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鄰里相傳鮮花素果普渡 簡單又隆重

鄰里相傳鮮花素果普渡 簡單又隆重

E-mail 列印
新新人類有新潮流,傳統普渡拜拜也有新風氣!大林鎮明和里張麗雪女士因常參與慈濟活動,聆聽上人開釋知因果業力,首先以鮮花素果代替牲禮祭拜,鄰里內婆婆媽媽們起而傚尤, 此後供桌上的、鴨、魚、肉一盤盤的消失了,鮮果拜拜蔚成新風氣,麗雪欣慰「許多動物逃過一劫」,無辜生靈免於人類為求平安的犧牲品。

佛典紀錄,農曆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更是孝親月,因為大眾的無知所以增添無數的神秘色彩,更是諸多的禁忌,人人在這個月分有著諸多的不宜及禁忌。但是日子還是要過的,於是 用祭拜來安自己的心,更依自己的喜好準備祭品,總覺得準備的不齊全心頭的那片烏雲就散不開。於是豬、雞、鴨、魚……被大量屠殺,一時之間整個空間充滿暴戾之氣,與原先所祈 求的本意相差甚遠。

感於國人對於七月的迷思,大林慈濟志工在七月即將來臨前,藉著「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的活動,於8月11日在大林鎮明和里活動中心,以證嚴上人開釋影片、志工們的短劇…… 等,解開大家心中的結。

當「大時代需明大是非……」音樂響起,演譯人員帶領會眾(二百一十一人)比手語,台上、下互相進入情境中。

其中溫銀妹女士因平時就有觀看大愛台,對於手語並不陌生也隨著音樂邊唱邊比,一旁的小孫子邱培菘更乖乖地坐在旁邊,時而舉起雙手擺動,時而安靜端坐。銀妹表示,常看大愛台 的關係,目前在拜拜方面已不用「牲禮」祭拜、金銀紙也酌量減少,有時折紙蓮花代表敬意祭祖。

身兼老人會會長的郭榮金師兄對於「一天五善」覺得那是順著世界的潮流,人不能再图一己之私,地球只有一個,資源有限應為大家所互相共享,誰都不能置身事外。而祭拜習慣已是 幾千年的歷史了,唯有靠教育慢慢引導推懬,他肯定慈濟基金會舉辦無數次的愛灑活動及祈福會,次次都在參加者心靈種下善種子,這股善的力量對社會會有一定的影響力。

何金圍先生及簡麗蘭女士伉儷會後分享,對於祭拜的風俗習慣他們夫妻正努力改變,但長輩有他們多年的習慣,於是採取折衷慢慢來,有活動時也試著邀請長輩參加,婆婆大都願意, 公公就比較難請得動,同時也多少影響婆婆的決定。麗蘭相信,雖然現在說服公婆比較辛苦,但會積極改變他們的觀念,待日後輪到兒子持家時,拜拜祭祖等就可以簡單又隆重了。

鄰長夫人張麗雪女士深刻感受到大林慈濟志工對弱勢的關懷,與大林慈濟醫院對於社區的照護,從早期的「健康甘仔店」讓社區老人生活有了重心,更從一次又一次的健康講座、愛灑 活動,加深老人們身體保養常識,也讓整個社區的凝聚力往上提升,讓她覺得人心變柔和、善良了,左鄰右舍彼此和顏悅色相處摩擦變少了。

普渡拜拜祭品方面也不再大肆鋪張,不再比較誰的供品多、雞較大、魚較肥,自麗雪以鮮花水果取代牲禮後,左右鄰居彼此間互相觀看學習,都覺得這樣好多了,從此供桌上的雞、 鴨、魚、肉一盤盤的消失了,鮮果拜拜蔚成新風氣,麗雪欣慰「許多動物逃過一劫」,也相信這股新風氣會持續擴散,漸漸取代舊習俗!

圖左 : 社區溫銀妹阿嬤帶著自己孫子一起來參加社區祈福會[攝影者:林瑞茂]
圖右 : 明和里鄰長夫人張麗雪邀約左鄰右舍一起來參加祈福會希望大家平安[攝影者:林瑞茂]
圖 : 擔任老人會會長的郭榮金先生(圖中藍衣者),相當認同七月是吉祥月的理念,並推崇以不焚燒金紙的方式祭祀。亦讚同慈濟志工以人文推廣的方式深入社區、改變民眾觀念。[攝影者:張竣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