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光明慈少圓緣 《靜思語》叮嚀烙心版

光明慈少圓緣 《靜思語》叮嚀烙心版

E-mail 列印
近日梅雨纖纖,洗滌大地潤蒼生,台中市光明國中慈少社團經過一年的人文課成洗禮,《靜思語》也洗滌孩子的心田並潤澤成長心靈。 6月11日為午後這一場「圓緣-心靈饗 宴」,慈濟志工早早進駐校園,隊輔爸爸、媽媽期望給孩子一場溫馨又知性的回憶。

六月是校園驪歌輕唱的季節,人人心中都有一分不捨,有孩子在教室門口就問:「啊!下週就不上慈少社了?」語氣充滿難捨的心情。十四堂課程,孩子們法入心、法入行,心中早已 記住自己是「慈少孩子」,未來的日子裡,將師公上人的靜思法語融於心,融於行、住、坐、臥間,將踏上幸福的人生道路。

邱書雅師姊以影片中上人的期許來勉勵孩子們,上人祝福孩子們新時代、新青年、新希望。慈青孩子身體力行,佛心師志「行菩薩道」的使命感,需要傳承。新時代的青年更有知天文 地理的學識觀念,明白倫理道德與守護地球大地的重要性。

光明國中輔導室鄒昌健主任及學務處倪明和主任均列席參加,同時仔細聆聽上人開示,現場也有多位老師前來參加圓緣活動。莊嚴的一刻,奉茶隊伍整齊一致,孩子們少了嘻鬧,腳步 沉穩、態度恭敬,用雙手說出心中的感謝,有許多位隊輔媽媽都紅了眼框。成熟的果實是甜美的,隊輔爸爸媽媽一學期的付出,在孩子心中栽種下善種子,收成是令人興奮、歡喜的。

善解隊的冠慈,羞怯的上台說:「自從我加入慈少社,改變了我的個性。十四堂課中,學到很多《靜思語》,每句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可以讓我樂觀面對人生挫折,也可以幫助別人克 服困難。影片中看見慈濟爸爸、媽媽,認真用心的在世界各個角落救災、關懷災民。那種永不放棄、不畏艱難的精神,令人敬佩。

極度緊張的冠慈說:「慈濟的爸爸、媽媽人總是擦上慈濟面霜,用笑容來關懷、陪伴困苦的人。我發現原來這就是助人為快樂之本,慈濟像個大家庭,一起合作、一起付出,相互感 恩。謝謝隊輔爸爸、媽媽願意花時間來陪伴教導我們,期望有機會再進入慈少社。」在熱烈的掌聲下,卻發現冠慈早已經撲近桂玲媽媽的懷裡了。

不同班級卻在慈少結下好因緣,一年五班的潘欣聖與一年一班湯彧瑋,這兩個可愛的哥倆好,已成為莫逆之交。欣聖說:「這一學期能來到慈少社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算是我的福氣。 在這裡我能夠知道氣候不調,世界各地災情及災民痛苦、挨餓,但他們不被困厄所屈服,不屈不饒的精神更讓我好好思考學習。」

有始有終的欣聖,今天仍然是第一名抵達慈少社,坐下來就和隊輔媽媽話家常、聊慈濟,他感觸良多:「我們是如此幸福,看到慈濟爸爸媽媽那種付出不怕吃虧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在 這裡學習插花、奉茶、知道「竹筒歲月」的故事,每一堂課都非常開心有意義,但願有機會再回到這個大家庭。」欣聖舉手投足間,早已流露出濃濃的慈濟人文氣息。

百忙當中張玉台校長撥空蒞臨致意,給慈濟師兄、師姊們莫大的鼓舞。長相清秀的陳致豪代表知足隊說:「參加慈少社讓我獲益良多,在這裡我瞭解到凡事都要有一顆感恩、惜福的 心,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每一次的課程都有慈濟志工來為我們講解做人處事的道理,讓我都有不同的領悟;我都做筆記將上課所學謹記在心,課程中有許多都是學校課程沒 有教的東西。」

