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懿德會簡介

2023-05-19   | 慈濟基金會
慈誠懿德爸爸媽媽溫馨陪伴,拉近與孩子互動的距離。
「慈誠懿德會」是慈濟教育志業的特色,也是教育史上史無前例的創舉。慈誠懿德肩負的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規範,舉凡外在的行為舉止,以及內在的涵養與氣質,皆為教育。

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是大愛精神的呈現,亦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落實。興辦教育,除了傳授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外,更注重學生生活教育及人文涵養,啟發每個人的愛心;所以除了給予學生生活技能的訓練方式外,還要發揚其人性深處的清淨本性,引導發揮潛在的良知良能。
有了慈誠懿德會,形成以人作教的最好環境,不論傳道、授業、解惑,都浸潤在愛的擁抱中。希望讓慈濟學子多一分爸爸、媽媽的關懷,以及一分亦師亦友的感情,陪伴他們度過年少輕狂的歲月,並培育具備慈、悲、喜、捨胸懷的現代青年。

在1989年,慈濟護專創校的同時,證嚴上人有感於社會風氣之敗壞,傳統道德文化之不彰及家庭倫理之式微,造成了許多青少年問題;本著道德重整、人格昇華之理念,特遴選德智兼備的慈濟委員,於同年10月25日,組成「懿德母姊會」;慈濟護專懿德母姊會制度實行五年來的成效,讓上人興起為慈濟醫學院於1994年成立「慈誠懿德會」的心念,以培育同學們「尊重生命」的襟懷。。隨著慈濟護專於1999年改制為慈濟技術學院,學制改變,科系增加,因應男同學加入而增加了慈誠大德的投入,懿德母姊會亦改名為「慈誠懿德會」,簡稱「慈懿會」。

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傳承「慈濟人文」精神給學生,而慈濟人文教育是取大環境中真人真事的感人事蹟來做教材,強化了傳統講古以曉義的教化方式。校園是莘莘學子蓄充電能的人生要站,有了慈誠懿德會,形成了以人作教的最好環境,不論傳道、授業、解惑,都浸潤在愛的擁抱中。


不是主導是輔導

慈誠懿德扮演的是「輔佐」的角色,協助輔導孩子生活禮儀、道德倫理,在他們心理、情緒困擾的時候,適時的關懷、傾聽,形成一種獨特的輔導方式。

以慈濟大學和技術學院為例,皆設有班導師及慈誠懿德會的輔導制度,每十到十二位學生,即有一位導師、一位慈誠爸爸和二位懿德媽媽照顧,扮演學生們生活上的另一位家人。藉著例行聚會和平常假日的不定期相聚,關心並協助多數離家求學的孩子適應環境、發展自我。為了勝任這項託付,儘管慈誠懿德爸媽的居住地多不在花蓮,但每個月的家聚,總能見到爸爸媽媽從全臺各地趕回花蓮的身影。只要孩子們需要協助或是給予意見,他們總會樂於伸出雙手。


疼愛非寵愛

學生與慈誠爸爸、懿德媽媽溫馨互動。
慈誠爸爸及懿德媽媽是學生慧命的啟蒙者,如何扮演好輔導的角色?唯有拋開得失,以清淨無染心對待孩子。

上人曾說:「在自家中父母容易當,但是不免有煩惱;當其他孩子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雖不容易,但是很自在。應將為他人付出,視為此生的職志。」以此勉勵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以身作則,全心付出大愛,負起任重道遠、百年樹人的教育工作。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可以疼愛學生,但千萬不可以因寵愛而讓學生沒有被教育的機會,因為「教」相較於「管」更加重要。


有緣方成一家親

原本渴望離開父母追求獨立,然而一踏入慈濟學校,就遇見一群慈濟人,因緣際會地成了他們「現成的兒女」。多出幾位長輩的關愛,有人是覺得親切溫馨,因為刻意要找個乾爸或乾媽也沒這麼便利,不過也有人覺得彆扭,甚至擔心被管的太多。

然而現成的爸媽,又豈是好當?歡喜的是承擔責任本身,擔心的也是上人所賦予的責任重大,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慈誠懿德爸媽認為,在孩子們求學當中,他們所做的不過是「陪伴」,但所獲得的自我成長比付出的還要多,特別是與孩子的親密互動,更讓爸爸媽媽久久難以忘懷。


慈懿會的四個心

透過生活、思惟、態度、行為等身教與孩子互動,期使孩子在心靈上感受關懷,在學業、品德上有所成長,也讓家長放心。

慈懿會就如同學的另一位家人,期望學生藉由和慈濟委員的互動,能耳濡目染,自然地養成高雅的氣質和端莊的形象。也希望孩子在學期間,不論遇到任何生活、感情、心理上的問題,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們都能提供成熟、豐富的人生經驗,幫助孩子發展健全的人格。上人認為,教育學生扮好人生每個階段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慈誠懿德會將愛與專業結合,以父母心、教育心、輔導心及共同成長的心,輔導學生走向多角色、多功能的人生目標。總而言之,慈誠懿德會的功能,就是希望使學校更用心,使老師更安心,使學生更專心,使家長更放心,使社會更具信心。


慈懿會成員之角色:
(1)在學生導護體系中,是:關懷者、傾聽著、輔導者。
(2)在學校行政體系中,是:配合者、宣導者、協助推動者。
(3)在慈濟志業體系中,是:實踐者、回饋者。

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來自各界關懷社會的慈濟志工,有教授、醫師、律師、公務員、企業人士等,他們以其在家庭、社會上的多功能、多角色的實際經驗,來啟發學生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蒼生的關懷,扮演亦師亦友、亦父亦兄、亦母亦姊、亦主亦客的角色;肩負的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規範,凡外在的行為舉止,以及內在的涵養、氣質,皆為教育。證嚴上人曾開示:「懿德」就是美德,之所以如此命名是有感於慈濟人奉獻許多的時間和心力,而最重要的則是品格,我們想培養孩子的美德,自己要先學習美德。


慈懿會之功能

(1)以長情大愛關懷學生,啟迪學生「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成就學生之德行與慧命。
(2)以智慧與愛心,啟發學生「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高貴情懷。
(3)配合並協助推動學校的政策及活動。
(4)身教與言教並重,成為學生模仿的典範,在潛移默化中,使他們能以愛心待人處事。
(5)以豐富的人生閱歷,幫助學生拓展對生命的透徹認識。
(6)教導學生生活禮儀及道德倫理,以導正學生不良習氣。
(7)激發學生的榮譽心與責任感,以提升愛校、護校的情操。
(8)輔導學生心理、情緒上的困擾,並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調適情緒的能力。
慈懿會之專書
 
慈懿有愛

慈濟技術學院2007年7月初版
慈懿父母心

慈濟大學2007年8月初版


洽詢電話:03-8266779 分機 285(花蓮本會宗教處)
慈懿會成員之角色│慈懿會成員之功能
Copyright ©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