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安頓與關懷

災區建設規畫
藍色堡壘
工地的一天
用愛建造小屋
慈誠起厝 交融情與義
慈濟大愛一村居民歡喜入住
用祝福告別
未來,還等著我們
「寄讀生暨教師」安心計畫

 

相關網站連結

‧卷一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二慈濟志工關懷行
卷三心靈悸動篇
卷四百年記憶篇
卷五校園記事篇

慈濟921賑災專案

 

線條
線條
序論 上人開示 災情寫真 急難救助 安頓關懷 復健重建 回首頁

 

《呵護——安頓與關懷:安身計畫》

工地一天
◎撰文/賴麗君

夜裏,一陣大雨滴滴答答敲打著帳棚,
嗡嗡的飛蚊聲更是擾人清夢。
所幸清早起床,陽光灑了一地燦爛,
師兄姊陸續戴上工地帽、拿起工具,忙碌的一天又要開始囉!

清晨五時,大地仍沈睡在朦朦朧朧的霧氣中,許多師兄姊已經陸續起床、梳洗儀容。六點半用完餐,休息片刻,指揮中心傳來一陣柔和音樂後廣播:「各位師兄、師姊上工了!」大家魚貫戴起工作帽、拿起工具,展開忙碌的一天。

這是南投埔里鎮信義路大愛屋的施工地點。埔里鎮是此次集集大地震中受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老闆搖身變工人

四面環山,鳥瞰宛如一朵蓮花的埔里,如今美麗不再,青山千瘡百孔,百分之七十的房子幾成斷垣殘壁。為了幫助災民有個安身之處,慈濟預定在此建造三百一十八戶大愛屋。

自動工後,每天幾乎都有三百多人投身在這塊三點三公頃的土地上。廣闊的工地上,看去是整齊的一片藍;身穿藍衣的志工們來自全省各地,也來自各個階層、年齡層。

家住宜蘭的吳宏泰,是家具業老闆,看他釘木板、和水泥的樣子,十足「工人」架式,「這些工作難不倒我們的!」說著,便扛起一根鐵架,矯健地走過狹窄的通道。

像吳宏泰這樣大老闆身分,幾乎占此地造屋成員的四分之三,但是來到工地,他們立刻轉換角色,成為稱職的工人。

「平時他們都是坐辦公桌、吹冷氣、指揮別人,來到這裏卻是做粗工、聽人家指使,但他們都很配合、認真學習,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埔里大愛屋工地工務組長張明貴說,在這裏他看到不一樣的工地文化,每個人都彬彬有禮、井然有序地進行工程,願意包容、接納別人,「其實在工地上,如果很多人都是生手一定會很亂,但是師兄們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很有效率!」

▍「肉」女子非弱女子

仔細觀察工地每一個角落,可以發現其中有些師兄已白髮蒼蒼,我好奇地詢問其中一位的年紀,當他說:「七十有八!」我不禁脫口而出:「我的天!」他卻一本正經地說:「不要看我老,我的力氣不輸少年郎!」說著他扛起鋼鐵架,臉不紅、氣不喘地從我面前經過,讓我不禁嘖嘖稱奇。

還有一群戴著工作帽的女英「雌」,也和慈誠師兄一樣做著搬運鋼鐵基座、推運水泥等粗重工作。原本師兄是不讓她們上工的,「因為她們大都是家庭主婦或只做些辦公工作,有些還是少奶奶呢!一輩子沒做過這種粗活,怎受得了這種苦!」總指揮中區大隊長羅明憲說。

但是她們神情愉悅,邊唱歌邊將泥沙剷入畚箕,如果使不上力,就吆喝一聲,「藉聲使力」將重重的泥沙搬起、倒入桶子中;當需要搬運工,她們也不落人後。

「我們這群弱女子雖是第一次做這種工作,但是大家都搶著做!」黃淑芳說完,另一位師姊捉狹地說:「什麼弱女子,看我們這一身福態,應該是『肉女子』!」語畢,大家笑成一團。

阿根廷、索羅門的慈濟人,也特地從海外搭機前來建屋。來自索羅門的阮志展輾轉搭機、驅車,歷時十多小時才抵達埔里,他打算留到工程完成才回去,「既然我本身從事營造工作,可以在這裏多盡一點心力!」

另外,中華民國工地主任協會、台灣區水電工程會宜蘭辦事處等專業團體的相繼投入,更發揮了相當重要的功效。

▍遠道而來獻勞力

工程初期是最吃重的階段,必須將三百一十個超過一噸重的鋼鐵基座一個個「各就各位」,需要相當多的人力。「抬轎的,來哦!」每當有人這樣吆喝,一下子就有五、六十位師兄姊聚集過來,合力扛起基座,昂首闊步,一同喊著「嘿咻!嘿咻!」穿越工地,聲勢有如千軍萬馬。

工地裏,還有一群穿著新潮、講日語的年輕人,一問之下才知他們是來自日本的國際志工學生協會(IVUSA)的學生。成員之一的力石國倫說,從日本媒體得知台灣發生大地震,他們立刻透過慈濟日本分會,到台中、南投一帶協助興建房屋。

他們一行共六十三人,成員有百分之九十是東京國士館大學的學生,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出頭,但已有多次參與國際賑災的經驗,也曾投入阪神大地震重建工作。

「我們並不是很專業的人才,但是我們可以貢獻勞力!」力石國倫說。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機票、旅費都是自己打工或募款得來。

從地震至今,他們多次與災民接觸,感觸頗深,「我們覺得災民很親切,重建意志很堅強!」這幾天與慈濟志工一起工作,也令他們印象深刻,「我們從來沒看過這麼多志工投入賑災工作,而且動員這麼迅速,可能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

▍洗大澡堂夜宿帳棚

下午,一些受災戶前來觀看組合好的樣品屋,一位林太太帶著五歲及十六歲的女兒來。她說,花盡畢生積蓄的房子全倒,現在還睡在帳棚,有時洗澡是趁沒人的時候去溪邊洗,「我知道這樣衛生不好,但是我們不好意思一直到朋友家洗,都一個月了,我們真想擁有一個家!」

當師姊向她們介紹大愛屋是三房兩廳,設有衛浴設備,十六歲的女兒高興地說:「這樣爸爸媽媽可以睡一間,我和妹妹睡一間,弟弟睡一間,剛剛好!媽!我們趕快去登記!」

七十歲的程永年一家四口,房子也在地震中毀壞。他說,全家都想住大愛屋,「現在埔里的房子有誰敢住?況且租金都調漲了,根本租不起!慈濟的大愛屋設計得很好,住三年應該可以讓我們調整經濟狀況。」

六點停工,大家用膳、梳洗。洗澡間男眾兩間、女眾一間,必須袒裎相見。我初次洗這種「公共澡堂」,覺得很難為情,師姊們卻泰然自若,「如果你表現得扭扭捏捏,其他人心裏也會起疙瘩,所以就假裝什麼都沒看見吧!」一位師姊說。

因為埔里聯絡處寮房不夠睡,一百多位師兄姊都是睡帳棚。睡帳棚並不好受,不僅蚊子多,夜裏一陣大雨滴滴答答敲著帳棚,擾人清夢,就這麼半夢半醒直到天亮。

步出帳棚,朝陽灑了一地燦爛,新的一天開始了,大家又投入工作崗位。我相信只要匯聚眾人力量,大家心相繫,埔里這朵美麗的蓮花終將再度盛開!

回頁首

慈濟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