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不尊還是學生難教?

2012-07-11   | 王端正
「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個概念,雖然因為時空變異與社會變遷,在認知、詮釋上或許有所同異,但時不分古今,地不分南北,還是被認同。圖為教聯會吳旗津老師耐心教導小朋友做功課。(攝影者:唐江湖)
大家都在感嘆「師道不尊」、「老師難為」;大家也在抱怨「教育失敗」、「學生難教」,究竟是「師道不尊」,還是「學生難教」?是「教育失敗」,還是「老師難為」?一時之間,大家也都說不清楚了。

一體兩面 互為因果

「師道不尊」與「學生難教」,其實是一體兩面,但究竟是先有「學生難教」,才演變成「師道不尊」呢?還是先「師道不尊」,才演變成「學生難教」呢?確實是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不僅說不清,也難理得清。

但有一點可以大致清楚的是:「師道不尊」與「學生難教」兩者互為因果,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因成熟為果,果又變成另一個因,因又成果,如此因果循環,交織成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網絡,讓人乍看起來眼花撩亂,不知何者是「因」,何者是「果」,事實上,兩者都可能是因,也都可能是果。

誠如韓愈在《師說》裡所說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其中卻包含了許許多多的微言大義。因為時空變異與社會變遷,現在我們對這句話,或許在認知上,有所同異;在詮釋上,有所差別,但不論如何,「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個概念,時不分古今,地不分南北,仍然被接受,還是被認同。

化嘆息為行動 解現世教育問題

王端正認為,「我們現在要面對的教育問題,確實比過去嚴重得多,複雜得多,「師道之不傳」的憂慮性,確實要比過去更讓人擔心得多。」圖為教聯會蘇照月老師教導小朋友製作指印畫教師卡,小朋友展現他的作品。 (攝影者:吳瑞仁)
仔細讀完《師說》這篇文章,每個人的感受與感動各有不同,其中最能觸動我心的是那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感嘆語。我常想,唐朝不是中國難得一見的盛世嗎?怎麼韓愈會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喟嘆呢?盛唐不是當時世界的超級文明強國,各國都爭相派遣唐使前來朝聖取經嗎?怎麼身為大唐高級官僚與知識分子的韓愈,還說:「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這樣既無力,又無奈的話呢?難道一千多年前大唐社會發生了什麼事?大唐盛世果真是虛有其表,浪得虛名?當時的社會風氣果真出了嚴重問題?

沒錯,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都會有那個時代的弊端與隱憂,即便是大唐盛世也不例外。這就是為什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句話,歷朝歷代都被引用,而且歷久不衰的原因。現在,許多人也在大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也發出「師道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嘆息。但這些嘆息,嚴格地說,並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無風起浪」,而是我們現在要面對的教育問題,確實比過去嚴重得多,複雜得多,「師道之不傳」的憂慮性,確實要比過去更讓人擔心得多。

嘆息僅是一種表達感觸的方式,但如果不能將嘆息的憂慮,化為一股強而有力的改革行動,到頭來嘆息還是嘆息,問題還是問題,不僅於事無補,問題會更越發不可收拾。

受靜思語啟發 樹立師者典範

只有老師扮演好「模」與「範」的教化角色,老師的尊嚴,才能再受肯定,備受尊寵。圖為學童和教聯會老師馮麗雲溫馨互動。(攝影者:林文豪)
二十年前,一群認同慈濟理念,受證嚴上人《靜思語》高度啟發的老師們,開始醒悟了,開始自覺了,開始凝聚起來了,他們把《靜思語》的人生錦囊與處世智慧,融入教學當中,試圖用來找回不傳已久的「師道」,彼此分享實施「靜思語教學」的方法與成果,「不傳」的師道找回來了,「不尊」的師道也就逐漸回溫了。正確的路紮定了,堅實的信心握穩了,他們更進一步成立了「慈濟教師聯誼會」,集眾人之智慧,群策群力,研發了「靜思語教學」教材、教法,擴大了「靜思語教學」的穿透力與影響力。

匆匆二十年過去了,「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回憶過往慈濟教聯會的草創與推動「靜思語教學」點點滴滴的陳年往事,一股甜中帶苦,苦盡回甘的情懷油然而生。當年不計毀譽,堅持理想的傻勁,猶讓人津津樂道。

「教聯會」心心念念所想要找回的師道,想要實現的理想,不僅止於知識的傳授上,更在品德的形塑上,生活的輔導上與人文的涵養上。他們認為:一個盡責的老師還有比傳道、授業與解惑更重要的,那就是:自己必須劍及履及,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品德與生活修煉的「模」;人文與氣質涵養的「範」。他們認知到:「師道」,不僅止於「言教」而已,更在於「身教」,只有「言教」與「身教」徹底「合體」,「師道」才能重新歸位,功力大增;只有老師扮演好「模」與「範」的教化角色,老師的尊嚴,才能再受肯定,備受尊寵。

「師道之不傳」與「師道之不尊」,互為因果;「老師難為」與「學生難教」互為表裡,師生儼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榮者共榮,枯者同枯。今天教育之所以受詬病,不純然是老師的問題,也不純然是學生的問題,而是師與生、學校與家庭,教育政策與社會風氣等因素互為影響,相互交錯所形成的所謂「共業」。如果「師不師」就不能怪「生不生」;如果「朝不朝」,就不能怪「野不野」,但不管如何,師者,典範也。典範受尊重了,權威被樹立了,學識的傳承才會有規範;人格的養成才會有標竿。
慈濟青因為他們的熱忱,所以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義無反顧地走入人群,服務社會。圖為印尼慈青在當格朗老人院關懷,與婆婆溫馨互動。(攝影者:Chandra Wijaya)

青年自覺有熱忱 引領風潮淨人心

孟子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環境能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並不是天生資質與才能有所不同,而是在於個人的心性是否照顧得好、建設得好;是否能把持得住,自己的心性不受外在物欲的引誘而沉淪。為了協助學生建設好心靈,調適好心性,老師「模」與「範」的引導,就顯得至關緊要,當然,年輕人的自我惕勵與覺醒是關鍵。

就在「慈濟教師聯誼會」成立的同一年,「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也正式宣告成立了。但有別於「慈濟教聯會」欲尋回久已不傳的「師道」與「師尊」,「慈青聯誼會」的成立是源於青年人的自覺與熱忱。因為他們的熱忱,所以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義無反顧地走入人群,服務社會;因為他們對人生價值的自覺,所以更增添了他們正知正見的熱忱,在自覺與熱忱的相互激盪下,「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從剛開始的涓涓細流,到現在逐漸形成的壯闊巨流,他們的良能越來越顯著,他們的影響力也越來越擴大。我們真的很期待「慈青」的澄化作用,能夠進一步引發現代青年的自覺風潮,對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產生一股「莫之能禦」的力量。

「慈濟教師聯誼會」與「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已成立二十年,有幸當年曾參與其中,並一路見證他們從播種、發芽、成長到茁壯的慘澹經營過程,那種「堅苦卓絕,永不放棄」的作為與精神,令人動容。這是當前臺灣教育最需要的清流與典範,只要熱忱不息,只要典範永在,我們就有理由:「不信師道喚不回,不信年輕人的豪情難發揮。」

(文:王端正/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本文摘自:《品格學堂20年》)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