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以回饋和身教 參與驗血建檔助人行

以回饋和身教 參與驗血建檔助人行

E-mail 列印
2024年4月27日受鋒面及西南風持續影響,天氣不穩定,早上雨勢忽大忽小,在臺南安南區舉辦的「佛教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如期舉行。志工七點已整裝至海佃里活動中心進行場地布置和環境打掃,也在〈人間 有愛〉的音樂下,大家完成前置作業,並於九點準時展開活動。

◎宣導 尋找更多助人機緣

志工走入社區宣導,共分四個定點,於海佃里活動中心附近的麥當勞、丹丹漢堡、金玉堂、海東國小各就定點,把握機會再多宣導,希望啟發愛心,讓「骨髓資料庫」建立更多驗血資料,不論什麼種族,世界各地都能在資料庫,讓血癌患者找到骨髓配對適合的有緣人。

就算只有短短三十秒,也要分秒必爭,身著「搶救生命,需你我他」的背心,志工蔡宜晏在麥當勞外圍,看到紅燈停下來的機車騎士,馬上上前宣導:「現在血癌病患人數很多,配對機會只有十萬分之一,如果能夠有更多建檔可以救更多人。」雨滴也擋不住想多勸導驗血建檔的期盼。

另外,較遠的定點海東國小,因為有捐血車駐點,志工宣導時有一些捐血者知道消息,手上還綁著剛捐完血的止血繃帶,就帶著證件就直接過來捐血建檔。「這些平時有捐血習慣的人,很容易接受建檔勸導,我還提醒要記得帶身分證及資料前往。」吳麗姮很高興宣導奏效有成果。

會眾程士廷家住臺南市政府附近,週末專程跑到海東國小的定點捐血車捐血,路程不算近。在海東國小遇到「我好想活下去,您願意救救我嗎?」的舉牌宣導志工,他在捐完血後,又馬上騎車前來活動中心參與驗血建檔,一問之下他第一次聽到「骨捐驗血」,經志工的詳細解說,他毅然決然地又挽起袖子參與建檔,化助人的心為行動。

◎身教 培養年輕人一分愛

當志工們還在忙進忙出整理會場時,慈濟志工吳亞昕後面跟著一位年輕人,她是今日(4/27)驗血建檔的頭香——陳鈺潔,就讀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醫管系五專部四年級,吳亞昕與陳鈺潔姑姪二人感情相當好,剛滿十八歲的陳鈺潔在姑姑的邀約下,二話不說地答應參與驗血建檔。

陳鈺潔出生時有捐過臍帶血,雖然自己對抽血有一點點害怕,在抽血時也緊抓著姑姑的手,但一想到建檔後,有機會可以幫助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她心裡就很歡喜,尤其當她拿到「大愛捐贈卡」,她更晃動卡片喜悅地說:「好開心喔! 」陳鈺潔更說去學校上課時,會跟同學介紹:「造血幹細胞捐贈的方式有95% 是抽周邊血幹細胞,這就像抽血一樣,不用害怕。」同時也會鼓勵同學一起來響應建檔活動。

在電子公司上班的方逸榛,一早帶著兒子撐著傘一人騎著一部腳踏車前來活動中心。方逸榛是透過朋友給她的訊息而自行上網報名的,雖然她的年齡已屆建檔年齡上限(四十五歲),但她不想放棄救人機會,況且還有十年的配對機會。身教重於言教,本身都有定期捐血的方逸榛刻意帶孩子來一起參與,主要是要讓孩子知道,他長大以後也可以這樣助人。

志工看方逸榛如此教導孩子,適時人間菩薩大招生,邀約她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礙於工作繁忙,並且要照料婆婆和兩個孩子,她允諾先捐款加入慈濟的會員,也希望志工日後能將慈濟活動通知她,時間若允許她將前往參加。

◎傳承 父母是孩子的模範

會眾陳文賢約三十歲,是培訓志工呂淑眞的兒子,平常會跟著母親到靜思堂當福田志工,已經線上預約建檔,兩年前因為工作錯過建檔的他,在輪班下班後,回家洗個澡就來到海佃里活動中心參與驗血建檔。

志工陳湞瑜仔細地為陳文賢說明捐贈的對象和過程,從建檔、配對、身體檢查、捐贈等流程一一說明,並向陳文賢說:「我們不會因為要幫助別人,而去傷害捐贈人。」從十八歲開始陳文賢每三個月捐血一次,也會不定期的捐血小板,對於配對成功後,進行周邊血捐贈的過程,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並且向志工表達若配對成功,捐贈的堅強意願。

聽到媽媽與慈濟志工的一通電話,便決定來參加骨捐驗血建檔的王蓓玲,平常與媽媽郭碧蓮一起做環保,今天是爸爸負責開車帶她和媽媽過來海佃里活動中心,一家人感情很好。來到現場之前她對於捐贈過程略為知曉,對於將近一個小時的建檔時間,並不會感到不耐煩。

