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有機農作護大地 春耕除無明知惜福

有機農作護大地 春耕除無明知惜福

E-mail 列印
「來這裡體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意境,聞著花香、土壤香,感受『一枝草一點露』的可貴,明白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慈濟志工張鈞翔心有所感地說。

今天(3/31)一早,慈濟松山區志工攜家帶眷並邀約會員,約有140多人一起前往三峽園區參加春耕,學習愛惜土地、保護大地的方法。一行人進到三峽園區,清新的空氣,土 壤的香氣,親切的招呼聲,讓人有回家的感覺。

◎ 春耕行法 未雨綢繆

連夜的雨水潤濕了久旱的大地,為春耕行帶來好兆頭。:志工游美雲鼓勵每個人,本著「晨鐘起,薰法香」的精神,以吸收法水的態度,用心參與每個活動,透過體驗探索的學習,去 除自身的習氣與無明,回歸古樸的精神,過著簡樸的生活。

來到大愛有機農場,慈濟志工蕭貴文帶著愉悅的心情,介紹農場開疆闢土的辛苦歷程。身為醫生的他當初為了響應上人的悲心,加入農耕隊,他說:「我是人的醫生,也是樹的醫生, 上人擔心食物會短缺,所以成立農耕隊,希望可以自足外,更以育種的方式來支援國外。」

雖然身穿雨衣,卻懷著興奮的心情,走在泥濘的田梗上,在蕭貴文及各站志工們的引導下觀賞各種藥用香料、甜羅勒、薰衣草、迷迭香等,陣陣的清香,讓每個人禁不住地彎下腰來摸 著、聞著,品嚐甜菊時,「好甜喔!」連連的驚歎聲,彷彿劉姥姥進大觀園,樣樣好奇,樣樣美。

農場內有一區長得飽滿的麥穗,它的四周擺放著光碟片,農耕隊志工陳明福笑著說:「因為蟲喜歡吃麥穀,這裡是不施農藥的有機田,當我看到利用光碟片可以防止蟲吃麥穀的資訊, 我就試著去做,沒想到,它們真的長得這麼好。」看他神采奕奕的眼神,想必今年一定可以豐收。

◎ 探索體驗 寓教於樂

慈濟志工王銘祺將參與的人員分成四組─進行用心在腳下的「秘境探索」活動。小組的成員用長巾矇住眼睛,手搭在前者的肩膀,只有隊輔看得見路,「往前,慢慢走,注意前面有水 溝……。」整組的人循著隊輔的聲音引導往前走。

尤其是林花妹大聲的引導著:「下坡小心!」張建隆則附和喊口令,隊員一步一步整齊的前進到三峽園區的最高點,再返回到原處,大家在信任與互助合作下完成「秘境探索」活動。 過程中大家都經歷到眼睛看不見的舉步維艱,還要克服內心的恐懼,每個人更能以同理心體諒眼睛不方便的人的苦。

另外,還以靜思語「人的眼睛長在前面,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及「對別人不要計較,對自己要好好檢討」,進行通關密語,一個傳一個,最後一人要將所聽到 的句子寫下來,考驗整組的默契與團隊合作的精神,也告訴大家「讀要用心,聽要用心,說也要用心」,更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在遊戲中吸收法水,時時反省內心。

◎ 有機耕作 行動護大地

2009年知道上人因應糧食危機,要成立農耕隊,齊心護育大地之母,回復大地生機,來自三重區的農耕隊志工黃輝昌和太太以勇猛心承擔,每個星期六、日都會來幫忙。黃輝昌體 悟到要愛護大地,就要出來行動才行,他感動地分享:「現在癌症那麼多,跟飲食習慣其實有絕大部分的關係,去年年底農委會對蔬菜水果做抽查檢驗,農藥都超過標準好幾倍,所以 發展有機農耕,正如上人所呼籲是刻不容緩的事。」

尤其當醫院志工時,黃輝昌在重病區看到那麼多重病、癌末的病人,都很不捨,他認為生病會讓自己、家人都痛苦,「所以身體健康最幸福,沒有健康什麼都沒有,人活著就要動,透 過農耕勞動等於流汗排毒,身體會更勇健,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對黃輝昌來說,錢多錢少夠用就好,如不知足,再怎麼做都會覺得欠缺,就會想要追求,會生煩惱心,他感觸良深地說:「所以人要知足,人生要放得下,要出來多做,如師父說,對 的事做就對了。」

◎拔草除無明 播種知惜福

這群來自大都會的鄉巴佬,還有重要的出坡任務「拔草」,劉家禎小妹妹使盡力氣地拔著雜草。忍著腰痛的張秀美對家禎說:「要先拉著草,搖一搖,再拔起來,才可以連根拔起。」 家禎有模有樣地學著,才體會到原來不是用力氣就可以拔起,更要用耐心、細心、毅力。

「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來體驗,感受到拔草可以去我執,除無明。」志工黃少美拿著鐮刀邊割草邊說,真是「用心在當下,隨處好修行」的最佳寫照。楊蕙寧很有收穫地說:「時間不 夠,速度太慢,除得不夠多,就像我們的心地也是一樣,若不時時去無明、除習氣,就會如春風吹又生,所以我們要更精進努力。」

兩個人一組,下田學習農夫種玉米,與黏人的土地拔河,一個挖洞,一個播種,一起完成任務。商秀英體會到一菜一米都是很辛苦才能得到的,以後更要懂得不浪費食物;下雨讓董秀 鳳知道農民的辛苦,而甜菊的甘甜讓她讚歎大自然生命的奧秘與可貴。今年參加志工培訓的林芓彤表示:「這是很好的經驗,我更能體會農夫的辛苦,人一定要惜福,食物要吃光,不 可以浪費,而且要吃八分飽,二分助人好。」

李色娟邀請她多年好友陳妙香前來參加活動,妙香感受到慈濟人的熱情招待與用心安排,在分組的活動中,明白團結合作讓大家可以順利的一關一關過,下田播種讓她體會到農夫的謙 卑與辛苦,每個人更應該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

全球各地乾旱缺水及糧食危機日益嚴重,台灣近來也開始遭遇枯水期的缺水危機,如何養成善用及珍惜所有資源的好習慣,已是每個人的重要課題。最後,松山區志工將大大的「幸 福」送給三峽園區的慈濟家人,致上最虔誠的謝意,並在感恩的歌聲中揮手道別,相約下次同耕福田再見。

圖左 : 松山區志工身穿雨衣或撐著傘專注的聽蕭貴文師兄解說大愛農場成立的心路歷程。[攝影者:宋岱淳]
圖右 : 來自三重的農耕隊志工黃輝昌分享當農夫是件快樂又有意義的事情。[攝影者:宋岱淳]

圖左 : 兩個人一組,下田學習農夫種玉米,與黏人的土地拔河,一個挖洞,一個播種,一起完成任務。[攝影者:魏文力]
圖右 : 慈濟志工王銘祺(右)將整隊的參與的人員分成四組,進行用心在腳下的「秘境探索」活動。[攝影者:宋岱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