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二十五年 校友回娘家

2014-10-28   | 葉子豪
慈濟護專第一屆校友回到熟悉的母校,仰望最早興建的校舍智慧樓;二十五年過去,這棟指標性建築沒有大改變,但前方草坪上的小樹苗已成參天大樹,昔日的少女們也逾不惑之齡。(攝影者:顏霖沼)
「媽,他真的是您的老師嗎?」「是啊,老師很年輕的時候就來教我們了。」2014年8月中旬,二十一位慈濟技術學院第一屆畢業校友,帶著半大不小的孩子,會同昔日師長,回到睽違多年的母校。

久違校園 點滴溫暖心頭

二十五年前,當時第一屆入學的慈濟護專(現已改制慈濟技術學院)新生只有一百零七人,但專程來到花蓮參加開學典禮的來賓卻高達兩萬人,反映各界對慈濟志業第一校,培育護理良才的期望;而他們不辱使命,二十五年後的今日,仍有六成人才堅守護理線上。

經過二十五年歲月歷練,當年青澀的二專部新生,多已成為護理界的中堅,也為人妻或為人母,有了自己的家業。儘管忙於工作和家庭,老同學要湊在一起「回娘家」相當不容易;但回到熟悉的校園,四字頭的年齡彷彿一瞬間打了對折,大家又回到了青春活潑的學生時代。

「前面那邊沒有變,只是樹比較多。」「是樹長大啦!」校友們仔細觀察,那些年的事物有哪些一如往常?這幾年學校又有什麼不一樣?

就周遭環境、硬體建設和系所規模來看,母校的改變的確不小,從單一科系的護專,升格成具備護理系、醫務管理系、資訊科技與管理系、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所的技術學院,學生人數從一百出頭增加到兩千多人,校舍也隨之增建不少。

早年遠離市街的偏僻區位,也因住宅區擴張,商店進駐周邊而改變;現在技術學院的師生,只要走出校門口左轉,就可在便利超商裏訂購火車票,以往「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情況已大大改變。
1988年7月31日,慈濟教育志業體第一所學校慈濟護專動土,證嚴上人、慈濟醫院杜詩綿院長(左三)、曾文賓副院長(左一)、護專代理校長楊思標(右三)揮鏟動土。(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多少祝福 寄託在我們肩上

慈濟護專並不是花蓮第一所護理學校,深耕花東多年的基督教門諾會,早在1959年就在花蓮成立門諾護校,招收原住民少女教授護理技能,並開設品德、修身課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品格,不僅為資源匱乏的花東醫療院所培育了急需的護理人才,也間接幫助許多弱勢家庭脫離貧窮。

但因教育部規定,高中職必須編制教官駐校,學生必修軍訓課,與門諾會崇尚和平反對戰爭的理念嚴重衝突,導致門諾護校於1976年停辦,花蓮就此失去了合法立案,可以培育合格護士的學校。

1980年代,證嚴上人籌建花蓮慈濟醫院,這所花東最大的綜合醫院需要大量醫護,益發凸顯花東地區護理人力不足的隱憂。為了培育優良護理人才,同時解決東部地區原住民少女升學就業問題,上人於慈濟醫院啟業次年,就推動護理專科學校之立案、建設工作。

1989年9月慈濟護專開學,終結了花蓮地區超過十年的護理教育空窗期。雖然第一屆入學的二專部新生,只有兩個班一百零七人,但專程參與開學典禮的來賓卻多達兩萬餘人,反映了上人、海內外慈濟人及地方人士,對這臺灣佛教界創辦的第一所大專、慈濟教育志業第一校,懷抱莫大期望;一如校歌歌詞所傳唱的:「多少希望依偎在我們的身旁?多少的祝福寄託在我們肩上?」
慈濟護專於1999年升格為技術學院後,原有的科陸續升格為系,五年制的護理專科及相關的原住民專班與公費制度保留至今,提供弱勢家庭的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的向上之路。(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守護部落 落實建校理想