王蓓玲在抽血站挨了三針還風趣地說:「建檔還有售後服務,回去之後若有想到問題,還可以打電話問耶!」血管細小的她,在兩位護理師費盡力氣,尋找左、右手的血管才完成驗血。抽完血後,媽媽一起幫王蓓玲按著手背上的棉花止血,親子之情歷歷在目。

◎反饋 你我都可是捐贈者

沉靜內斂的陳慧美背著相機穿梭在活動中心,今天她是人文真善美志工,也是建檔者。在大學她就曾參加慈青營隊,並跟著營隊到老人安養中心當志工。她知道慈濟每年都有舉辦驗血建檔活動,但因緣不具足而錯過,因此心中一直有這個心願。

也許菩薩知道了她的心願,所以讓她圓滿了救人的心願。陳慧美許下配對成功的心願,若配對成功,她將全力配合「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使命。

杜美佳2015年配對成功,順利完成捐贈,有感於捐贈前後,骨捐關懷小組的悉心照顧,虔誠信奉一貫道的她,不知道自己可以為慈濟做些什麼?她就回想曾有志工跟她說過:「我們關懷小組也很需要有人來關懷我們。」

她想了想,每次建檔活動見到大家都需要喝咖啡提神:「那我就來煮咖啡吧!」杜美佳自費備妥器材、咖啡豆和延長線,從慈濟造血幹細胞建檔活動開始煮咖啡,越煮越起勁,爾後舉凡像大甲媽祖遶境、白沙屯媽祖遶境、各項捐血活動……只要有需要喝咖啡的,都會看到她的身影。煮咖啡的同時,杜美佳也穿起捐贈者的背心到場內給建檔會眾加油打氣,也會分享受贈者寫給她的感謝信,透過信件傳達著受贈者因為她的捐贈而有了健康的身體,她的這分行動力,令人佩服。

午後兩點,陰雨散去,太陽露臉,就在活動結束前一刻,今日的第二十位捐贈者踏入活動中心。每位志工依然不馬虎地仔細為其說明,陪伴她完成每個流程,最後來到祈福區為建檔者唱誦〈無量壽福〉,感恩大家不畏風雨前來建檔。

圖左 :方逸榛(右)帶著兒子前來參與,儘管她已超過建檔年齡上限,但她仍不放棄救人的機會。身教重於言教,方逸榛希望孩子能從小了解助人的重要性。[攝影者:陳慧美]
圖右 :2024年4月27日臺南市安南區慈濟志工在海佃里活動中心舉行「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活動」,雖然天候不佳,志工仍堅守到最後,也完成了二十位的建檔。[攝影者:黃麗雲]

圖左 :會眾程士廷週末到海東國小的定點捐血車捐血,看到慈濟志工手持「我好想活下去,您願意救救我嗎?」的宣導舉牌,即使手上還綁著剛捐完血的止血繃帶,依然帶著證件來參加捐血建檔,把握可以救人一命的機會。[攝影者:黃麗雲]
圖右 :2024年4月27日受鋒面及西南風持續影響,天氣不穩定,早上雨勢忽大忽小,志工七點已整裝至海佃里活動中心進行場地布置。[攝影者:陳慧美]

圖左 :陳慧美今天承擔拍照志工,也把握因緣參與建檔。她曾參加慈青營隊並在老人安養中心當志工,對慈濟每年舉辦的驗血建檔活動充滿期待,終於實現了心願。[攝影者:郭明娟]
圖右 :剛滿十八歲的陳鈺潔(右二)在姑姑吳亞昕(右三)的邀約下,參與安南區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活動。雖然有點害怕抽血,但她想到建檔後能幫助他人,內心充滿喜悅,表示也會鼓勵同學一起來響應建檔活動。[攝影者:郭明娟]

圖左 :志工走入社區宣導,共分四個定點,把握機會再多宣導,希望啟發愛心。志工蔡宜晏看到紅燈停下來的機車騎士,馬上上前宣導,期讓「骨髓資料庫」建立更多驗血資料。[攝影者:黃麗雲]
圖右 :杜美佳分享了她在2015年成功配對並順利完成捐贈的經歷,受到骨捐關懷小組的悉心照顧後,杜美佳深感感激,她決定以煮咖啡,為骨捐關懷小組提供支持。[攝影者:郭明娟]
圖左 :陳文賢兩年前因為工作錯過建檔的他,今年事先於線上預約建檔,在輪班下班後,回家洗個澡就來到海佃里活動中心參與驗血建檔,並向志工表達若配對成功,一定會捐贈的堅強意願。[攝影者:陳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