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13年1月24日,由雲林縣元長鄉「元長建科文理補習班」蔡慧賢主任及六位老師負帶領六十位孩子,來到雲林北港環保站參訪。
◎記得十指口訣 環保分類不難
「想帶補習班的孩子到北港環保站參訪。」蔡主任是慈濟功德會的會員,向收功德款的志工蘇月嬌提及此想法。蔡主任表示現在的孩子很幸福,對於身邊的事物都不是很了解,雖然課 業很重要,但是品德教育更重要。對孩子說要帶他們參觀環保站時,孩子回答是「撿垃圾」,當下與孩子解釋:「我們是要去慈濟的環保站,認識資源回收與分類,也是希望大家了解 志工付出無所求的精神。」
志工們接到訊息即用心規劃活動流程,來歡迎這群孩子,參訪內容包含了認識環保站、資源分類實作、環保DIY與認識塑膠袋等分站活動。
孩子們先跟著環保志工認識環保站,透過介紹知道可回收的資源,是由許多有心人一點一滴撿回,再由志工開環保車從各個回收點載到環保站。然後每週三下午及週六早上進行分類整 理。
孩子實做資源分類前,環保志工陳宿芬先問孩子:「孩子們,知不知道雙手除了拿取東西之外,還有甚麼作用呢?」大家左右觀望,你看我、我看你,一臉愕然不發一語。
宿芬請大家將雙手伸出,十指張開從右手大拇哥開始,帶著唸環保十指口訣:「瓶(保特瓶)、瓶(玻璃瓶)、罐(鐵罐)、罐(鋁罐)、紙、電(電器)、1(衣服)、3(3C產 品)、5(五金)、7(其他)」,唸了兩遍後並解說,清楚地告訴小朋友回收後的寶特瓶、玻璃…等,可以再發揮很大的功用,如寶特瓶可以製造成毛毯、衣服、手套、圍巾。而玻 璃瓶經過處理後,和柏油摻雜在一起就可鋪路,像新港奉天宮廟周遭的道路一樣,如星光大道一閃一閃的。
就讀忠孝國小六年級的陳柏宇說:「平時阿嬤會去撿塑膠、鐵罐、保特瓶回來整理後再賣錢,現在我學到了環保十指口訣輕鬆好記,也知道塑膠袋有分PE、PP,回去會告訴阿嬤, 讓阿嬤也知道還有這麼多可回收的東西。」
◎搓揉塑膠聲 可辨識各種材質
除了讓孩子知道分類的重要,也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所以請孩子們戴上口罩與手套,將進行資源分類實作。
和平國小六年級的蔡沛芳說:「我們家裡只做簡單的分類,分為垃圾和可回收的東西而已,並沒有分的這麼細項。看到著麼多回收物真有點不知所措,但是經過志工在旁指導,讓我有 了概念,原來鐵罐較硬壓不變形,而鋁罐較軟一壓就變形了。印象中以為分類很困難,透過看一下、摸一摸也就能分出大概了,回家會和爸爸、媽媽說做環保真的不難,很容易上 手。」
志工林誘玉指導孩子們如何分辨塑膠袋:「孩子們,自己每天用多少個塑膠袋知道嗎?這些塑膠袋埋在土裡是千年不壞的喔!所以儘量不要去用它,如果真要使用那就要持續再利用, 不要用一次就丟了。」志工協助孩子如何分辨何種塑膠袋是PP、PE、PE花等,除了用眼睛看知外,也透過搓揉所發出的聲音判斷。
認識塑膠袋的分類後,為了攜帶方便再利用,志工安排收納塑膠袋的方法,讓孩子們實作。先將袋子整平後,再以三角折法一直折到最後,就會縮小塑膠袋的體積,方便放入口袋或包 包中不佔空間。
就讀元長國小六年級的吳奕嫻說:「家裡也會把廣告紙折成小方盒放置菜渣,在這裡學到塑膠袋折法,回去要考考媽媽。」
看到孩子做得興致勃勃,蔡主任說:「平時在補習班只做簡單的分類,帶孩子來參訪自己也能學到許多,礙於補習班的場所有限,一直無法更細分,但也會擔心孩子回家沒有實際去 做,就可能會忘記,所以要仔細規劃怎麼做!因為孩子常常自帶早餐來吃,塑膠袋的量是蠻大的。也要讓孩子們知道保護地球要從自己做起!」
慈濟志工準備了簡單的點心與茶水,讓大家休息片刻後,師生們和志工們留下合照,結束了環保體驗,期望孩子們認識資源回收,減少自己的慾望、落實生活環保,為地球盡一分心 力。
圖左 : 雲林縣元長鄉建科文理補習班67位師生參訪北港環保站,體驗回收與資源分類,學習節能減碳護地球。[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 慈濟志工陳宿芬教導孩子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3、5、7」,讓孩子們加深資源回收種類的印象。[攝影者:蔡宜達]
圖左 : 慈濟志工們指導孩子如何將塑膠袋摺疊,方便攜帶再利用。廣告紙折成方盒放置小物品,讓孩子們有愛惜物命的觀念。[攝影者:蔡宜達]
圖右 : 環保志工讓孩子們實際操作回收分類塑膠袋,每個學生都很仔細摸著塑膠袋材質,做好分類工作。[攝影者:蔡宜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