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髓緣 匈牙利首相遇

2013-10-09   | 彭薇勻 胡瑞珠
海外移植案例至九月底已超過二千一百例,如今又牽起這段匈牙利髓緣,讓二十九個國家地區的病人受惠,在在顯示了臺灣是個愛心之島。(攝影者:彭薇勻)
「海外移植案例至九月底已超過二千一百例,如今又牽起這段匈牙利髓緣,讓二十九個國家地區的病人受惠,在在顯示了臺灣是個愛心之島。」花蓮慈濟醫院院長高瑞和開心地表示。

花蓮慈濟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跨越國界種族的髓緣之愛首次傳到匈牙利,這也是慈濟骨髓資料庫捐贈的第二十九國家。

首例匈牙利髓緣

8日上午,來自匈牙利國家急難救助服務機構(Hungarian National Ambulance Service)的取髓人員Mr.ILLES, CSABA從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手中接過周邊血幹細胞,這不但是慈濟骨髓資料庫第三千三百四十例捐贈案例,也是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二十年來首例匈牙利髓緣。

歷經三次轉機,從匈牙利千里迢迢來到臺灣的取髓人員Mr.ILLES, CSABA謹慎地再三確認資料,因為一袋造血幹細胞就是一條寶貴生命的重生希望。而捐髓者也分享,在等待捐贈的這段時日裡,他的生活保持正常作息,以「平常心、歡喜心」配合幹細胞中心作業外,也祝福這位遠在匈牙利的受贈者,在接受他的造血幹細胞後能早日康復,重燃生命的春天。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表示,在配對過程中,主要是針對雙方的「免疫基因型(HLA)」五組,共十個位點進行比對,通常十個位點中有八個符合就能進行移植,而這次的案例是十個位點全部符合,真的是很難得的因緣,也祝福接受這份造血幹細胞的個案能早日康復。

高瑞和院長表示,慈濟骨髓資料庫已聚集三十七萬志願捐贈者,目前平均每年有三百多例捐髓者,幾乎每天都在做搶救生命的工作,捐贈案例數不僅已累計有三千三百四十例,其中海外移植案例至九月底已超過二千一百例,如今又牽起這段匈牙利髓緣,讓二十九個國家地區的病人受惠,在在顯示了臺灣是個愛心之島,相信不久一定能與第三十國家牽起髓緣之愛。

慈濟的骨髓捐贈大愛,已經擴散在全球各地,2013年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廿周年慶前夕,受髓者紛紛從各地來到花蓮,為了與救命恩人相見。

整整花了三十六個小時,遠從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來到花蓮,但四十五歲的阿姆瑞特臉上沒有絲毫倦容。她的太太就坐在身旁,兩人都是印度裔,有著深遂的雙眸、咖啡色的皮膚。談起從生病到重生的過程,儘管他的表情始終平靜,但內心澎湃的情緒,卻從言談中一點一點流露出來……
過去個性保守的阿姆瑞特,凡事都要深思熟慮;現在不一樣了,變得很豪爽,「OK」常掛在嘴邊。(攝影者:莊慧貞)


驚慌失措的家人

2003年他發現身上出現淤青,儘管內心起疑,但也很快找個理由讓自己心安,「大概在哪裡撞到了吧!」不久,在銀行上班的太太,剛好排定要做身體健康檢查,陪同的阿姆瑞特隨口問醫師,有關身上淤青的事。

「先抽血看看。」醫師說。當天晚上檢查報告出爐,他得了「C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什麼是CML?」在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疾病的情況下,整個家族就已陷入恐慌。他本人更震驚,完全不能接受,不斷說著、想著,「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偏偏是我?」

阿姆瑞特三十五歲,太太小他一歲,無論工作、家庭都很平順,還有兩個九歲、五歲的孩子。「太太和孩子怎麼辦?」他幾次緊閉著雙眼問蒼天,心痛到淚流滿面。

有兩週的時間,他整個人像失了魂魄的軀體,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突然有一天,他想起了死去的爸爸,想起了自己在十一歲失去父親的孤單、無助。當爸爸和兩個孩子的身影交互重疊時,阿姆瑞特醒了,腦袋一下子清醒過來──他決定不讓往事重演。「治療吧!」他告訴太太。

尋找救命的希望

化療的副作用讓他吃盡苦頭,身體虛弱得連說話的力量也沒有,有時還會持續幾天的高燒,加上口腔潰爛導致無法進食。九個月後,原本八十八公斤的他,瘦到只剩四十五公斤,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不得已,他決定放棄化療,轉而尋求骨髓配對,但親屬間沒有合適者。

2005年2月,他就在泰國找到百分之百相合的配對者。這就像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一樣,讓他和家人有了一絲希望;不久後,上天又把這樣禮物狠狠地從他手上奪走,完全不留一絲情面,因為對方突然反悔。醫師安慰他,「再往其他的國家找找看。」這次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因為前一次破滅的傷口還沒痊癒,他沒把握有力氣再次承受。

6月,當幸運之神再次降臨時,他不敢高興太早,等到臺灣的捐髓者確定願意時,才真正放下心頭上壓著的大石頭。雖然石頭拿開了,但阿姆瑞特還有另一道難題──僅有百分之七十的吻合度。

儘管有風險,但他真的累了,也不想再繼續等下去。也許幾年後,會有一個人和他百分之百吻合;也許那個人永遠不會出現。但無論如何,他決定這次要動手術,很快在7月便做了骨髓移植。

想像中的恩人

沒有任何的字眼可以表達他內心的感激,見面時,阿姆瑞特只想告訴對方:因為他的愛心,讓自己的媽媽還有兒子,讓太太還有先生,讓孩子還有爸爸。(攝影者:慈濟基金會提供)
移植很成功,也安然度過艱難的排斥期。當有人問起他有何改變時,他習慣聳聳肩,露出俏皮地笑容說:「不確定這是不是捐髓者對我的改變,還是這場病讓我更懂得珍惜生命。」過去個性保守的他,凡事都要深思熟慮;現在不一樣了,變得很豪爽,「OK」常掛在嘴邊。

雖然七年來沒有任何有關救命恩人的蛛絲馬跡,他還是憑空創造了想像中的恩人──大約四十歲的男性,頭髪微捲,身高一百七十到一百八十公分左右。阿姆瑞特喜歡英國的曼徹斯特足球聯隊,看球賽時,他總會這麼開心地想著,「如果他和我一樣支持曼徹斯特隊的話,那就太好了。」

沒有任何的字眼可以表達他內心的感激,見面時,他只想告訴對方:因為他的愛心,讓自己的媽媽還有兒子,讓太太還有先生,讓孩子還有爸爸。

2013年9月19日下午,當來自新竹的尹先生出現在阿姆瑞特的眼前時,他走了幾步,在他面前跪下來,以手觸碰他的腳。這動作讓好多人嚇了一跳,他的太太隨後也做了同樣的動作。原來這是印度佛教徒的最大敬禮,代表他對救命恩人滿滿的感恩與謝意。

(文:彭薇勻、胡瑞珠 花蓮報導 2013/10/08)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