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死猶生 德醫敬無語良師

2017-04-17   | 李家萓

慈濟醫院牙科部夏毅然主任表示,人文和醫療應該齊頭並進,有人文的醫療才有溫度。(攝影者:許榮輝,地點:慈濟大學)
奉獻身體給醫學教育的無語良師為「捨己身,教學生,救彼身」,捐贈大體讓醫學生,醫師們學習手術,再去幫助需要的病人。慈濟大學自4月10日到14日舉辦「2017臺灣口腔顎面外科暨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模擬手術課程」,共有來自臺灣三十一家醫院,七十五位醫師在八位無語良師身上進行模擬手術教學。



無語良師奉獻身 無聲說法助眾生

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口腔外科羅正興主任在感恩追思典禮上表示,顯微皮瓣重建手術通常要十幾個小時,醫師一進入手術房裡到最後一刻都不能鬆懈,需要很強的意志力。

他常常告訴年輕的醫師們,每個人都很辛苦,很累,但大家都堅持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羅主任語帶哽咽地說:「這幾天的課程不只是學到解剖和技術,更重要的學到老師們堅持奉獻身軀的精神,要把這份堅持放在日後行醫的生涯,視病如親,對待病人像家人一樣。」

感恩追思典禮上,臺灣口腔顎面外科暨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三十幾位醫師們開口齊唱〈感恩的心〉,謝謝家屬們和協助這次手術課程的慈濟大學所有工作人員。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主任夏毅然表示,人文和醫療應該齊頭並進,有人文的醫療才有溫度,每位參加的醫師都是親自為老師著衣、入殮、送靈、入龕等,陪伴老師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狄諾醫師表示,慈濟大學的環境設備和以往他參加的課程很不一樣,這裡很尊重往生者,在每一次教學時都會有錯覺,害怕沒有打麻醉藥的老師會痛。略懂中文的他也與家屬們互動,他非常佩服這些老師,也非常感動。(攝影者:許榮輝,地點:慈濟大學)
來自德國的狄諾醫師受邀到臺灣教導顯微皮瓣重建手術,這次顯微皮瓣重建手術主要是針對頭頸部的顏面重建,例如口腔癌患者。狄諾醫師自第一天起全程參加人文典禮,雖然信仰不同,但他整個過程都雙手合十。

狄諾醫師表示,慈濟大學的環境設備和以往他參加的課程很不一樣,這裡很尊重往生者,在每一次教學時都會有錯覺,害怕沒有打麻醉藥的老師會痛。略懂中文的他也與家屬們互動,他非常佩服這些老師,也非常感動。課程結束後,狄諾醫師並捐款給模擬醫學中心,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的年輕醫師們學習。

臺灣脊椎微創醫學會是第一次到慈大進行模擬手術課程,從傳統脊椎開刀十幾公分的傷口,到現在進行微創手術只需要0.8cm的傷口,微創手術傷口小,復原快,甚至病人可以當天就下床。花蓮慈院神經外科吳聖文醫師表示,以往看過很多醫師示範微創手術,也從網路上看教學影片,但都沒有從大體老師身上練習來的真實,沒有老師,他們就沒有機會學習,不會有醫療技術上的進步。

 一心一念圓心願 熱情勇氣不可缺

這次模擬手術總共有八位無語良師,分別為莊李金匙、許謝阿對、黃陳石珠、蔡艷梅、陳月娥、張瑞皇、張蕭麗華、林花澤。老師們平凡的一生卻有動人的故事,守護著家庭,堅持走在對的路上。

黃陳石珠老師兒子黃亮中希望醫師們不要忘記當初要成為醫師的熱情,唯有有熱情才有勇氣面對所有困難和挑戰。(攝影者:許榮輝,地點:慈濟大學)
無語良師張蕭麗華的個性非常認真,凡事做到一百零一分,甚至是兩百分。加入慈濟後就一直遵循著證嚴上人的理念,只怕沒做到和做不夠,甚至在病床上還要幫助別人助念。往生當天,由兒子和妹妹陪著她坐四個小時的救護車從臺中到花蓮,一路上,兒子張志凱抱著媽媽的頭,怕路上顛坡,媽媽會不舒服,回到花蓮後,張蕭麗華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黃陳石珠一心一念要成為無語良師,雖然生病但還是將身體維持在良好狀態,往生前幾天住在大林慈濟醫院安寧病房,但正好遇到梅姬颱風,兒子黃亮中還告訴母親要撐過颱風,不然路況不好,可能無法在八小時內送回花蓮,母親果然在颱風過後才往生。黃亮中將母親這段故事與醫師們分享,希望醫師們不要忘記當初要成為醫師的熱情,唯有有熱情才有勇氣面對所有困難和挑戰。

今天八位老師圓滿人生最後一個心願,成為醫師的老師,甚至是教授的老師。他們的部分骨灰放在琉璃骨灰罈中,存放於慈大大捨堂供學生和後人追思。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致贈每位家屬感恩紀念牌,慈濟醫院牙科部夏毅然主任也帶領醫師們一一向家屬們致敬感恩。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報導2017/04/14)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