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11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因為有愛 讓生命重燃希望

因為有愛 讓生命重燃希望

E-mail 列印
「我想活下去,你能救我嗎?」廣告看板上,斗大醒目的字,吸引眾人目光;志工頂著烈日兵分三路,在人聲鼎沸的路口及市場中,努力宣導救人理念。

幾日來天氣不穩定,晴雨變化難測,籌辦骨捐活動的志工,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八月十八日慈濟志工於臺南市永康國小,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天空晴朗明亮似乎也為這場活動鼓 掌喝采。

◎機會不等人 把握當下付出

入校門口,林立兩旁椰子樹,在太陽的映照下顯得搖曳生姿,拾階而上的玄關佈置成典雅會場,除了骨捐諮詢區外另設置溫馨小站、器官捐贈區與大體捐贈區,提供民眾休憩與推廣捐 贈的正確認知。

早上八點不到,民眾接踵而至,志工親切招呼並細心解說相關流程細項,目的是希望所有有意參與捐贈的朋友,在登記成為捐贈者前,慎重考慮相關事宜,才不至於讓病人的期望落 空。現場預計採集一百二十支血樣。

深吸一口氣,轉開頭,眼睛不敢直視著針頭,針筒中緩緩注入10CC血液完成採集,當酒精棉球接觸那一刻,許詠涵鬆了一口氣。

平日熱心照顧失翼小天使的她,對弱勢幼童特別有愛心。這次特地請丈夫幫忙照顧小孩,在母親陪同下參加骨捐驗血活動;2001年家人曾做過從腸骨抽出的骨髓捐贈,母親說: 「兒子高中時,外出遊玩被邀約加入驗血建檔,隨後被通知並沒有多想就同意,能救人一命是好事。」十幾年後的今日,母親更邀女兒加入救人行列。

經由志工街頭宣導,鄭睦鏻、張文萍夫妻倆應邀響應活動,透過諮詢夫妻倆得知皆已超過骨捐建檔上限45歲,而孩子現在未滿18歲無法參加,當下覺得萬分可惜,主動表示願意簽 署器官捐贈卡。鄭睦鏻表示:「器官捐贈本來就是自己想做的事,雖然無法參與骨髓捐贈,但能參與器捐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因為有愛 讓生命延續

骨捐驗血資料建檔九年,今年配對成功的侯小姐,親臨現場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捐髓無害健康。一向熱心助人的她,長年深受貧血之苦容易暈眩、頭痛,期間曾嘗試許多療法卻不 見改善,不符合捐血條件的她,感覺相當惋惜。

當接到電話那一刻,侯小姐被告知骨髓配對成功時,心情既驚訝又疑惑,不禁內心猜想是不是詐騙電話?經親自查證屬實後,成功說服家人對骨捐的疑慮,滿心歡喜的她,開始擔心自 己體質不夠健康,自掏腰包購買許多營養補給品飲用,不知不覺體重就增加了八公斤,意志堅定救人為先的她,不在乎的說:「這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接受骨髓移植前的健檢覆驗時,原先擔心血紅素不足的問題,檢查結果竟然發現合乎標準,困擾多年的貧血症狀竟然不藥而癒,讓她高興不已。

在捐贈過程中,心情難免忐忑不安的侯小姐,志工一路的陪伴關懷讓她備感溫馨。有親身捐髓的經驗後,侯小姐也投入骨捐關懷志工行列,在一旁的志工陳雪芳高興地說:「有她的加 入,讓我們在勸髓和捐髓的關懷工作上,更具說服力。」

◎重生的喜悅 用感恩付出

坐在一旁靜看著人來人往,受髓者陳小姐內心無比感恩的說:「謝謝這些人,讓血癌病友有更多的生存機會。」戴著口罩的她,不難看出有張清秀的臉龐,2009年陳小姐發現罹患 急性骨髓白血病,在親屬間尋求配對成功的希望落空後,轉而向慈濟基金會申請配對移植,幸運地在三、四個月後,接受骨髓移植成功。

回首那一段打針、化療的日子,身心俱疲和家人的不捨,不禁紅了眼眶哽咽地說:「想到當時兩個孩子都還小,有可能即將失去媽媽……」重生的欣喜與感恩,陳小姐:我會盡一己之 力來回饋社會。

◎多一個人響應 多一個希望

邀約同事一起來參與骨捐驗血活動的林鈺凡,最能了解病患和時間賽跑的急迫性,家屬焦急等待的心情,她最能感同身受,因為弟弟也是罹患血癌尋求配對病患之一,從家人驗血比對 結果,只有妹妹完全符合,但之後發現妹妹有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而無法捐髓達成願望。

積極尋找無血緣配對機會下,初步的在慈濟驗血資料庫成功找到五位,目前還在靜候佳音中。最近看到骨捐驗血活動的布條,林鈺凡把握機會共襄盛舉,並以一位病患家屬的心聲,熱 切地說:「多一個人響應,就多一個希望。」

「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社會上因有愛開啟血液疾病患者一線生機,活動中共有八十八位善心人士完成血液採樣,大家秉著一份愛心,不想錯失千載難逢的救人機會,期待能為病友展 開新的人生。

圖左 : 志工頂著烈日兵分三路,在人聲鼎沸的路口及市場中,邀約民眾參與骨捐驗血活動。[攝影者:高秀枝]
圖右 : 今年配對成功的捐髓者侯小姐(中,接受骨髓移植前的健檢時,發現困擾多年的貧血症狀竟然不藥而癒,讓她歡喜不已。[攝影者:高秀枝]

圖左 : 參與骨捐驗血活動,抽取10CC血液時,民眾表情緊張,志工在一旁陪伴請她放輕鬆。[攝影者:陳永松]
圖右 : 家人十多年前也是捐髓者的許詠涵(右一),在母親的陪伴下加入救人的行列。[攝影者:王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