慈濟護專二專部招收對象,為護校或高職護理科畢業生,現任慈濟醫院居家護理師的校友宋美惠記得當時兩班當中,只有一位同學是花蓮本地人,大部分來自西部。1980年代末入學,1990年代初畢業,慈濟護專第一屆一百零七名畢業生,在上人及慈濟人祝福聲中進入職場,也為慈濟醫療志業注入新血。

身為今年(2014年)「校友回娘家」活動聯絡人宋美惠分享了大家的近況:「我們同學現在有七位在花蓮慈濟醫院,還有人在新店和大林慈院;我則是在花蓮慈院,現在擔任居家護理師。」

難能可貴的是,二十五年後的今天,第一屆校友仍有六成的人留在護理線上。而創校次年始招生的五專部,以及1996年招生的原住民專班,則更進一步落實了證嚴上人培育花東原住民護理人才,守護部落、扶助弱勢家庭的理想。

1996年畢業的五專部第二屆校友古花妹,是臺東縣海端鄉的布農族原住民,成長於資源匱乏的偏鄉部落,小小年紀就感受到謀生不容易的壓力,因此選擇就讀專業性高、比較好找工作的護理科。

「那時候的理想是當老師,高中畢業之後就讀大學。可是家裏的經濟狀況不知是否能讓我完成學業,於是轉了念頭,讀護理保證會有工作,又可幫助家裏經濟。」除了就業的現實需求外,爺爺因病驟逝的遺憾,也驅使她走上護理之路。

本著回饋鄉里的願,她在得知慈濟將在關山建設醫院後,就立刻投履歷應徵,自2000年啟業之日起服務至今,職位從護理師逐步升遷到護理部督導。身為護理主管的她,細數現今院內三十三位護理人員,多數是臺東本地人,其中有十位畢業於慈濟技術學院或慈濟大學。

關山慈院的醫護團隊,因為有古花妹等在地原住民協助溝通,得以順利打開族人的心門,深入南橫公路上的下馬、霧鹿、利稻等部落,展開往診、衛教、居家護理等服務;但要確實把健康帶進偏鄉山上,還需要在學校教育方面多投入。

「讓孩子去讀衛生相關科系,讓孩子去影響父母,是照顧部落最好的方法。這個成效遠比我們每週幾個小時到部落服務更好。」古花妹有感而發地建議。
慈濟院校培養的醫護,接受慈濟人文、服務學習及花蓮自然環境之「境教」達兩到七年之久,而且有不少花東本地人,能安住花東長期服務偏遠地區民眾。(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慈悲喜捨 是校訓更是行動

定期的往診,讓山中的「無醫村」不再孤立無助,以往小病忍、大病拖,情況緊急才下山就醫的困境已大為改善,居民受惠良多,甚至以「活菩薩」形容關山慈院的往診團隊。但身為重要成員的古花妹,不因鄉民、族人的好評而自滿,反而更為強調以往在學校裏所學到的「尊重」態度。

「我教孩子們用自己的手去服務,哪怕只是推輪椅、扶老人走路。跟對方講話,你的姿勢一定要比他低,讓他去俯看你,而不是你俯看他。」在帶領慈濟技術學院學弟妹關懷部落時,古花妹注意到同學和部落裏的長者們多少都有一點疏離,於是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務必放下身段、放低姿態。

「要避免用高高在上的姿勢面對別人。長輩是需要被尊重的,不是說我書讀得比你多,我說什麼你就要聽什麼!相互尊重才能夠打動對方的心。」從護專生、護理師到護理部督導,年近四十的古花妹,已從單純接受師長傳授知識的學生,蛻變成向後進分享經驗的「業師」。

而與她同期,或前後期畢業的慈濟護專學生們,也多成為經驗豐富的資深護理人員,在不同的醫院、不同的科別予樂拔苦。就如校歌歌詞所述「少年的心,像蓮花一樣,在慈濟滋潤下綻放」,校友們曾經有過的共同記憶不會褪色,慈悲喜捨的校訓,也將長長久久,如蓮花般,在每個需要他們的場域散發馨香。【更多內容,請參閱請參閱教育25聯合校慶專欄報導】

(文:葉子豪 摘自:《慈濟》月刊第575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