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慈悲 讓科技充滿人情味

慈悲 讓科技充滿人情味

E-mail 列印
「不會吧,資訊展跟慈濟有甚麼關係?太唐突了!」就讀研究所的劉煜才,12月7日一早與友人來到世貿等候進場,卻看到慈濟志工也在現場等候,心裡著實納悶著。當逛完展場準 備離開時,看見慈濟基金會的展舘也有著年輕的志工,好奇心的趨使下,引領著他們走進來了解。透過慈青志工的介紹,他才知道原來慈濟並不是只有年紀大的老人家,而一改往昔認 定那是說教團體的刻板印象;對於慈濟因深入災區、看到災民的需要,而去做研發,更讓他深感佩服。

◎慈悲科技 以救人為前提

慈濟基金會首度配合國家資訊月,在新設立的「國家創新館」以人情味為主題,展現慈濟為救災而結合專業科技所共同研發出有關「食、衣、住、行」的相關物件,包括香積飯、環保 毛毯、簡易組合屋、太陽能的蓄電LED照明設備及淨水法船,透過現場實品、影音海報等展示,期許能讓會眾感受到,只要秉持一份慈悲心,透過智慧也能讓冷冰冰的科技產品,在 災區散發濃濃的人情味。

「技術其次,救人為先」在開展前,人援會王穎駿(本艗)師兄把握短暫時間,為二十二位志工做勤前叮嚀,並表達此次參展的主要精神。隨後生活組志工即在狹隘的休息區裡,彎身 將剛泡好的香積飯以圓杓盛起一口的量,要與來訪會眾分享這不用火,也不用電的慈悲滋味。

自11月30日起,在台北世貿一舘的九天展期中,雖已已進入第八天,因適逢週六,讓現場滿是參觀人潮。「吃吃看,這香積飯,請一邊吃一邊感受,看看這牆上的災區景象,假如 我是災民,在滿目瘡痍的地方,卻能吃到這口香噴噴的飯食,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事啊!」導覽志工沈麗梅(慮煊)在入口處,引領七位金山高中結伴來參訪的同學,招呼著享用香積 飯。有人滿足的點頭認同,也有同學認真地聽到捨不得吃這口飯。

曾擔任過國中老師三年的沈麗梅表示,秉著平常在自家空地做環保、愛灑社區鄰里的宣導經驗,讓她在展區裡以豐沛的熱情向會眾介紹,慈濟的善是來自點滴而來的竹筒之愛,她也以 情境引導並廣邀大家參與志工行列,期許孩子心中能存下一顆良善種子。

而不用火也不用電就能讓人有一餐溫飽的發想,也引來民眾好奇地詢問。宗教處柳宗言表示,香積飯製程與保存皆有時間的考量,為能在平時備有救災的基本存糧,故在全省各地靜思 文物門市都有流通,除了平常可提供忙碌的家人方便食用,當一旦有災難發生,就能全面回收,即時送往災區。

◎防災為先 願化感動為行動

長得高壯,來自泰山的劉煜才,帶著好奇心來探訪慈濟與科技的關係,一路從食、衣的攤位走到簡易屋裡,索興坐在折疊床上感受志工對於災民生活的那份體貼而開懷地笑著,不僅受 到感動也著實佩服志工的大愛。本身是研究生的他,一改原先開朗的笑聲為嚴謹的表情向志工表示,其實不光只是有災難發生的時候,才來看見需要,應該是可以先做好預防災難發生 的事情。比如說做環保,讓垃圾不會造成更大的災禍。防災措施會比救災更好,他也期許自己以行動支持慈濟對資源再生的理念,共同來降低災難的發生。

在大愛感恩科技的展示攤位上,從桃園來的青年陳衍錫仔細地用手觸摸著保特瓶抽紗製成的毛毯,腦海裡盡想著「一個宗教團體竟然可以跟科技結合的這麼好!」、「保特瓶這樣冷冰 冰的東西,竟然也可以做毛毯來溫暖災民!」陳衍錫逐一看著現場的救災物資而驚呼連連。今年博士班畢業初入社會工作,本是因資訊展而來,但卻因這次與慈濟的不期而遇,讓他對 科技展有所改觀,在與志工話家常之際,感受到這份善與愛,他也期許母親退休後能走入這充滿人情味的慈濟團體,快樂過生活。

五位來自中央研究院生物資訊博士班的印度籍學生,在台籍同學駱彥辰的陪同下前來參訪,踏進人情味的展館時,原本因陌生而不敢接受志工拖盤上的香積飯,志工沈麗梅臨機一動指 著牆上「慈濟基金會」的英文字並以英文介紹時,眾人才放心地試吃,並用心地聽取志工對於賑災物資的解說。同行的泰吉代表同學分享時,肯定慈濟為災民作這樣的研發是一件很有 意義的事,當導覽志工盧明哲鼓勵泰吉廣邀印度優秀人才一起來參與救人行列時,泰吉亦欣然表示十分願意。

來自台中的林老師,因慈濟入校園活動而認識台中慈濟人,她也經常會為志工與學生之間營造互動學習的機會,今日特地前來參訪的她,對於慈濟不忍災民所苦的研發精神讓她十分感 動,表示日後台中開展,她也要引領學校師生一同來感受這慈悲的科技。

在滿是人潮的資訊展場裡,慈濟展舘散發出慈悲,讓冷冷的科技也有了溫暖的氛圍,許多來訪的會眾也因一份對家人、對社會的關懷,不分種族與宗教,不僅對慈悲科技開了眼界,也 紛紛與慈濟志工一起熱絡討論著,如何可以嘉惠鄰里與改善偏鄉環境水質的好議題。「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間最美是溫情」,一場善與愛的洗禮,讓這次的資訊展更增添了濃濃的人情 味。

圖左 : 宗教處柳宗言為來訪會眾介紹,淨水法船如何即時提供災民熱食的作用。 [攝影者:李彥賢 ]
圖右 : 「技術其次,救人為先」王穎駿師兄把握開場前的短暫時間,向志工簡介現場物件及慈濟參與展覽的主要人道精神。[攝影者:謝金英]

圖左 : 文創志工黃秀嬌利用週末帶領新北市「三峽甘樂文創」的小朋友前來參觀,孩子好奇地在簡易屋旁的雨水淨化器下面,以手盛接並感受過濾水的水質。 [攝影者:謝金英]
圖右 : 來自中央研究院,生物資訊博士班的台灣學生駱彥辰(左),陪同五位印度籍的同學來參訪。 [攝影者: 謝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