「隊輔媽媽鼓勵我們做自己心地的農夫,勤耕福田,敬天愛地,感恩師長與家人,尊重同學,尤其是奉茶演練,讓我也能回家為家人泡上一杯有愛心的茶,與家人分享,把心中的愛說 出來,我感覺到慈少社的溫暖,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致豪說出大家心中的感受,一回到座位,隔壁座位的張哲綸給他按了個「讚」。

秀氣的宋季蓁是包容隊推出的代表,她說:「這學期能參加慈少社是多麼好的事,因為沒有一個社團能帶來這麼多的喜、怒、哀樂的時光,這裡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影片中受苦難的 人,讓我強忍住想哭的感覺,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幸福。心疼那些受苦的孩子,我請媽媽也加入助人的行列。」季蓁知行合一,讓隊輔媽媽很歡喜。

協力隊的盧佳鳳雙手捧著密密麻麻的手稿說:「這次的社團課程讓我學習到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事,課程豐富令人難以忘懷。慈少社讓我改變很多,讓我懂得去關懷身邊的人、事、 物,也體會大自然的美與其龐大的力量。體悟到人類若愛惜這片土地,就不該讓無辜動物犧牲生命。感謝慈濟爸爸媽媽帶給我們這麼多,雖然有些同學不高興午休後上社團課, 常常 擺一張臭臉,可是隊輔媽媽總是能耐心的喚起他們臉上的笑容,真的很謝謝。」

承擔社長的陳佳琳已經由怯怯的小女生變得落落大方了,她俐落的大聲說:「在慈少大家庭裡,我學會尊師重道、學會有理走遍天下、學會垃圾分類救地球。以前的我在家常和父母大 小聲、頂嘴、吵架,讓父母對我既生氣又頭痛,不知如何是好。直到我進入慈少社後,我的態度改變了,讓爸媽很驚訝也很開心,我一定要繼續保持下去。最後我要謝謝慈濟的爸爸、 媽媽辛苦的付出及鄭老師的指導與陪伴。」

總協蕭錦潭師兄勉勵大家:「首先我要懺悔這一學期陪伴大家的時間很少,因為慈濟事做不完,社區組隊的會議活動很多,大家要加緊腳步用心付出。上人訓勉教育要向下扎根著重孩 子的品德教養,在慈少社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很多,要感恩孩子給我們付出的機會。」

隊輔長陳開明師兄說:「這學期我沒有加入隊輔,機動補位反而跑遍每一組隊,孩子還天真的問我到底是哪一隊的爸爸,因為有更多的互動,感受到孩子的進步與貼心,像劉彥廷、謝 珍珠幾個活潑的孩子,都漸漸法入心、法入行,看到他們莊嚴的氣質與威儀。」

知足隊的新手媽媽周妙珍師姊紅著眼眶委屈的說:「我是中途加入的隊輔媽媽,剛開始時有幾個孩子連碰都不給碰,有時覺得很委屈。」廖雪珍老師補充的說:「妙珍媽媽她很棒!現 在每個孩子都要她抱啦!」。人文志工寶珍師姊說:「一開始都會有點挫敗感,但愈做愈歡喜,看到孩子進步心中歡喜就值得。連酷酷的彥廷、珍珠、素如今天都奉茶了,值得!」

最後大夥兒感恩陳緯師兄剪輯圓緣影帶,幸福的付出,軍校主任教官退休的陳緯師兄,挺拔身軀連忙三鞠躬道「謝謝大家」,蕭錦潭師兄打趣的說:「軍人本色就是這樣」,一陣笑聲 中結束這學期的慈少課程,人人歡喜付出,人人幸福。感謝說不完,慈濟志工以人文課程深耕校園,讓善種子開出芳香的花朵。

圖左 : 光明慈少社舉行溫馨圓緣。[攝影者:高燦南]
圖右 : 光明慈少社學恭敬為師長奉茶。[攝影者:高燦南]

圖左 : 光明慈少社學員致上感恩卡給隊輔媽媽紀秀玲(中)、周妙珍(右)。[攝影者:高燦南]
圖右 : 蕭錦潭師兄(中)感恩光明國中學務處倪明和主任(左)參慈少社團圓緣。[攝影者:高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