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親子班圓緣 彩色的翅膀愛相隨

親子班圓緣 彩色的翅膀愛相隨

E-mail 列印
時間總是無情地流逝,卻留下人們有情的回憶。6月30日是中西區親子成長班圓緣的日子。

八點開營前,一位老師與家長歡喜見面,兩人相擁時不禁說到:「唉呀!時間過得好快,一學年又過去了,今天是圓緣,要結束了,真的好快!」 「是啊!謝謝老師!你們實在好用心,感恩!感恩!」

今天圓緣,二樓場地,桌椅的擺放不同於往常,兩側座椅是學員區,中間則是擺甜甜桌、椅(矮的圓形桌子鋪上桌巾、有靠背椅子)當家長觀賞區。圓桌上擺置小品花及茶食十分雅 致,讓會場顯得更有人文氣息,有些家長也忍不住佇足端詳起來。

學員報到後,來到自己的組隊時,不少信心班的孩子,見到隊輔媽媽時,歡喜地互勾手臂,以肢體語言打招呼,顯得默契十足。隊輔媽媽陪伴孩子相處了一年,培養出來的感情,在今 天表露無遺,相互間的惜緣惜情,讓人看了滿心溫馨。

課程依舊有DVD回顧帶播放、營歌「幸福的臉」教唱、靜思語教學「拔苦」,今天的活動著重於圓緣彩排。在靜思語教學時,毅力班方行健的媽媽──謝青屏,忙著拿相機,拍下靜 思語的內容。原來方媽媽是一位國小老師,三年來,一方面陪孩子上課,一方面收集教材,既增加親子關係,又能研習教案。

九點過後,各組分別在各區域練習,信心班表演「知足」律動、毅力班分兩組:「菩薩拳」與樂器表演、勇氣班也分兩組:奉茶與手語表演。當各班組在自已區域練習時,家長亦不得 閒。在603教室,揮汗練習手語「彩色的翅膀」,要給孩子一個驚奇──愛的祝福。

當家長在努力練手語時,有一位勇氣班,盧嵩凡的媽媽陳白梅,偷空趕緊一手抱著稚子,一手忙著沖泡牛奶,準備餵食。盧媽媽表示:「帶著兩歲的弟弟來陪哥哥上課,希望孩子即早 接觸善磁場。還好小弟弟很配合少哭鬧,若哭鬧時,師姊也會幫忙照顧。帶孩子來上課學習,無形中也成就自己親子關係。」

低年級的信心班,年紀最小,表演較活潑的律動。在彩排時信心二隊輔媽媽廖雪貞師姊,是一位年逾七十歲退休老師。雪貞師姊一點也不服老,笑容滿面地跟孩子一起蹦蹦跳跳,一副 童心未泯陶醉狀,真是「人生七十才開始」。

毅力班的樂器組,有光復國小音樂班支援伴奏。這音樂班裡,有在學學員及畢業學員,可見親子成長班人才濟濟。勇氣班的奉茶,則由張銘惠師姊指導,一會兒工夫即行禮如儀,各個 都變成小紳士小淑女。

十點進行圓緣,家長們依序入座。首先以奉茶拉開序幕,家長驚喜看著孩子,彬彬有禮的進退。陳美靜老師開心地讚許:「哇!好端莊喔!」此時手機、相機「卡擦」聲,不絕於耳。 急為親愛的孩子們,抓住剎那留下永恆,親子之情溢於言表。

奉茶後接著就是樂器表演、手語表演、律動表演……孩子們最期盼的頒獎,亦穿插在節目表演中。有精進獎、全勤獎、結業證書、結緣品。這次親子全勤獎中林奕霆、洪麗玲母子特別 醒目,家長洪麗玲是親子成長班工作人員。奕霆從二歲就跟著媽媽,先後上過兒童班、親子成長班,這些年來從不缺席,都是全勤。今天也不意外亦是拿全勤獎,上午麗玲也參與活 動,但因十點後需趕赴臺北,參加親戚告別式。只好情商大女兒,代表領取全勤獎,姊姊成為了唯一的小家長。

分會職工林卉蓁,帶著女兒楊宥慈參加親子班,卉蓁表示:「感恩親子成長班,每年都安排不同的課程,讓孩子可以多方面學習,工作人員實在很用心守護這園區。孩子上了成長班, 學到許多善知識、靜思語,宥慈反而會提醒我,要聲色柔和,尤其對外婆更要溫柔。謝謝孩子提醒我,行孝就要做到順。」

宥慈分享時說:「拿到結緣品──《靜思小語》,我會好好背起來後,再與他人結緣,並且活用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冷靜、不生氣、克服壞脾氣、尊敬長輩、幫阿嬤搥背。」

圓緣最後的壓軸好戲,是家長表演手語──「彩色的翅膀」,完美地畫下句點。家長以舞動的翅膀,告訴孩子勇敢地帶著翅膀,展翅高飛遨遊世界,廣闊知識。路有多遠父母都會陪伴 在旁,孩子勇敢去築夢,繽紛世界將掌握在你手中。

圖左 : 學員高興的跟著做菩薩拳的動作。[攝影者:施文泰]
圖右 : 楊宥慈分享:「拿到結緣品-靜思小語,會好好背起來後,再與他人結緣,並且活用在日常生活中。」[攝影者:簡鴻海 ]

圖左 : 家長陳白梅表示:「帶孩子來上課學習,希望孩子即早接觸善磁場,無形中也成就自己親子關係。」[攝影者:簡鴻海 ]
圖右 : 廖雪貞師姊(中)是一位年逾七十歲退休老師,能承擔隊輔、跟孩子一起很歡喜。[攝影者:簡鴻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