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木屋,請開門

2008-12-17   | 陳伊麗
素琴仍維持每月定期登門造訪,相信總有一天能得到奶奶的信任,敞開大門讓她進去…

在台北市一個老社區中,巷弄間人車不多,隱藏著都市裏少見的人情味。

一間三坪大的矮木屋,夾雜於三層樓公寓間;屋子緊挨著大樹,蓊鬱茂盛的樹冠,幾乎將整個屋頂都給籠罩住了。木屋的大門上雖然釘著門牌,卻是一棟違章建築,屋裏住著張奶奶和張爺爺兩位老人家,年紀都將近九十歲了,是社會局委託慈濟照顧的獨居老人之一。

曾經以拾荒維生的張奶奶,對人有防衛心,從不讓人進去她的屋子。五年多前,慈濟志工藍素琴開始探訪她,但每次都只能站在門口;有時帶去的食物,也被拒於門外。

儘管如此,素琴仍維持每月定期登門造訪,相信總有一天能得到奶奶的信任,敞開大門讓她進去;唯有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才能進一步給予適切的幫助。

五年時光匆匆過去,這段定期的「門口探訪」依舊維持。2006年6月素琴再度來訪時,不見張爺爺出來打招呼;七月初再去,仍不見他,素琴感覺不尋常,向鄰居打聽。聽里長說,張爺爺身體狀況不好,素琴忐忑不安,決定無論如何都要進屋去看看。

令人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張爺爺重病臥床。素琴趕緊通知救護車將爺爺送往醫院。

醫師檢查後表示,爺爺病重,恐怕再也無法回家了…



爺爺住院,素琴怕奶奶孤單,三天兩頭便往她家跑。皇天不負苦心人,五年來建立的感情,終於讓奶奶打開大門,迎接素琴進入屋內。

以往,素琴曾在奶奶家門口向內張望,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幅髒亂不堪的景象。這次,進到屋內,微弱的日光燈照著灰塵滿布的屋子,素琴不捨地紅了眼眶—

不到三坪大的空間,只有兩張木床、一張書桌、一個洗手台和破舊的洗衣機,外加暗藏在角落的蹲式馬桶;衣物和瓶瓶罐罐堆得到處都是;土地公像懸在牆上,一旁的日曆早被遺忘,日期停止在半年前;抬頭往屋頂看,蜘蛛絲纏繞著日光燈與垂吊在半空中的電線;奶奶的床板斷了,只簡單地用椅子在下面撐著…

屋內臭氣充斥,幾乎令人屏息。唯一的一扇窗早已失修,木造邊框被侵蝕得搖搖欲墜;窗戶旁的牆壁還破了個三十公分大的洞,奶奶說,老鼠偶爾會跑進來,讓她好害怕。

在奶奶的同意下,素琴於最短的時間內,聯絡了慈濟志工和鄰、里長,準備進行大掃除。

十幾個人、二十多雙手,首先將屋內所有物品搬到對面的工地;除了惡臭撲鼻,還不時見到蟑螂、螞蟻奔竄而出,破爛的衣物堆裏更是爬滿了蛆。正當大家想幫牆上的土地公像整理一番時,拿起圖框才發現,背後有成堆的螞蟻躲藏,腐朽了神像…

搬空的屋內,地上盡是泥土和枯葉;里長打開水龍頭,一股勁地沖刷馬桶;志工們手上的掃把和刷子忙個不停;一旁有人拿起尺丈量窗子,準備為奶奶打造一個全新的窗戶。

這天的大掃除,許多陳年舊物都被翻了出來。奶奶細數著每樣收藏品,其中有幾張紀念照,那是軍中退役的張爺爺所珍藏,被奶奶視為寶貝。

清掃完畢,志工替奶奶換了張新床,還添置全新的收納櫃,將衣服一件件摺好,依照季節分別收納。

雖然重病的張爺爺恐怕出不了醫院,但志工怕奶奶憂心,特別留下一箱張爺爺的衣服半哄著奶奶。



經過一個早上的打掃及粉刷,整間屋子煥然一新。奶奶走進屋內四處張望,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家。

「媽媽,您看現在這樣多舒服、多乾淨!」長時間與奶奶相處的素琴,總稱奶奶為「媽媽」,就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

為了避免奶奶祭祀土地公時,爬高爬低發生危險,志工在奶奶的同意下,恭敬地將土地公請到桌上。

如同新屋落成般,大夥兒陪奶奶上了第一炷香,小小的屋子頓時洋溢著溫暖的歌聲;奶奶迎接了她的新家,也擁抱著大家……


資料來源:取自慈濟月刊479期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