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雲林 因緣送到門 隨緣擋五年

因緣送到門 隨緣擋五年

E-mail 列印
「隨緣啊﹗隨緣啊﹗」當2006年已受證慈誠的三舅王玉彰看到王錦綢用心地向客戶募心、募款時,不斷鼓勵她進來做慈濟,但她卻如此回覆。

初次繳功德款的王錦綢,得知慈濟是在助人,雖對慈濟不甚了解,但一看到客戶卻也勇於開口募心、募款,單純一念心,只希望更多人一起來做善事,三舅王玉彰看她如此用心,不斷 鼓勵她進來慈濟,但她依然回覆:「隨緣啊﹗隨緣啊﹗」後因同修師兄曾應龍遭遇車禍往生,她體悟人生無常,不想做一個「來不及」的弟子,於今年2012年參加委員的培訓。

◎一句隨緣 蹉跎五年

生長在雲林縣虎尾鎮芳草里小村莊的王錦綢,母親早逝,父親管教因此較嚴厲,但她仍然倍受父親及家裡的兩位哥哥、三位姊姊的疼愛,個性正直剛烈的父親,雖然看似凶悍,卻擁有 一顆正義耿直的心,常為村民調解糾紛,每到中秋佳節,家中總是堆滿一屋子的禮物,都是村民的答謝禮,父親的言行深深影響錦綢,她希望日後只要自己有能力,一定要幫助需要的 人。

婚後在台中定居十五年,育有兩男一女,因工作變遷,於2001年從台中搬回雲林縣土庫鎮,從事銷售衣服的工作,2006年師兄的外公往生那天,已受證慈誠隊的三舅王玉彰向 她募款,牽起慈濟這條無形的因緣線。

因當時每月的房租及在斗六的房貸,加上三個小孩費用等等,壓的錦綢和應龍無法負荷,直到有一天,在大愛台看到上人開示「有願就有力」這句話,當下一個念頭閃過,錦綢立即請 求佛祖幫忙。

「我們來發願,祈求佛祖幫忙,只要順利將房子賣出,我們夫妻就一起參加慈濟見習課程。」錦綢和應龍因房租與貸款的雙重壓力,許下此承諾。奇蹟似的,夫妻倆的願望達成了!房 子不到半年順利售出,2011年夫妻倆一同參加見習課。

就在2011年6月10日早上,「無常」拜訪應龍,他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而往生,一個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錦綢痛不欲生、心亂如麻,天天以淚洗面,心中不斷向佛菩薩吶喊:「不 是說好要一起參加見習課,為什麼先走,拋下我和孩子一個人離去呢?」

那段時間,錦綢無法走出悲痛的深淵。應龍一場車禍,生命瞬間隕落,錦綢內心非常煎熬,幸有慈濟志工陪伴及上人佛法的慰藉,勇敢面對無情考驗,將悲痛化為力量,重新出發,不 想做一個「來不及」的弟子,於今年2012年參加委員培訓,並發願做兩份福報,一份送給遠方的師兄,一份送給家人。

◎化悲痛為力量 從心開始

只因應龍意外往生,公婆迷信諸多忌諱之事而不願讓應龍的大體回家,在她心中烙下對公婆的怨恨與無法諒解,但因上人一句「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讓錦綢瞬間放下這一 分怨恨,轉化無私的大愛,願做上人聽話的弟子,孝順父母,永記在心。應龍的後事,因有慈濟志工的關心陪伴,全家感受到慈濟家人滿滿的愛,心中升起無限的感恩。

開始藉由上人的書籍,洗滌心中的傷痛,當閱讀上人的著作《生死皆自在》這本書,見到書中還有人比她更苦,決定將悲痛化為力量,重新再出發,當初已和應龍決定參加見習之願就 不應中斷而停歇。

錦綢憶起,見習前就常和師兄做環保,應龍不捨她老是用機車載會員及左鄰右舍的回收物,主動開車幫忙載去環保站,她非常感恩應龍的體貼及他這些年來的陪伴,現在他走了,回收 環保依然持續做著,雖換成自己來載,但她記起應龍曾說過:「沒有人敢保證,掛無事牌,但是只要心存善念、正念,堅持一份無私奉獻的愛,就對得起自己。」

「時日已過,命亦隨減」錦綢謹記上人說過的話。把握當下不再「隨緣」,9月21日第一次回到花蓮「心靈的故鄉」尋根,初見精舍卻有種熟悉之感,周遭環境處處可見惜福愛物的 足跡,精舍師父自力更生過著儉樸的生活,錦綢提醒自己要將樸實簡約,真正落實在生活中,認真去做,做就對了。

圖左 : 王錦綢師姊,堅持一份無私奉獻的愛,仍持續做環保[攝影者:李玉如]
圖右 : 王錦綢師姊(右一),少了師兄的陪伴,願多做一份福報,送給遠方的師兄。[攝影者:葛邦義]
圖 : 王錦綢師姊(左一)回花蓮尋根列車上提醒自己要把握當下,認真做慈濟,做就對了。[攝影者:葛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