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高齡承擔導讀 眾人臺下頻鼓勵

高齡承擔導讀 眾人臺下頻鼓勵

E-mail 列印
「離開學校五十多年,今天有這個因緣站在講台上,非常高興。」司儀洪榮隆介紹導讀人──七十三歲的資深慈誠鐘進三出場時,他有感而發地說。鐘進三年輕時曾任教職,承擔今天 的導讀,使他回想起講台歲月。他捧著厚厚一疊手稿,上面記著密密麻麻的注解,可見他為這次導讀下了很大的功夫。

臺北市中山聯絡處《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每週一的讀書會,5月28日進行第十四次讀書會,約有一百人參加。每週由不同人輪流導讀,是中山區讀書會的一大特色。本 週承擔重任的鐘進三,打破讀書會導讀人的高齡紀錄。

鐘進三配合簡報影片檔,進行本週導讀進度〈十一遍使〉,談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緣著外面的境界,隨著人我是非而浮現,有得有失的心裡,普遍引起內心中常有的十一個煩惱。 〈十一遍使〉指的是七種見解(邪見、我見、常見、斷見、戒盜見、果盜見、疑見),兩種疑(疑事、疑理)和兩種無明(根本無明、枝末無明)。

一開始有些緊張的鐘進三,帶著生澀不甚流暢的國語進行導讀,喉嚨因乾澀頻頻咳嗽,課務組志工即時體貼奉上一杯水。台下眾人也善解地踴躍回應,主動一起唸誦講文,鐘進三受到 鼓勵,越來越輕安自在地與眾人互動,現場笑聲不斷。他如家中長者,輕鬆地與家人交換人生經驗,與會者如一家親,呈現溫馨和諧的氣氛。

導讀尾聲,鐘進三與眾人分享他深刻體悟的一句俗語:「過腳過,隨知人。」他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凡走過,隨(馬上)、知(知道),了解這個人的好壞。」另一層意思則是: 「既然已經走過,就隨在(隨便) 他人如何了。」先人智慧的諺語,提醒世人事情過了就不要再計較得失,才能去除人我是非煩惱;也告訴人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要謹言慎行。

洪榮隆讚賞鐘進三,以高齡承擔讀書會的精神,是清淨本性的表現,給志工做了很好示範。洪榮隆鼓勵人人要勇於承擔,加入導讀行列,年齡、學歷、口才都不是問題,只要有心,任 何人都做得到。從不在讀書會缺席的志工王端正也說:「本週的讀書會感覺最有意思,輕鬆中帶著溫馨,充滿合和互協的氣氛。」

志工鐘黃碧雲是鐘進三的太太,也在台下仔細聆聽導讀,不時以笑聲和鼓掌支持。鐘黃碧雲稱讚丈夫好學不倦,並感恩他的體貼和善解;鐘進三隨後上台,感恩鐘黃碧雲的包容支持。 夫妻兩人相互扶持,彼此祝福感恩,同行菩薩道,令眾人欽羨。

志工林華麗帶著媽媽林賴鳳嬌一起來參加讀書會,做環保十多年的林賴鳳嬌,帶著滿足的笑容離開會場,她覺得讀書會氣氛真好。

每週的讀書會在輕鬆溫馨氣氛中渡過,學員彼此分享對佛法的領悟與法喜,使得人人都得到滿滿的收穫和感動。期待下週讀書會,與志工同修法益,領受法典喜悅。

圖左 : 鐘進三厚厚的手稿,記著密密麻麻的注解,為導讀下更深功夫。[攝影者:林麗卿]
圖右 : 志工林華麗 (左二) 帶媽媽林賴鳳嬌 (左三)一起來參加讀書會 。[攝影者:陳文賢]

圖左 : 全體誠心合掌一起唱誦〈一念心〉。[攝影者:陳文賢]
圖右 : 知心相契時間,學員溫馨分享生活經驗。[攝影者:陳文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