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快樂森林的動物 想對人類說的話

快樂森林的動物 想對人類說的話

E-mail 列印
「快樂森林發生了什麼事?」《呼叫妙博士》兒童科學體驗營,今天(8/11)是營隊的第二天活動,一共來了九十九位慈濟志工和五十三位國小年紀的小學員,透過遊戲互動育教 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了解保護環境與愛護動物的重要。

◎快樂森林 不再快樂

旗山聯絡處的二樓佛堂內,不斷傳出一陣陣小孩子的笑聲。原來是慈濟志工陳月嬌正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創造「快樂森林」。

「快樂森林住了很多棵樹,這時飛來了五隻小鳥,快樂的小鳥飛來飛去。二隻可愛的小白兔也跑來了……」陳月嬌一邊唸著,臺下的小朋友紛紛跑上臺,有的扮演大樹、有的扮演小 鳥。當唸到狐狸時,原本要衝上臺的饒哲宇突然停下腳步,露出疑惑的表情說:「狐狸怎麼演呀?」臺上臺下呈現出快樂氣氛。

不一會功夫,一座快樂森林已經產生,臺上每個學員都非常盡責扮演自己的角色。可是,有一天快樂森林出現了兩個人類,他們為了自己的欲望,做出了傷害森林的事。他們不斷地捕 抓各種動物,最後也把大樹砍掉了。從此快樂森林就不再快樂。

這時,陳月嬌問小朋友說:「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動物,你要跟人類說什麼?」「請你不要殺我的家人。」臺下學員馬上大聲回應。

飾演小鳥的楊善茵,小小年紀的她看到這種景象,憂心地說:「如果我是動物,我會趕快飛走,也會趕快通知森林裡的動物。」扎著兩條可愛小辮子的王歆如,即將升上二年級的她輕 輕地說:「小狐狸的皮被做成圍巾,小狐狸就會死掉。」

◎動物探照燈 體驗森林之美

臺灣有「福爾摩沙」的美喻,小小的臺灣島卻蘊藏著許多多元的生物群,卻因人為的破壞,而讓這些動物瀕臨絕種。面臨絕種的要保育它,「什麼是「保育」?」慈濟志工孔秀蓮才剛 問完,學員黃傳耘馬上舉手回答說:「數量很少了,需要好好保護。」

臺灣有八個國家公園,裡面分別保護這不同的動物。陽明山國家公園保育臺灣藍鵲,雪壩國家公園保育櫻花鉤吻鮭,太魯閣國家公園保育帝雉,玉山國家公園保育臺灣黑熊、穿山甲, 台江國家公園保育黑面琵鷺,墾丁國家公園保育梅花鹿、椰子蟹,金門、東沙兩個國家公園保育也分別保護著其它野生動物。

孔秀蓮在螢幕上播放出各種動物,問:「影片中有什麼動物?」小朋友們非常踴躍地舉手回答:「臺灣藍鵲」、「黑熊」、「獼猴」、「水鹿」。接著每隊須說出抽到圖片上的動物名 稱,若是答錯或答不出來,別組可以搶答。大家因為緊張的關係,握著手中圖案你看我、我看你,一時之間答不出來,在千鈞一髮之際,陳奕誠小朋友馬上答出「櫻花鉤吻鮭」,頓時 現場一片歡呼聲。

「如果看到有人欺負動物,你會怎麼做?」陳信翰馬上回答;「我會用照相機拍他,把他引走。讓動物可以安全離開。」這調虎離山之計的想法,惹來現場一片哄堂大笑。老師也不忘 叮嚀小朋友們,想要了解更多豐富的知識,不要忘記每週五下午收看大愛電視臺《呼叫妙博士》節目。

◎小小心靈啟善念

原本快樂在天空翱翔的白色鳥類「信天翁」,鳥媽媽把叼來的食物餵食給幼鳥吃,過了不久幼鳥就死掉了,保育人士把「信天翁」的肚子剖開來,才知道原來裡面裝著保特瓶蓋、垃 圾……,令人看了為之心酸。

楊善茵看了影片之後,很不捨地說:「鳥媽媽不知道海邊的東西是什麼,為了怕小孩肚子餓,牠叼回去給幼鳥吃,自己也吃了,於是就死掉了。我會邀請家人一起到山上撿垃圾,因為 想要保護動物,不要讓牠們再受到傷害了。」

現在公園裡也有很多被棄養的流浪狗、貓,志工孔秀蓮說:「愛護動物的工作,要永恆、持續,而不是喜歡抱來養,不喜歡就棄養,雖然簡單但希望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曾經收養過流浪狗的王宣岑小朋友說:「生活中每個動物都需要被保護。」接著楊善茵說:「動物還是住在森林裡比較好,因為牠們可以自由。如果養在家裡,牠可能會失去很多能 力。」王歆如也說:「以前喜歡吃麥當勞,但是現在不喜歡吃了,因為覺得不要殺生對地球會更好。」

愛護動物其實並不困難,透過今天的課程,在孩子心裡已啟動善的循環,守護這顆美麗的藍色地球及愛護動物,讓快樂森林重新找回它的快樂。

圖左 : 黃傳耕(右一)舉手回答說:因為保育類的動物越來越少,所以我們要保護牠們。[攝影者:林景河]
圖右 : 飾演小鳥的楊善茵,小小年紀的她看到這種景象,憂心地說:「如果我是動物,我會趕快飛走,也會趕快通知森林裡的動物。」[攝影者:陳永銘]
圖 : 慈濟志工陳月嬌透過遊戲互動育教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了解保護環境與愛護動物的重要。[攝影者:陳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