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安康環保站 首次迎接海外環保志工參訪

安康環保站 首次迎接海外環保志工參訪

E-mail 列印
八月十六日的早上,新店的安康環保站顯得格外熱鬧,志工們上完早會,便開始將桌椅排列整齊,列隊準備歡迎從海外回來參訪的慈濟家人。慈濟志工林龍光表示,安康環保站 2007年成立至今,第一次有海外的環保志工來參訪,希望能讓參訪的志工感到溫馨,而且收獲滿滿的回去推廣。

宗教處的張涵鈞表示,希望志工們參訪台灣的環保站,能將環保理念及如何將從無到有的環保站,落實在當地的社區裏,這是海外志工參訪的重點之一。

九點鐘不到,兩輛遊覽車載著八十位從海外回來的環保志工,來到今天行程的第一站新店安康環保站,當地的志工唱著歡迎歌列隊歡迎家人的到來。主持人游彩霞說道,安康地區以前 由五位師兄、師姊要做四個環保點,十分辛苦地經營;十八年來,安康環保的志工主動到社區去宣導環保,一粒一粒紮實的種子種下去,就有機會可以收成。安康環保站從零到有,進 而成為人間菩薩招生的道場,最基本的愛與關懷是不可少的,對每位社區環保志工要多用心、多關心,把每位志工當做是自己的家人,這樣才會有更多人投入環保這區塊。

福建泉州的慈濟志工陳志偉表示,雖然泉州的環保點很多,但是都很小,可以推積的容量不多,無法像安康這裏能集中到一個定點,因為在泉州每個環保點距離很遠,所以要做到像主 持人說的志工關懷,好像有點因難。但是看到台灣的環保站佈置得十分溫馨,讓人印象深刻,回去之後還是會想辦法來克服。

為了讓海外的家人更了解當地志工如何做環保,開放了雙向交流的時間,志工們彼此交換做環保的心得。每位參訪的志工拿起手上相機,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遇到問題也馬上尋問當 地的志工。

廈門志工譚維德,仔細地看著環保菩薩在拆解電話,他表示,在大陸就整個電話當塑膠類回收了,不像你們還將零件一一拆解開了,這個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回去之後一定要找可以回 收的廠商,再做好細部的回收。

漳州的志工陳紹基拿起電線問到,這不是塑膠回收嗎?經過師兄的講解後,陳紹基表示,在大陸做環保的量不多,也不夠仔細,像電線要把塑膠和銅線分別歸類,在大陸都沒有做到, 所以要加強腳步趕快做,因為地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廈門志工黃清海看到,高齡九十五歲陳阿綢在做紙類回收,好奇地問阿嬤為什麼要將有色紙和白紙分開,阿嬤回答,白紙賣的價錢比較高,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黃清海開心的笑著說, 希望自己九十五歲時,也還能像阿嬤一樣有健康的身體來做環保。

上午十一點鐘艷陽高照,不論工作人員或是參訪志工都是汗流夾背,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微笑,參訪的志工收獲滿滿地離開安康環保站,前往下一個環保站參觀。

圖左 : 泉州的志工陳志偉用相機紀錄下來參訪時每一個珍貴的環節。[攝影者:王文哲]
圖右 : 廈門志工譚維德(右)詢問當地志工如何將電話拆解,如何分類做回收。[攝影者:王文哲]

圖左 : 漳州志工陳紹基(右一)仔細問清楚電線如何做回收。[攝影者:王文哲]
圖右 : 廈門志工黃清海(右)與高齡九十五歲志工陳阿綢一同做紙類回收。[攝影者:王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