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夫妻相約抽血 行善不落人後

夫妻相約抽血 行善不落人後

E-mail 列印
王小芬和先生盧金港坐在客廳,和平常一樣,互動聊天,只不過,今晚多了一個話題。討論後,心中既害怕又期待,整晚無法安心入眠。

清晨,天色灰濛濛,偶爾飄起細雨。臺中西屯潮洋公園裡,可看到運動的民眾,絲毫不受影響。 有人散步,有人打拳,有人慢跑,很是熱鬧。

位於公園一旁的潮洋里活動中心,入口處,高掛著「慈濟骨髓幹細胞驗血捐贈活動」紅布條,很是醒目。廣場前,可看到一群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忙碌的身影,穿梭期間。九點 多,盧金港抵達現場,目睹人很多。當下,有慈濟志工前來打招呼,面帶笑容親切問候,讓他很感動。

盧金港讀國小時,每天早上負責開教室的門,有一次太早到學校,學校大門還沒開,他只好站在一旁等。清晨的氣溫很低,有一位老太太經過,看到全身發抖的他,立刻將身上外套脫 下,幫他穿上。這舉動,不僅溫暖他身體,更深深影響他日後回饋社會的思維。

原本在銀行上班,因個性活潑喜歡和人互動,因而轉換職場,從事服務業。前幾天,同事告知他,3月16日有一場造血幹細胞驗血捐贈活動,他毫不考慮就答應,還邀請其他同事一 起前來。

志工貼心拿60號愛心牌給他,接著,往報到處填資料,繼續走到解說區。負責解說的志工,拿著一本關於骨髓幹細胞資料,詳細說明。他以前的認知,以為捐骨髓就是直接在骨頭打 洞,感覺很恐怖,現在終於明白,並不是這樣。另外,還有周邊血可選擇,只要注射藥物經血管抽取周邊血幹細胞即可。

過程中,讓他了解原來白血病患者,透過骨髓捐贈,有機會活下去。而且骨髓富含造血幹細胞,可以重複再生,正常骨髓可以源源不絕再製,所以,捐骨髓的確是「無損己身」。喜歡 助人的他,義不容辭捲起衣袖,抽十西西的血檢驗建檔。

休息區裡,盧金港品嘗志工準備的紅豆湯和蛋糕,右手抽血處還黏著貼布。他跟一旁的志工表示,骨髓捐贈宣導層面應該更廣,如國小健康檢查,或一般會眾捐血時都可宣導,讓更多 人知道正確資訊。熱心公益的他,在志工邀請下,當場留下資料,表明願意利用時間付出。說著說著,一起前來的同事提醒,上班快來不及了。離去前,請志工幫忙轉達太太王小芬, 告知已先離開。

解說區,已懷孕六個月的王小芬,身穿米色外套坐在椅子上,隆起的肚子依稀可見。讀國小時,看到班上一位同學,身體不好,每個星期都會到醫院治療,同學告訴她是抽骨頭,會很 痛,這印象很深刻。她也一直認為抽骨髓就是抽骨頭,昨晚和先生討論時,以為今天來是直接抽骨髓,內心才會忐忑不安。

仔細聽志工說明,才清楚只是先抽十西西的血檢驗建檔,改天有機會配對成功才有辦法捐。更明白懷孕也可以抽血,還有捐骨髓並不是抽骨頭,昨晚的疑慮,一掃而空。

抽血區,王小芬難掩緊張的心情,不敢正視針筒,目光轉移別處。當負責抽血的醫護人員,將酒精棉花放在抽血處,請她按住時,才鬆了一口氣。

接過結緣品,抵達休息區,西屯社區親子成長班小朋友,彎腰九十度恭敬奉茶,小芬趕緊接過來,並讚嘆孩子「好乖」。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過程,小芬感覺上了一堂生命教育,也終於 明白,生命垂危的無奈。透過骨髓捐贈,不但可以搶救生命,而且是無損己身。她語氣堅定地表示,改天如果有機會幸運配對成功,一定義不容辭捐,絕不反悔。

圖左 : 從事服務業的盧金港(左),也於上班前專程來參加。在報到處,他仔細填寫資料。[攝影者:賴武光]
圖右 : 王小芬不敢正視打針,目光看別處。[攝影者:李冠慧]

圖左 : 現場還有器官捐贈說明區,由臺中慈濟醫院醫護人員為民眾解說。[攝影者:蔡文脩]
圖右 : 休息區裡,西屯社區親子成長班孩子,恭敬彎腰奉茶給參加的會眾。[攝影者:李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