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歲末祝福 菩提道以愛接連

歲末祝福 菩提道以愛接連

E-mail 列印
12月14日一早,溫煦的冬陽,灑進了慈濟臺中分會。暖和了所有早起趕來參與歲末祝福工作人員的心。美好的開始也開啟了慈濟家人圓滿歡聚。

八點左右德安、德俊兩位常住師父,趁著祝福會尚未開始,特地前來關心場外靜思文物攤位與工作人員,關心擺放的靜思出版書籍。

適巧有些早來的會眾,正駐足攤位邊,德安師父立刻熱心介紹有關孝《孝之香》等書冊。師父敘說著上人非常注重「孝」的理念,行孝行善不能等,孝和善的觀念要從小扎根,會眾聽 了頻頻點頭稱是。

八點半過後,參加的會眾越聚越多,排起一條人龍。門外的師姊「歡迎回家」之聲,不絕於耳。有白髮蒼蒼老夫妻杵著柺杖、青壯家人扶老攜幼、左鄰右舍相伴、同事朋友結夥、乘坐 輪椅而來的殘障人士,一下子擠滿大廳出入口。

會眾在門口,排隊等進場時,都可以聽到,會眾肺腑之言此起彼落:「每年最期待,就是歲末祝福領紅包的日子。」「我每次歲末祝福領紅包,就順便帶回『竹筒歲月』,然後再領新 的回去投。」「這次我要帶兩個存錢筒回去。」「這刻有『慈濟建設基金』的竹筒,是我們全家人一齊投,從2006年到現在,終於帶回來了。」

從早場到晚場,都定點於門口的陸蕙蘭師姊,拿著酒精噴槍霧器,一邊彎腰噴酒精,一邊悅聲說著:「淨手淨心,祝你天天開心。」聽得會眾都微笑以報。 一天下來,重複的動作與 祝福,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蕙蘭法喜表示:「只有來慈濟當志工,才會如此幸福,有機會跟這麼多人,結好緣,說好話。腰要軟、嘴要甜,講到現在,嘴巴真的會酸,但是我做得滿歡喜。」

早場,有一對八旬的老夫妻倆人杵著柺杖,步履蹣跚來到分會。他們是王錫琴、陳彩華,王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是一家知名運輸公司的退休總經理,慈善捐款不落人後。

太太陳彩華表示:「早在多年前,獲悉上人憂心蓋醫院缺資金,我很不捨。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捐病房、病床、當會員。我大媳婦在美國德州,也參加慈濟,她都會告訴我一些慈濟 的訊息,但是我從來沒有參加歲末祝福,今天是第一次,沒想到人這麼踴躍,都快坐滿了。」

白髮蒼蒼的王先生說:「師父做善事救社會真好,啟發善念,也救地球。希望臺灣和平安定,大家多發善心,社會就不會吵吵鬧鬧。明年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參加。 午場時,有一位美國德州毛憶華師姊,帶著美籍先生Randoy Minton,遠從公司外派中東回來,探望病危的母親。知道今天有歲末祝福,倆夫妻也特地來參加。

Randoy Minton說:「我在美國德州,就參加過幾次歲末祝福。臺灣慈濟志工多規模大,而德州人少規模也小,但我知道做善事,不在於人多寡、建築物大小,而是那一 顆善念。」

毛憶華分享時說:「在德州,每逢假日我去做慈濟,他都跟著去。因為他知道,我在臺灣慈善團體做志工,所以他也會參加慈濟活動,認同慈濟理念。他見過上人好幾次了,因緣真 好。我們打算退休後,就全力做志工,努力與當地華人社團多互動、多存愛的存款。那麼推動德州慈濟志業就會輕鬆些,而不是低頭猛做,不知敦親睦鄰。」

「我今天就是來觀摩取經,以前魏杏芬師姊,就是如此用心帶我們。雖然她已經不在了,我們阿靈頓的慈濟人,更應精進,才不會愧對魏師姊,成立阿靈頓的初發心。」

今天下午場次,發生一小狀況,一對感恩戶的父女來到會場。父親年邁行動不便,女兒腦性麻痺。父親在門口更換鞋子時,沒坐穩摔下椅子,雖一點皮肉傷,經現場劉增安醫生,馬上 趕來細心診療,小擦傷抹藥已無大礙。依舊歡喜入場,接受福慧祝福。走路一拐一拐的女兒開心地說:「好高興又可以領上人紅包,我很喜歡喔!」

晚場近開演時,一位路過的陸籍配偶鄒靜豔,她好奇地問志工:「裏面在辦什麼活動呢?好像有好幾天了,每次都很多人來參加。」當志工告訴她說:「這是慈濟臺中分會,我們在舉 辦每年一度的歲末祝福,既然來了,請妳也進去參加。」

「喔!慈濟呀!我知道。唉喲!我就住這附近,卻不知道慈濟就在這裏,好!好!我參加。」望著她沒入人群中,這又是一顆種子,一顆一生無量的種子。

每年歲末祝福,期望凝聚眾人善念,廣招人間菩薩。

圖左 : 志工拿著酒精噴霧器說:「淨手淨心,祝你天天開心。」[攝影者:劉松島 ]
圖右 : 陳彩華表示:「早在多年前,不捨上人憂心蓋醫院缺資金,開始捐病房、病床、當會員。今天是第一次參加歲末祝福,很歡喜。」[攝影者:劉松島 ]

圖左 : 德俊師父祝福大家年年福慧雙修,日日智慧增長。[攝影者:劉松島 ]
圖右 : 人文志工向會眾推薦《孝的真諦》。[攝影者:曾東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