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種育法 深耕傳善

2018-03-26   | 慈濟基金會
證嚴上人慈示,「可見得,只要有種子,雖然在鄉下人都是同樣的窮,可以幫助更窮更有困難的人,這都是人的溫馨,愛的能量可以一一啟發,不要輕視點滴的一分一毫的力量,有心,力量可大啊!」(攝影者:王棉棉)
【證嚴上人3月26日志工早會開示】
印尼一家私人動物園的猩猩,將遊客任意丟棄的菸蒂拾起,並且有模有樣地抽起菸來,動物園因此受到保育人員的關注,警示園方應重視園區的管理,然而此舉,也受到證嚴上人的關注。「萬物之間,眾生的靈性,猩猩也會學人,人模人樣,撿起菸,拿起來抽菸,可見猩猩的習性也是學來的。人的習性應該也是這樣學習來的,不好的習慣愈多,那未來,人世間社會的導向,會愈來愈偏差、錯誤。」

穀種贈緬啟善心 慈濟精神植農心

人性本善,但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染濁本性;但若有善的種子、愛的引導,就能締造出美善的循環。上人在志工早會上以緬甸為例,慈濟與緬甸的因緣始於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強風豪雨造成的大水,淹沒良田,也讓原本生活困苦的佃農,生計上更是雪上加霜。

「很感恩,因為慈濟鋪過路,馬來西亞檳城就專心接案,十年以來,由濟緣等等好幾位組成一個組,在關懷這個國家——緬甸,他們來來回回常去關心……八、九年前,我們從急難救助過後,送給他們的穀種,讓他們自耕耘,恢復他們的耕種,所幫助的面積之大,幾個縣、幾個省,都有慈濟的足跡。」

慈濟所發放的穀種品質極高,而發放時更分享慈濟精神,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和靜思語,佃農們收到這一份有形的與無形的種子,便在田地與心地裡,同時開啟善的開始。

「大家都很歡喜接受靜思語,哪怕是接受穀種的(佃農),也收到靜思語,他們對靜思語很珍惜,每一句話都會貼在牆壁,有一位烏丁屯,他就是把靜思語當成法的寶,天天都在那裡拜啊,信受奉行,他的田啊,都不殺生、不噴農藥,不用化學肥料,他每一天繞在田埂上,一直跟田講話,說靜思語,每天唱『祈禱』,就這樣繞著田,但是周圍有的人,同樣照噴藥,化學肥料這樣的撒,但是他還是堅持他的原則。」

到了收成的時候,烏丁屯的田地獲得大豐收,逐漸改善家境的他,不忘也要豐收心靈的智慧稻穀。「他就開始把慈濟的精神,帶入他的新家,常常在那裡說慈濟講靜思語,推動米撲滿,他以『粒米成籮,滴水成河』還有五毛錢的理念,介紹基金會,就這樣一再地推動。」

一生無量為利他 存米撲滿助貧民

烏丁屯帶動起農民們,在煮飯前,從鍋中拾出一把米,放在「米撲滿」以捐給更需要的人,這一個小小的卻是充滿利他精神的舉動,從烏丁屯的村落開始,漸漸地影響到隔壁的村落,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一直到有一天另一村的屋善丁來拜訪烏丁屯。

「烏善丁先生,他看到聽到,專程來拜訪他,了解米撲滿的方法,他聽了慈濟精神,更清楚了,這一位烏善丁先生,要向烏丁屯領五十個撲滿,烏丁屯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多個,給他十個,烏善丁自己掏腰包再買回來,於是在他的村子推動,果然響應得多,一連轉十一村,也有四百零九人響應,這樣一把把米,每個月,集合起來,就可以又可以幫助人!」」

烏善丁投入慈濟後,不僅將家旁的空地捐出來,搭蓋起慈濟的活動中心,讓大家能在此共修,也可以讓米撲滿「回娘家」時有個安適的空間;其後,又和仰光志工一起幫助因工作重傷只能臥床的郭繆倫,讓他能漸漸重拾健康,改善生活環境與家計。

「這個個案很苦啊,很年輕但是很窮,住的房屋不像房屋,人家說『家徒四壁』,他連四壁都沒有,又病的、傷的那樣嚴重……慈濟人輪流擡他,送到醫院去治療,到現在,他可以恢復了!慈濟人還到他的家,幫他整頓,本來是高腳屋,把它整頓後方便做小生意,就這樣,他開始他的小本生意,太太可以做工,他們的生活改善了。」

從當時的佃農到富有愛心的付出者,在緬甸善與愛的力量不斷匯聚,得以讓更苦的讓能離苦得樂。「可見得,只要有種子,雖然在鄉下人都是同樣的窮,可以幫助更窮更有困難的人,這都是人的溫馨,愛的能量可以一一啟發,不要輕視點滴的一分一毫的力量,有心,力量可大啊!」

始終如一發善心 大愛深耕續長情

上人期勉,只要一念願力,此願力可「六度萬行」,一如另一位農民烏緬誒,2010年烏緬誒收到慈濟稻種後,為了響應竹筒歲月,於是每日存下緬幣五十元,就等著再見到慈濟人時,將善款捐出來,沒想到一過八年,今年,烏緬誒終於見到慈濟人,於是捐出紙幣,沒想到張張如新。

「等到七、八年後,看到了慈濟人藍天白雲,他很熟悉了,『你是慈濟人,我終於看到你們,我家離這裡不遠,你跟我回去。』慈濟人到他家,拿出來的錢,都是沒有皺紋,那是為什麼?因為錢放在他的撲滿裡,後來沒有撲滿了,放在塑膠袋裡,他和太太三不五時拿出來曬太陽,太陽曬過了,沒有太陽,還要拿出來,用熨斗燙過,所以每一張都很光滑很平,沒有皺紋……七、八年,一張張疊起來也有這麼大疊。這是很動人的故事,他們不曾經擁有過這麼多錢。他對這些錢很尊重,再需要也不會動它,『這是菩薩錢,要救人的錢』,這是純真的心啊,很乾淨的本性,那一份的愛心那樣地長久,這一念心沒有變動,真的是很令人感動,很純真的草根菩薩。」

恆持善念,心純無礙,在緬甸看到農民心中善的種子已經長成樹苗,並且開始庇蔭下一代,志工在學校推動靜思語教學,啟發孩子的善念,孩子也會主動要求父母改掉惡習,讓家庭更加和樂。

「感恩,感恩當地的菩薩,還有馬來西亞志工繼續援助,當然還有許多佛教團體,透過教育落實在下一代孩子的心中,孩子們也可以把靜思語的觀念帶回家庭,落實家庭,這都是很可喜的事。總是十年了,十年,他們耕耘有成,不過還是有很多事需要我們去付出,總而言之,時間永遠不夠用,我們要把握時間!」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