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鄉親的眼 寫其中慈濟史

2018-09-14   | 劉麗美
(攝影者:劉麗美,地點:嘉義縣,日期:2018/09/09)
張小娟穿著雨鞋,行走在水未退去的災區、踏在泥濘的道路,腳底都被磨得紅腫疼痛,仍不斷地走、走、走……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直到看見個案及受災戶都平安,才能安心。

不忘真善美使命

8月23日熱帶低壓引發豪雨,家住嘉義蒜頭的慈濟志工張小娟並沒有受災,但附近的淹水卻讓她無法出門。

「東石是重災區,也是我的訪視轄區,一想到他們是否安好,夜晚就一直無法入眠。」身為訪視及人文真善美志工,張小娟與內心的焦急一直磨到8月25日,住家社區的淹水一退,馬上投入東石鄉、布袋鎮、太保市、朴子市等淹水災區,一邊訪視、一邊勘災,她在不同的場合做不同的事,都沒有放下人文真善美的使命。

張小娟(左)帶著獨居阿嬤回到代天府安置所,並協助就醫。(攝影者:黃宗保,地點:嘉義縣,日期:2018/09/02)
背著相機,拿著紙筆,張小娟隨時「文字、拍照二合一」,不穩的天氣,有時突來的一陣大雨,伴隨著海邊強勁的海風穿透輕薄雨衣,水滲透衣服;有時,炙陽高掛,曬得她的肌膚紅通通,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是汗水或雨水早已分不清了。

把握當下記真心

從慈濟志工開始送涉水便當,之後協助打掃、義診,到安心家訪,張小娟全程參與,也一直注意著鄉親們的眼神,從受災後無助慢慢看到他們眼中透出了希望。張小娟為此感動不已,也不顧已經勞累一整天,每每回到家,就馬上整理照片及文稿,振筆疾書寫下所見所聞,呈現一篇篇真實的美善故事。

「菩薩彷彿安排好的。」張小娟解釋剛好結束前一個工作,也參與臺灣慈青跨國關懷馬來西亞難民兒童的紀錄,一去十天回來,就發生0823熱帶低壓水災事件,每日早出晚歸,比上班更忙碌,到現在還持續著。

張小娟手上戴的手錶,時鐘指針的上方四個字,分分秒秒提醒著她。(攝影者:劉麗美,地點:嘉義縣,日期:2018/09/09)
9月9日那天慈濟在東石鄉同時在八個村舉辦六場祈福會,張小娟早上還在太保親子成長班協助;又化身為訪視,進入東石鄉和志工們徒步在各村關懷安心家訪後的個案;晚上又承擔起塭仔村祈福會人文真善美紀錄……這一天的忙碌,就是這陣子以來張小娟生活的縮影,每天睡不到五個小時。

「說不累是騙人的!但最大的收穫是自己。」堅持十五年的人文真善美紀錄,張小娟筆下刻劃出許多篇感人而生動的故事,「能把最真最善的一面呈現出來,那就是美。」張小娟指著手上戴的手錶,時鐘指針的上方清楚的四個字「把握當下!」分分秒秒都提醒著她。

東石強烈的海風依然吹拂著,變幻多端的氣候,雨水、烈日及強風,阻擋不了張小娟往前走付出的心念,不管未來是如何,這個當下,她把握住了!【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劉麗美 嘉義縣報導 2018/09/09)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