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50 聽故事背後的故事

2017-08-05   | 廖唯晴
葉樹姍副執行長、台北慈院趙有誠院長、與會貴賓共同為《慈濟》月刊50周年特展揭幕。(攝影者:范宇宏)
《慈濟》月刊屆滿五十歲,跨國際的愛心視野,見證了臺灣的愛與善,8月2日,慈濟人文中心副執行長葉樹姍帶領月刊編輯團隊,於臺北慈濟醫院二樓人文空間,為50周年歷史圖文特展揭幕,邀請全體志業體同仁與現場病患大德一同走入慈善志業的時光隧道。

捐款徵信出發 見證誠正信實

開幕式上,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分享自己第一次看到《慈濟》月刊的感動,「慈濟志業的美善是臺灣最重要的資產,月刊記載許多的人事與妙法,也詳實呈現如何善用大德善款救苦濟貧的點滴。儘管我們每個人在慈濟世界都只是一個小逗號,但是力量的匯聚能成就感動,期望未來歲月大家能繼續共同努力,讓《慈濟》篇章更豐富。」

資深慈濟志工紀靜暘談《慈濟》月刊。(攝影者:王占籬)
葉樹姍副執行長則以讀者的身分向現場觀眾分享:「《慈濟》月刊是慈濟人文志業的源頭, 上人在發刊詞中寫到『我們絕不浪費一字一行說那無益於人、無利於世的話。』五十年來,月刊做到了,我相信大家可以從這次特展的文字與照片中,深刻感受到『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的真意。」
 
「我們要走多少的路、做多少的事,才有多少的誌可以寫、有多少的話可以說?」揭下特展紅幕,也揭開慈濟志業五十年的時光軌跡,資深慈濟志工紀靜暘將這句話放在腦海中四十年,她直言「其實我根本不會寫文章。」但在「佛心流泉」的專欄寫作中,靜暘師姊領略到「寫文章不僅要『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悟』。」因此,她期許筆下的每篇文章都能忠實的寫下自我感觸,不欺騙自己與大眾,呈現出乾淨的人生。

記者走入生命 看見志工價值

《慈濟》慈濟月刊五十年特刊主編黃秀花帶領眾人導覽月刊歷史,「這份刊物從徵信發心,當時的兩個主題分別是貧病眾生及捐款交代。剛脫離美援的時代,創造刊物非常不簡單,但隨著醫院發展、電子媒體的刺激,逐步豐富了月刊報導。」她指出,因為有前人的披荊斬棘,才讓這份雜誌成為一個正向的發聲管道。

黃筱哲介紹環保老菩薩。(攝影者:王占籬)
接觸攝影至今十來年的攝影記者黃筱哲,在攝影大師阮義忠老師的指導下,決心將「攝影」當作人生志業,從農業紀錄到環保志工紀實,在特展中,他精選出十六位環保老菩薩的照片,訴說一個個人與時代的故事。

黃筱哲說:「這些老菩薩生長在艱苦貧窮的年代,年輕時用雙手擔負家計,年邁時仍用這雙手做環保、回收資源。」他表示自己五年前第一次拍攝環保志工時,坐著翁春子老菩薩的竹筏到出海口,老菩薩一邊撿著沿海垃圾,口中一邊念著:「你要乖乖讓我撿出來。」讓他驚覺這些回收物被老菩薩賦予了生命。透過紀錄,黃筱哲看到每一位環保老菩薩的生命價值。

走遍世界角落 豐富讀者生命

喜歡攝影,畢業後順理成章進入攝影工作討生活的攝影記者蕭耀華,按了三十年的快門。從香港街友、莫拉克風災、尼泊爾大地震、海燕風災、敘利亞難民潮到獅子山共和國的伊波拉病毒,他背著相機記錄人間百態與世間苦難。

蕭耀華說:「我沒有當過難民,老一輩說的逃難,我沒有感覺,直到現場看到那些苦難之人,才知道什麼叫逃難。」

蕭耀華師兄介紹攝影中的苦難與百態。(攝影者:王占籬)
蕭耀華師兄帶領民眾看到相片中男人的眼神,「這個大男人逃亡到約旦後,必須倚靠慈善團體的援助,眼神如同驚弓之鳥,看不到未來;還有這個小朋友,本來要去德國,但卻被卡在其他國家的無助苦悶。」攝影,讓他有機會走出去,看到難民的苦,也看到付出者的善。

發行半世紀的《慈濟》月刊,不僅展現小人物的生命故事,也發掘各個時代的善行,透過豐碩的文字與照片,將臺灣愛的力量散佈到世界各地有需要的角落,開幕式在結緣品致贈中落幕,相信未來,《慈濟》月刊將繼續創刊初心,耕耘出更多的美善故事。
 
(文:廖唯晴 報導:臺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2017/08/02)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