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對的事 我們是慈濟人

2016-04-29   | 邱如蓮
1976年12月,慈濟委員在上人帶領下,進行年度環島訪貧工作。(圖片由慈濟花蓮本會提供)
大眾所熟知的慈濟人,都是在災難中穿梭的藍天白雲身影,有著一樣溫暖的笑容,一樣熱於助人的心。但褪下這套志工服後,這群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對生活、對生命仍是有著不平凡的堅持。

2014年7月31日深夜,高雄市區發生石化氣爆意外,慈濟志工緊急動員,趕往醫院關懷,爾後數天兵分多路,挨家挨戶膚慰,送上熱食與物資。

2015年6月27日,新北市八里粉塵爆燃,慈濟志工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協助傷者送醫,接下來更守候各醫院陪伴家屬,支持醫護人員。

2015年8月8日,蘇迪勒颱風重創新店、烏來山區,一萬兩千多人次志工就像藍色小螞蟻,沿著老街挺進,協助受災居民鏟去淤泥土石……

慈悲眾生與天地 用愛疼惜不辭苦

在臺工作的楊雯婷,趁著春節回到故鄉新加坡,這裏的炎熱天氣讓她直想喝冰咖啡,不一會兒,只見她在臉書上貼上一張提著水壺去買咖啡的照片,寫著:「慈濟人,我們要『環保』下去呀!」

在臺中開銀樓的林進益,每天以志工活動來開始一天作息。十七年前,他聽到上人呼籲做環保護地球,便開始利用營業前的清晨,在路邊、公園撿拾回收物,妻子一度不諒解,與他冷戰,久而久之卻敬佩他;沒想到一做就到現在。

步調極快的香港,高效率也象徵著高消耗,雖然為國際都市,卻尚未建立資源分類觀念,免洗餐具、寶特瓶更是堆滿垃圾堆填區。來自臺灣的家庭主婦李慧忍,帶著購物袋上市場買菜,還得搶在菜販將蔬果套進塑膠袋前,搖手說明不用袋子。

在大學任教的楊世宏,從學生時期就天天帶手帕,摺成多面擦汗、擦手、擦嘴、擦筷子,取代隨手抽取的衛生紙。他說:「白天帶出門,晚上洗澡時順手洗乾淨,平均可以使用一年,約能省下兩千張衛生紙。」

人們追求便利,開發出一次性的餐具、包裝、商品,但卻犧牲了自然環境,而慈濟人卻多了一分疼惜地球的心意。

1990年,上人在前往演講的途中,看到路上飛揚起夜市留下的免洗餐具、塑膠袋,有感環境再不保護,將日益毀壞,於是在那天的講座上呼籲:「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慈濟人克服困窘,彎腰撿拾回收物,到能夠挺身說環保,甚至結合專業研發,讓回收物資成為賑災利器。2014年更與屏東市民合作,推動「清淨在源頭──社區環保定點回收分類」,志工在定點向鄰里說明如何分類可回收資源,僅半年就讓全屏東市垃圾減量兩百八十五公噸,個體戶回收量也跟著成長近四成。

這些做法顛覆了人們對「便利」的慣性,但慈濟人不怕麻煩,只希望不要造成環境的麻煩,如此心念從臺灣蔓延到海外;「環保」不只成為慈濟重要的志業之一,更內化為生活習慣──素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避免廚餘,減少消費,節省水電,設法延長物命。

珍惜時間與人生 精進行入菩薩道

不僅珍惜資源,志工也普遍對於時間斤斤計較;平常積極走入社區,照顧弱勢,其中不乏滿頭白髮的長輩,他們沒有留在家中享清福,反而日日「做來囤」。八十一 歲的陳錦花,從四十多歲投入慈濟,至今仍穿梭臺北慈濟醫院嬰兒室,協助護理人員照料新生兒,或在骨科門診關懷候診病人。

身體已經沒有年輕時靈活,關節逐年退化,步履愈來愈緩,但陳錦花見到醫院裏很多病人行動不便,自己還能來去自如做志工,就想:「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應該把握有用的身體多付出!」

七十八歲的紀陳月雲,年輕時聽到上人叮嚀:「慈濟是要讓你做一輩子的。」三十多年來她沒有想過休息,雖然是做阿嬤的年紀,仍然投入社區服務;同時,她沒忽 略照顧家庭,她的詮釋是:「要照顧好家裏每一個人的心。」她更牢記上人教誨:「把心顧好。」她說,把心顧好,培養好「基因」,無論物換星移都不會改變,來生累世,都要再繼續這分精神。

「人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是慈濟人琅琅上口的一句話。把人生價值用得淋漓盡致,生命的最後,更擴大身體的「使用權」,慈濟推動大體捐贈與醫療研究二十一年,將近三萬七千人簽署志願捐贈同意書,其中七成來自慈濟志工及其家屬。

上人詮釋「宗教」:「宗,是人生的宗旨,教,是生活的教育。」平凡如你我的慈濟人,將信仰的虔誠融入日常,形塑出不凡的生活觀、時間觀、生死觀。不同國籍、信仰、膚色的人們,因為有著共同的生命目標,形成無聲而溫柔的力量,而成就「慈濟人」這個名字。

(文:邱如蓮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第593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