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業使命 解眾生苦

2017-04-23   | 慈濟基金會
上人開示:「慈濟不為營利而做醫療,是為使命;不是做事業,而是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皆是用真誠的心在付出。」(照片提供:臺中慈院公傳室)
「醫療人員用生命走入病患生命搶救生命,醫療工作很崇高;慈濟建院起於不忍貧與病,不只醫治病痛,也要安定苦難人的生活。」

與訪客談話,證嚴上人感嘆現代社會風氣轉變,習以商業買賣看待各行各業,包含搶救生命的醫療和栽培人才的教育。

上人舉述臺中慈院收治腳掌外翻的戴女士,不良於行三十年,無法外出工作,在家照顧年邁生病的母親。直到慈濟志工前往關懷,不斷溝通、鼓勵、提供醫療援助,並安排母親暫住臺中慈院護理之家,才讓戴女士安心接受手術治療;現在她已能正常行走。

「慈濟不為營利而做醫療,是為使命;不是做事業,而是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皆是用真誠的心在付出。」上人欣慰各慈院院長有志一同,以身作則帶領團隊,承擔慈濟醫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使命。

消除雜念長善念 虔誠造福向正道

北京清華大學醫學中心細胞治療研究所張明徽所長、添醫醫療首席執行官劉智恆、添醫醫學技術有限公司竇翠鳳副總經理前來拜會上人,並請求皈依。

上人解說,佛教是佛陀的教育,皈依最重要的是精神實踐,信仰宗教莫流於形式,期許大家深入了解、體會慈濟精神。「慈濟不教人做法會消災,消災要發自內心,消除雜念、增長善念,虔誠地往正確方向前行,少造業、多造福。」

世間善惡拔河,上人表示,慈濟廣招天下善士,是期待人人建立正確的思想,將內心的虔誠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人心淨化、人人改善生活習慣,就能讓社會祥和、天地氣候調和無災。若是災難已發生,也要匯聚人人的虔誠愛心力量去救助。」

付出無求需感恩 四大有法解眾苦

劉先生請教如何將醫療人文融入醫院?上人表示,志業的成就,需要很多人的愛心匯合;只要有人願意召集志同道合者,就能成就優良的志業品質。以福建福鼎市醫院為例,二十多年前因賀伯風災接受慈濟援助,接連兩任院長以身作則,積極學習慈濟人文,利用假日到偏鄉義診、發放,帶動同仁以愛照護病人,做到如臺灣慈濟醫院的人文品質。

竇小姐發願帶動醫療團隊投入慈濟,上人勉勵,要做慈濟人,就要開闊心胸,以天下眾生為念,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解除眾生苦難。

「慈濟人付出無所求,還感恩對方讓自己有機會付出,得到法喜。慈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都有『法』,應眾生不同苦難而予以解救;只希望眾生得離苦,不求其他,這就是慈濟精神。」

上人為三位開示皈依的意義:「了解佛陀的精神理念,以佛心為己心,就是皈依佛;去除迷信,以佛法端正行為,用愛心為眾生付出,就是皈依法;以師志為己志,愛師父所愛的人、做師父想做的事,用虔誠的心力行菩薩道,就是皈依僧。」

【靜思小語】恆持志願,凝聚善力,眾志成城。

上人開示於2017年2月27日《農二月‧初二》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604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