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萬瓶豆漿募大愛 承母願行善助人

萬瓶豆漿募大愛 承母願行善助人

E-mail 列印
熱氣蒸騰的大鍋裡,香濃的豆漿味撲鼻而來,營養好喝的有機豆漿即將起鍋,冷卻後裝瓶,將用來募集眾人的大愛,援助國際賑災。「我做豆漿不是為了賺錢,其實做豆漿很費工,但 這對大眾的健康有益,而且能用來募心募款幫助苦難人,所以我全力以赴。慈濟事,是付出無所求,利益眾生的事,我很樂意去做。」慈濟志工蔡岳勳這麼說。

◎ 豆漿募大愛 行善報親恩

2012年10月,桑迪颶風(Hurricane Sandy)侵襲美國東岸,強風豪雨造成人員傷亡、房屋毀損、數百萬戶停電,慈濟紐約分會及新澤西分會,隨即展開賑災關 懷,證嚴上人於晨語開示中,呼籲大家協助救援。

當時慈濟志工蔡岳勳在安平聯絡處,透過視訊連線同步聽到上人的呼籲,他自問,「國際間天災人禍頻傳,我能為受災的人們做些什麼呢?」想了一想,他靈機一動,「對了,平日我 會做豆漿喝,可以做豆漿募大家的愛心啊!所得用來捐助國際賑災,不僅照顧大家的健康,又可以幫助苦難人。」原本打算做一千瓶,後來聽上人說「發願就要發大願」,於是他發願 圓滿一萬瓶。

「那要為豆漿取什麼名字呢?」蔡岳勳坐在辦公室思考這個問題,隨手拿起媽媽的照片翻閱著,思緒不禁回到過去,人緣超好的媽媽總是樂觀開朗,凡事都為人設想……

他的父親蔡義芳和母親何澤美是高雄區的資深慈濟志工,經營惟陞食品公司,為了幫助上人推動素食,不惜成本承擔起花蓮慈濟高中、花蓮慈濟技術學院、臺南慈濟高中的團膳工作, 照顧師生的營養與健康,以健康美味的蔬食跟大家廣結善緣,也參與國內外慈善賑災工作。

2012年7月,向來樂於助人的媽媽將往生時,殷殷叮嚀家人要往行善的方向走,希望全家人都能成為慈濟人,繼續護持上人推動素食。如今,三兄弟都受證了,也承擔起三所慈濟 學校的團膳,身為長兄的他,於臺南慈濟高中照顧師生的餐飲。他們跟媽媽一樣,以大家的健康為優先考量,廣結善緣帶動茹素風氣,即使需花費較高的成本,也樂於自行吸收。

為了感念母恩,他決定用媽媽的名字,將豆漿取名為「澤美鮮豆漿」。

「我以做給家人喝的心情來製作,一定要讓大家喝得健康。」蔡岳勳製作愛心豆漿純屬公益,仍堅持選用高品質有機黃豆,成本也自行負擔。走進庫房,打開牛皮紙袋,「這是通過農 糧署及美國出口有機認證的非基因改造黃豆。」他一杓杓舀起圓胖飽滿的豆子,一顆顆黃澄澄的豆子倒入不鏽鋼盆,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

《本草綱目》記載:「豆漿,利氣下水,制諸風熱,解諸毒。」豆漿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卵磷脂、大豆異黃酮,有抗氧化、保護皮膚、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等功效,其中大豆異黃酮 又稱為植物性雌激素,是更年期婦女的保健良品,也是男女老少都適宜的樂活食物。

豆類屬於高蛋白食品,室溫高於攝氏二十度就容易酸化腐壞,為了衛生與安全,蔡岳勳將黃豆洗淨、泡水後,便移入攝氏2 - 6度的冷藏庫保存。泡水冷藏二天後,取出將水濾 亁,再冷藏催芽三天,直到豆子微微發芽,前置工作才算完成,可以準備做豆漿。

每周一及周四,是蔡岳勳做豆漿的日子,他會在早上五點半來到廚房,先將發芽的豆子洗淨,然後加水研磨、濾除豆渣,再將生豆漿舀入高壓蒸氣鍋加熱煮沸,約莫半小時即可起鍋放 涼、裝瓶、冷藏。

◎ 無私付出最可貴 錢賺再多帶不走

為了圓滿一萬瓶愛心豆漿,蔡岳勳不分寒暑早起做豆漿,這件事並不容易,需要恆心與毅力,也要廣結善緣才能成就。原以為半年就能達到目標,沒想到經過一年半才突破八千瓶。雖 然達成目標的速度沒有想像中的快,他的真誠卻感動了大家,廚房同仁鼎力相助,還有志工主動來幫忙。

高壓蒸氣鍋旁,慈濟志工李錦堂帶著口罩,熟練地手握大湯杓賣力攪動豆漿,起鍋裝桶等待放涼後,一旁的志工問,「當初怎麼會想要來幫忙?煮豆漿的訣竅是什麼?」李錦堂回答, 「是蔡師兄的用心感動了我,他出錢又出力,即使腰椎退化,不能搬重物,還是堅持繼續做,我只幫忙一些比較粗重的工作,不算什麼。煮豆漿很容易起泡,所以火不能太大,而且要 不停攪拌,鍋底才不會燒焦。」

