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辦的「2018年暑期慈濟大專青年心靈成長營」,每位慈青學員皆帶著飽滿的精神,迎接每一天的精采課程。

知己幫彼 互助共築寶塔

「請問你的人生值多少?」台積電工程師主任陳璽中的破題,引導學員們思考「探索生命的寶藏」,臺下回應紛起「無價」、「無奈」、「無常」……

為打開學子的心視野,追求生命真正的寶藏,陳璽中的課堂設計中,先請各組學員在白的色紙,寫上心中的願望,只見「結婚」、「買車」、「健康」、「慈濟」各式各樣的答案紛陳。隨後各組學員更得腦力激盪,運用巧思,將一張張彩色紙立體起來,共同築起一層層的人生寶塔。

然而過程中,不免寶塔傾倒,願望失落,但人人再接再厲,只見第一組最快堆疊出七十五公分高的寶塔,學員張育煌感受得到勝利的喜悅,還有助人的感動,他表示:「大家一起出點子,一起付出,才有更好的成果。」另一組學員王昱舒則從遊戲中學習到,建築寶塔就像人生。也許過程中功虧一簣,但可以從失敗中獲得經驗,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正面的心態。
接連幾堂生命探索的課程,當舞臺上,一幕幕的親情故事輪番上演,劇情扣人心弦,牽動臺下學員的情緒,有的眼眶泛紅,有的頻頻拭淚。(攝影者:許舒婷,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07/03)


學習感恩 發揮生命良能

聽著大家的分享,陳璽中告訴學員們:「所有的人會用社會『自以為是』的價值觀教育你,我們要跳脫框架,不只要學會跟別人溝通,更要學習跟自己溝通。」

陳璽中分享他自己的人生故事。三十年前,陳璽中的家人在高雄擁有七棟每棟近千萬的房子;但是在他國中時,爸爸不但輸掉所有,還負債一千萬,導致債主上門潑漆……甚至在陳璽中大學即將畢業那一年,父親更是因心肌梗塞而過世。

因此陳璽中也開始反省,他說:「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感恩爸爸也曾給我一個很富裕的生活,即使後來失去了。」因此陳璽中鼓勵學員除了珍惜與家人的相處,也要學會感恩陪伴身邊的志工們,願意付出如此無私的關懷。

面對陳璽中說到的「不是什麼事情都是理所當然」,學員張赫的心弦被觸動著,因為過去她的心中常會抱怨「為什麼媽媽不能給我更多的愛?」直到現在她才領悟到陳璽中所說的,原來自己所擁有的這一切,本來就不是理所應當,身為子女反而要趁著雙親還健在時,好好珍惜和利用時間去陪伴他們!
學員蔡沛岑接受志工張鳳美的邀約,當場立刻撥電話給爸爸,向爸爸說出心裡的感恩。(攝影者:章宏達,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07/03)


大捨無求 善與愛的循環

「大捨之愛」這堂課程裡,講師張純樸因擔任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遺體捐贈組組長,時常看見許多家屬對於捐贈大體一事,礙於傳統風俗,總是得默默承擔別人異樣的眼光,但為完成家人的心願,仍是堅守倫理孝道成全至親。

他表示提倡大體捐贈,是證嚴上人希望創造善和愛的循環理念,希望這群醫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能將社會以及大體老師對他們的愛和關懷帶入生命,並樂於再奉獻與回饋社會。

尤其慈濟大學的教育並不是只有在專業的培訓部分,張純樸也談到令他印象深刻的參訪,曾有一位泰國法師帶著一群醫學院的校長們,原本打算參觀花蓮太魯閣,但因緣際會之下,在上飛機前臨時來到慈濟大學參訪骨髓捐贈。

但是卻在看了大體解剖影片後,被慈濟人文「感恩、尊重、愛」所感動,因此法師與這群醫學院校長們回到泰國後,也要求當地醫學院比照慈濟的做法,以人文關懷讓亡者靈安、生者心安。

人生無悔 孝與愛的轉動 

接連幾堂生命探索的課程,皆讓這群慈青學員們探索自我認同與沈思。當舞臺上,一幕幕的親情故事輪番上演,劇情扣人心弦,此刻〈跪羊圖〉的演繹說法,更是在告訴人人莫忘父母恩。

飾演主角的學員郭宜蓁融入劇情,感人的橋段牽動臺下學員的情緒,有的眼眶泛紅,有的頻頻拭淚。而相似的故事,其實也曾在郭宜蓁的家中上演,因為在她還小的時候,姊姊也曾離家出家,這令擔心再失去女兒的父母對她嚴加管教,對她造成很大的壓力。
勤益科技大學詹淳皓(中)因一場車禍,看到媽媽無悔作為自己的後盾,感恩的邀請承擔工作人員的媽媽上臺接受擁抱。(攝影者:許舒婷,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07/03)


但幸好長大後的郭宜蓁,明白家人的擔心,因此轉念後的她說:「加入慈青,我學會轉念,不埋怨父母,珍惜父母的愛,感恩父母給我的一切。」

志工張鳳美適時提醒學員:「孩子們,多久沒跟父母聯絡了?希望人人都來得及說『愛』。」學員蔡沛岑當場立刻撥電話給爸爸,話語間稍有停頓的說:「爸爸,我愛你,感恩你把我生得健康又漂亮。」此刻眼眶裡的淚珠也跟著掉了下來。

另一位學員施柏帆也拿起手機,他表示「父母親都是殘障人士,求學靠自己,因為家庭經濟清苦,沒有錢補習,心情不好,常跟父母吵架。」希望自己這次可以藉由這機會向電話那頭的媽媽懺悔。

因此當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施柏帆向媽媽說:「對不起媽媽,常跟你吵架,謝謝你把我生得健康,養育我長大。」感性的施媽媽也告訴施柏帆:「很好,孩子你沒有缺點,感恩志工帶你進入慈濟,把心打開。」

這場不讓自己留下遺憾的課程,在學員們的通話與上臺分享之中,紛紛對自己的父母道聲感恩,全場的笑聲與淚水,讓孝與愛的轉動,為一整天的活動畫下一個溫馨的休止符。【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 花蓮報導 2018/07/03)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