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被遺忘的暑假 好充實

2015-09-01   | 蕭惠玲
南港新芽課輔班暑期課程,引導孩子向媽媽奉茶。(攝影者:蕭惠玲 地點:臺北市南港區 日期:2015/08/25)
「我很放心把孩子交給這群媽媽們,她們比我更愛她,更照顧她。」新住民小雲的孩子目前就讀國小六年級,來到臺北市南港新芽課輔班後變得開朗許多,小雲覺得很幸運結識這群大愛媽媽們,所以也會常常抽空來到新芽課輔班,協助一些瑣碎的雜物,與傅萍貞等志工們已猶如一家人。

用父母心菩薩心 營造家庭的溫馨

南港新芽課輔班成立於2013年2月26日,定每周二下午四點到八點半課後時間,在慈濟志工傅萍貞家中輔導照顧戶孩子的功課,安排有靜思語、文章朗讀分享、互動體驗遊戲等人文課程;今年(2015年)暑假期間,則利用每周二整天時間,除人文課程外,加入戶外淨灘、古蹟造訪等知識性項目。

8月25日為新芽課輔暑期班圓緣課程,特別邀請八位學員的家長蒞臨,一起了解孩子們上課的狀況,呈現暑期成果的回顧,希望得到家長之肯定,雙方共同努力督促孩子的行為。

小珍及小莉兩姊妹的父親在服監,家裡靠開計程車的爺爺維生,奶奶除照顧她們兩姊妹外,還需照料一位長輩及身障的小叔;隔代教養讓爺爺、奶奶傷透腦筋,姊妹倆六月份才加入課輔班,緊接著延續暑期班,常以找不到聯絡簿、作業本丟了等藉口而不願來上課,兩位老人家也常拗不過孩子的小心思,得過且過不知如何是好。

傅萍貞不斷與兩老溝通,懇切分析孩子未來的重要性,需從現在開始紮根;志工賴錦綢更是不厭其煩,多次到府不畏懼被拒絕的造訪,極力邀請爺爺及奶奶來參加圓緣,今日(8/25)爺爺、奶奶都來了,看了孩子的表現及大愛媽媽的用心,爺爺說:「我們很放心了,也會努力配合你們了。」

多元多面向課程 暑期課程真開心

不怕麻煩長期提供自家場地的傅萍貞,乃是位專業的數學公民老師,與賴錦綢、陳俐伶、吳台瑾等志工,接力陪伴這群弱勢家庭的孩子。傅萍貞提到,現在社會充斥著許多的誘惑,這群孩子其家庭都有他們的故事,無法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需要更多人給予關注跟陪伴,所以志同道合的慈濟人,就集思廣益共同付出心力。

傅萍貞說:「為了能讓他們在這裡享受到家庭溫暖,我們會為孩子提供餐點,大家自掏腰包輪流掌廚,烹煮家常菜餚,每回每個人都會多吃上幾碗。」傅萍貞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因為這群可愛的小朋友,常會你一句我一句的讚美這裡的飯菜好吃。

志工傅萍貞不只提供自家場地,為自掏腰包為孩子們準備餐食。(攝影者:蕭惠玲 地點:臺北市南港區 日期:2015/08/25)
在課程內容上,除了有依據學校暑期功課的安排,更費心在課程特殊內容上,有「我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教導孩子提前對未來做規劃;「來生不動產」影片,讓大家清楚因果關係,了解把握當下,及時行善的重要;「百善孝為先」教會不頂嘴、守規矩,做個好孩子好學生;還有「親恩奉食」讓小朋友知道感恩……等道理。

大愛媽媽也會帶著學員們,到戶外走一走,八里左岸淨灘,參觀垃圾焚化廠,從投入到了解環保永續經營的重要。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乃是國內第一座文化生態公園,區內各項設施突顯豐沛的文化、生態資源,孩子來此不只認識古蹟,也是趟特別的踏青之旅。

孩子自訂生活公約 學習自主管理

除了課程學習,生活教育也很注重,來上課學習的孩子,必須一起分擔課輔暑期班的雜務,例如用餐前清理桌面,擺好椅子;輪值的人需幫每個人都安排好用餐位置,學習為他人付出;飯後收拾,每次排班輪流洗碗,懂得發自內心為別人服務,是一件快樂之事,鼓勵孩子回家也要落實分擔家事,懂得長輩的辛勞。

課程中「我未來想從事什麼工作」教導孩子提前規劃未來,也學習金錢收支觀念。(攝影者:蕭惠玲 地點:臺北市南港區 日期:2015/08/25)
而暑期課輔的生活公約,皆是孩子們自行列定的規範,有上課時不相互交談、不隨意走動、不遲到、有禮貌、要帶暑假作業等等項目,看似簡單卻是他們平日常犯的錯誤,但孩子很有決心想做好自我管理,培養出好習慣,所以逐一列入暑期約束之中,有趣的是大家還會互相提醒糾正,彼此培養出如兄弟姊妹般的好感情,志工跟家長們也是如此。

個性內向的小民,來到課輔班前是位羞澀的孩子,時常低著頭不言不語,但現在他認真聽課,只要大愛媽媽提問,他必定舉手強著回答,很願意學習的孩子。家中靠著些微補助金過生活,媽媽總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今天(8/25)媽媽煮了鍋紅豆粉糕甜湯,專程感謝大愛媽媽對小民無私的付出,讓他學業進步很多,也變得更有禮貌更積極有自信,媽媽說:「我不是很會說話,但就是要謝謝妳們的。」

不論社會大環境如何變遷,上人時常期勉師長都要依循道德倫理的規道,加強「傳道」的精神,因為正知正念如陽光、空氣、水,澆灌每個人心中的善知識,新芽課輔班無私奉獻的婆婆媽媽們,就是發願要做這群幼苗的引領者。【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蕭惠玲 臺北市南港區報導 2015/08/25)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