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真善美全能 一手全攬

真善美全能 一手全攬

E-mail 列印
緬甸志工人數不多,每個功能都要有人承擔實屬不易。王棉棉是慈濟緬甸聯絡處的職工,為了留下緬甸文史,她一手包辦音控、拍攝、錄影、剪輯,日誌製作到寫大藏經。馬來西亞的 林平國,承擔音控卻無人願意學習而傳承無門。無人力可支援,他們仍堅守岡位,用心學習與承擔。

◎用心學習成長

來自緬甸仰光二十四歲的王棉棉,在2008年底由同學接引進入慈濟。曾參與農鄉稻種發放,文具發放和訪視。因為做得非常歡喜,2010年棉棉大學畢業後,就投入慈濟職工的 行列。當時職工只有她一人,她承擔全部文書處理業務,到現在有六個職工。大學主修電腦軟體的棉棉,則一手接起全部真善美相關的勤務。

棉棉從音控、拍攝、錄影、剪輯,日誌製作到寫大藏經文稿全部包辦,所以甚麼都要學。棉棉一開始以為自己會電腦可以做得來,沒想到不是那麼容易,所幸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志工 協助,不只是來到仰光教她,也會透過網路不斷地支援她。

自認華文底子不好的棉棉,剛開始要寫文稿時困難重重;但是她不斷地看月刊,聽上人開示,以學習文稿表達。棉棉說:「在慈濟有很好的學習空間,大家都會鼓勵,做錯也不會被責 怪。」因為這樣讓棉棉有一股願力,用心學習成長。

緬甸是佛教國家,從小她都會跟著家人到處去拜拜;但是總覺得不知在拜甚麼求甚麼,是上人讓她明白真正的佛法。靜思語「一個人的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這句話深 深打動棉棉,她覺得做慈濟事不是來幫忙的,是本份事。

棉棉第一次來臺灣,因為知道上人說不能再等了。講經堂裡,看著上人由精舍師父攙扶走上台,腳步緩慢卻是那麼堅定。授證剎那,上人輕對她說:「很年輕。」她明白,雖然自己年 紀輕,但是要趕快跟緊上人。

緬甸這兩年來在政策上逐漸對外開放,人民接觸外界刺激愈來愈多,純樸的民心被很容易被污染。棉棉在心中向上人說:「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回去緬甸要接引更多上人的弟子,回 到慈濟大家庭,把慈濟人文及善的理念帶給大家」。

◎一人音控室

來自馬來西亞玻璃市的林平國,今年三十二歲,任職於鋁門窗製作工廠。在當地慈濟聯絡處承擔音控已經十幾年。只要有慈濟活動,一定少不了他;但因為都隱身在音控室裏,很少被 看到,當地志工稱他是「隱形菩薩」。

林平國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很差,爸爸經常喝酒,對家庭不負責任,全靠媽媽辛苦打工養家,因此被提報成為慈濟關懷戶。在他成長過程中,一直有慈濟志工陪伴;二十三歲時爸爸往 生,也由慈濟協助處理後事。

志工的一路陪伴,他點滴感念在心。為此,他進入社會工作後,得知慈濟聯絡處因為沒有專責處理音控的志工,使得很多活動都受限,於是志工邀約,他義無反顧地承擔下來。

不過,承擔是考驗的開始。他對所有的機器設備都陌生,又沒有志工在身邊傳承,播音設備的每一個按鍵,必須靠自己一個一個試。幾年下來,因為播音系統只有平國最清楚,他成了 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學會了播音設備操作,問題又來了。隨著時代進步,音控必須用電腦播放,還必須上網下載上人開示及活動影片。沒錢買電腦的平國,只好自費到網咖學習。直到2008年,才用分 期付款方式買了一臺筆記型電腦。

不過,由於長期隱身在音控室裡,不時會有他「懈怠、懶惰」的字眼傳進他的耳裡,平國選擇不去理會,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讓他最無奈的是沒有人願意好好地學習操作音 控,「教一個,跑一個!」個子不高的他無奈地表示,卻也堅決地說:「再累,也要做到有人願意學習與承擔。」

來臺授證與否,他難以抉擇。一來沒旅費,二來憂慮音控設備沒人操作,影響活動進行,平國猶豫著是否來臺。社區的志工們則一再鼓勵他一定要回來,要他別擔心聯絡處的事,更幫 他購買制服、皮帶、包包等一切行頭,媽媽也拿出存了十年的積蓄,為他買機票,一圓回臺授證夢。

圖左 : 王棉棉是慈濟緬甸聯絡處的職工。[攝影者:白崑廷]
圖右 : 王棉棉華文底子不好,寫文稿時困難重重,她努力充實提升文筆。[攝影者:黃銘村]

圖左 : 林平國(左二)的母親拿出十年積蓄,為他買機票,一圓回臺授證夢。[攝影者:黃銘村]
圖右 : 林平國一個人承擔音控,他說:「再累,也要做到有人願意學習與承擔。」[攝影者:李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