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安頓與關懷

災區建設規畫
藍色堡壘
工地的一天
用愛建造小屋
慈誠起厝 交融情與義
慈濟大愛一村居民歡喜入住
用祝福告別
未來,還等著我們
「寄讀生暨教師」安心計畫

 

相關網站連結

•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三心靈悸動篇
卷四百年記憶篇
卷五校園記事篇

慈濟921賑災專案

 

線條
線條
序論 上人開示 災情寫真 急難救助 安頓關懷 復健重建 回首頁

 

《呵護——安頓與關懷》

災區建設規畫 不為一時為千秋
◎編輯部整理

心傷了,
聲已嘶竭、淚已流乾;
屋垮了,
流離失所、餐風宿露。
瀕臨破碎的身與靈,
該如何彌縫?
無助的靈魂,讓我們真誠溫柔地呵護;
崩毀的家園,讓我們攜手堅強地構築。
令我們的鄉親——
心不再悲痛無依,
身不再淒冷顫抖。

▍重建目標:安頓與關懷、復健與重建

在緊急救助工作告一段落後,慈濟基金會九二一震災現階段賑災重點為「安頓與關懷」、「復健與重建」兩大方向,包括搭設慈濟大愛屋、認養災區二十八所全毀或傾塌的中小學、災民心理復健、災後低收入戶長期生活補助等。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這些方案最主要在於「安災民的心」,因為「讓災民安心,是社會重建的主要助力,也是慈濟全力投入的目標。」

慈濟基金會根據災民所需,擬定了「急難救助」、「安頓與關懷」、「復健與重建」三階段賑災步驟。急難救助階段任務已經結束,而「安頓與關懷」分成安身計畫(興建慈濟大愛屋、低收入建房補助),安心計畫(逐戶關懷、祈福晚會、心靈輔導、寄讀學生心靈重建),與安生計畫(災民家庭生活補助)三項。「復健與重建」包括希望工程(援建二十八所中小學)、健康工程(協助災區醫療體系重建)、社區文化及公共工程重建。

繼南投市「慈濟大愛一村」十月二十四日一百六十四戶居民入住,民權新村「慈濟大愛二村」五十二戶也於三十日完成交屋;慈濟在台中縣市、南投縣市、雲林縣等十七處興建的一千五百九十九戶大愛屋,以及協助學校、公家機關所蓋的一百四十四戶組合屋,也於十一月陸續完工。

要先身安,才能心安,才有心力面對新生活的挑戰。「上人說,災民只是一時的落難,而不是一世的,所以慈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友般好好地安置,讓住的人感到溫馨並受到尊重。」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表示,慈濟大愛村除了有美麗的庭園設計,還有圖書室、兒童遊樂場、社工室、警察室等設置,不僅環境優美,而且住得安心。

「安生」計畫方面,主要針對一些原就孤老無依、病殘者,經過災變後生活更加困苦,或者因災變而致家庭破碎,成為寡婦、孤兒,失去生計能力者,都將列入慈濟長期照顧體系。「安生就是要安定他們的生活,很多人的房屋倒了、公司垮了、失業了,生活受到很大的考驗;要給予一定期間的生活補助,以便讓他安心,好好找工作,重建穩定的生活。」上人慈示。

中區社工員及委員已針對一萬四千多位災民,完成第一階段普查,初步篩選出的五百名經濟困難的受災戶,在經過複查及核定後,將依個別狀況,評估給予短、中、長期生活補助。

而關於「安心計畫」,受災的人承受親人遽逝、家園殘破的衝擊,有形無形的創傷都需要時間撫平;受驚的人現在仍談震色變,甚至不敢進入屋內。慈濟十四場祈福晚會及動員志工逾六萬人次的居家關懷,目的即在瞭解災民心聲,陪伴他們走過坎坷路。

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表示,協助災民心靈復健工作,包括心理諮詢及治療、心靈關懷、學童課業輔導、定期義診等,「我們希望災民不久後都能重新站起來,重建自己的家園,並能回饋、幫助社區需要幫助的人。」

種種方案的擬定,目標都是希望安定災民的心。林碧玉表示:「災區各項建設規畫均考慮長遠需求,把愛真正帶到受災者身上;希望給災民的愛不是一時,而是一世的、甚至千秋的。」

林碧玉以「希望工程」為例說明,災區學生是受災戶的希望所託,也是他們的最愛,如果能提供安全的校園環境,災民才能安心,因此慈濟認養了二十八所倒塌的中小學,也與各校校長座談,規畫符合二十一世紀的學習環境與興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舍,且全面採鋼骨結構建設,「若有急難發生,堅固的校舍將是社區居民的避難所。」

「賑災有其階段性,同時也講求實際,我們沒有固定的標準來套用每位災民不同的狀況,而是以災民實際需要作為補助評估。」林碧玉表示,慈濟除了發動志工親自普查每位災民真正需求外,「每項方案都與政府作充分溝通,所做的都配合政府的規定,也願意扮演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橋梁。」

「慈濟從事慈善志業三十多年來,首次在短期內獲善心人士自動踴躍捐輸,讓慈濟基金會深感責任重大。為不辜負大家的期待,慈濟將大眾的愛投入希望工程等等工作;唯有以大勇挑起重擔,才能將大愛融入未來。」林碧玉表示,截至九月三十日為止,全球指定捐贈慈濟九二一賑災捐款計有二十五億三千零四十五萬零六百三十元,雖然距離賑災計畫預計的五十九億九千零六十六萬元仍有一大段距離,但期待社會大眾持續發揮愛心,用愛儘速為災民重建家園。

回頁首

慈濟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