一旁的廚房辦公室裡,營養師葉佳紋正熟練地為豆漿瓶貼上「澤美鮮豆漿」標籤貼紙,她邊貼邊對來訪的志工說:「我們的豆漿是這麼濃純香,來拿的人是這麼歡喜,看到這些,就覺 得蠻感動的;所以同仁都很團結,一起幫忙把這個豆漿處理好,大家都是付出無所求,只希望能盡一分心力。」

下午五點半,社區民眾王麗惠來到廚房取回預訂的豆漿,看到有民眾第一次前來,她熱心地幫忙宣傳,「這瓶有機豆漿,非常營養好喝,而且可以發揮我們的愛心,真的很有意 義……」 愛心豆漿經大家口耳相傳,知名度逐漸打開,響應的人越來越多,除了慈濟志工、學校家長、社區民眾,還有診所醫師、有機店老闆等。

有位診所醫師喝過豆漿後,一次就買了二十瓶。問他為什麼買這麼多?他說:「這瓶有機豆漿香濃營養,顧健康又能做好事,何樂而不為。診所的民眾候診時,我們就每人請他喝一杯 豆漿,感覺很溫馨啊!大家都說好喝!」

一家有機店老闆經友人推薦,品嘗過他的豆漿,得知他的選材及製作過程後,找他洽談合作事宜,「市面上難得找到這麼優質的豆漿,您是否願意幫忙代工生產?」說也奇怪,平常認 真做豆漿的蔡岳勳,竟然婉拒老闆的好意,將有錢賺的生意往外推。

你為什麼不想接呢?慈濟志工蔡岳勳說:「我做豆漿不是為了賺錢,其實做豆漿很費工,但這對大眾的健康有益,而且能用來募心募款幫助苦難人,所以我全力以赴。慈濟事,是付出 無所求,利益眾生的事,我很樂意去做。」

◎ 靜思語 指引人生方向

做豆漿至今一年半以來,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蔡岳勳笑答:「有!人生總會遇到各種考驗,當然也從中獲得成長。」

由於從事團膳工作,蔡岳勳經常凌晨就開車到高雄,採買各種新鮮蔬果與食材,長期搬運沉重的貨物,導致他的腰椎開始退化,不耐久站,醫生建議他,「不要搬超過五公斤的重 物。」

「廚房的團膳工作有同仁一起幫忙;不過做豆漿是自己發心,大部分工作還是要自己來啊!」明知道醫生的建議,蔡岳勳還是忍著身體不適繼續做,有時回家,腰椎痛到臥床不起。

有次剛從家裡騎車出門,準備到臺南慈濟高中廚房,突然一陣劇痛讓他癱倒在地、動彈不得,勉強掏出手機向廚房同仁求援,飛馳而來的救護車將他載到醫院,打了止痛針才舒緩病 情。

「要不要繼續做豆漿?身體實在負荷不住,先暫停好了,但是,還沒圓滿一萬瓶……」他猶豫著,不確定會不會繼續,於是愛心豆漿暫時停工了。

直到二個月後,他收到捐款收據,上面的靜思語寫著「做了就對了。」這句話讓他豁然開朗,「身體已經休養一陣子,狀況已經好很多,應該開工了,對的事情做就對。」就這樣,愛 心豆漿又開始供應,直到現在,他的身體都算健康,訂單也越來越多。

有次他為了小事發脾氣,將太太痛罵一頓,事後雖然感到懊悔,卻拉不下尊嚴向太太道歉。那個月他拿到的收據,就寫著「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他不禁笑出 聲,「實在太準了!怎麼知道我亂罵人!哈哈哈!」在那之後,他再也沒有對太太發過脾氣。

他說,現在每個月都很期待拿到捐款收據,看看上面的靜思語,「真的很神奇!收據上的靜思語,都剛好點出我的心境,適時地指引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一張張國際賑災捐款收據,源自一瓶瓶的愛心豆漿,接引眾人匯聚大愛,救度世間苦難人;收據上的靜思語,也引導蔡岳勳福慧雙修,迎向美善人 生。

圖左 : 證嚴上人晨語開示,提起美東災情,呼籲大家協助救援,蔡岳勳自問,「國際間天災人禍頻傳,我能為受災的人們做些什麼呢?」[攝影者:陳仙輝]
圖右 : 樂於助人的媽媽何澤美(前中),殷殷叮嚀家人要往行善的方向走,希望全家人都能成為慈濟人,護持上人推動素食。[攝影者:陳仙輝翻拍(相片提供蔡岳勳)]

圖左 : 每周一及周四,是蔡岳勳做豆漿的日子,他會在早上五點半就來到廚房,將發芽的豆子洗淨、加水研磨、濾除豆渣、加熱煮沸[攝影者:吳珮婕]
圖右 : 慈濟志工李錦堂說,煮豆漿很容易起泡,所以火不能太大,而且要不停攪拌,鍋底才不會燒焦。[攝影者:吳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