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松山浴佛 行善報親恩

松山浴佛 行善報親恩

E-mail 列印
「佛乃清淨無染,智慧至高無上,我們凡夫何德何能為佛陀滌除垢穢?」大愛電視臺主播,活動司儀倪銘均首先與大家分享,我們乃是藉由浴佛的儀軌,提醒自己隨時去除內心的「貪、嗔、癡、慢、疑」,回歸清淨的真如本性。 「適逢五月佛誕節、母親節及慈濟日,感念佛恩、親恩與眾生恩,但願天天都是佛誕日,人人日日淨化心靈;天天都是母親節,人人感念親恩時時知恩回報;天天都是慈濟日,人人日日造福行善。」

◎靈山寶塔 浴自性佛

5月4日,星期六的早晨,四百多位會眾及一百五十位志工,陸續來到慈濟臺北松山聯絡處,參與社區浴佛典禮。「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全體虔誠唱誦《爐香讚》,一年一度的浴佛法會,就在九點整正式展開。志工虔敬獻燈燭,祈願人人點亮自性明燈開啟智慧,也照亮他人引領同入佛慧。供香花,祈願道風德香永留傳,人人心淨如琉璃,朗朗遍照四方。

藉由《讚佛偈》,大家讚頌佛德至高無倫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就在「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唱誦聲中,人人走向宇宙大覺者之前,禮佛足,接花香,以至誠禮敬諸佛。繼續在《佛在靈山》唱頌聲中,全體進行繞佛繞法。繞佛願佛常住世間,繞法願法長留心田。一步接著一步,穩步向前提醒著大家,「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期許人人歸趣自性的靈山寶塔,恆持精勤不懈。有感於寰宇之際,天災人禍不斷,大家誠心祈禱,齊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就在《祈禱》歌聲中,圓滿簡約卻不失莊嚴的浴佛典禮。

◎藉事練心 堅持下去

緊接著現場進行一系列的母親節孝親活動,讓為人子女者,藉以表達感恩父母生育、養育及培育的浩蕩親恩。擔任客機駕駛,自許也在從事「渡人」工作的機師吳明遠,今天又帶著薩克斯風,以及他七歲的兒子吳思敦,以及即將為人母的同事陳奕君小姐,一起以樂器及〈媽媽請妳也保重〉、〈憶兒時〉及〈月亮代表我的心〉等三首歌曲,唱出子女們的孺慕之情。

平時專注於工作的吳明遠說:「因為音樂會讓我和兒子,多一個互動的機會,這是非常難得的感覺!參加活動也讓人非常開心!這一次練習的時間比上一次短,我們的事前花了二,三十個小時排練,由於彼此已經建立默契,所以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將成果呈現出來。其實整個排練的過程也是一種心靈的洗滌,因為排練與搬運器材,總是會有點不方便,也會讓人感覺勞累,但是看到現場有這麼多人,大家專注聆聽的神情,也讓人相當感動,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雖然礙於工作的關係,而無法經常參與志工勤務,但是只要媽媽提出需求,吳明遠總是竭力配合。而媽媽也因為兒子的護持,能夠無後顧之憂投入各項志工勤務。吳明遠的媽媽譚臺莉應邀分享心得,雖然自己的媽媽已經不在了,她仍高聲的對大家說:「媽媽請妳也放心,我現在做慈濟,而且我會繼續努力做下去!」

◎善念共振 讓愛飛揚

熱鬧溫馨的聯絡處,今天也設置分站活動區。在大愛廣場,讓大家「敲響愛心鑼」,不論金額多寡,人人將愛心投入功德海,匯集眾人的愛心及善念,協助東非遭受「伊代」風災的民眾早日重建家園。另外拍照打卡區,讓大家陪著父母一起合影,再將影像上傳分享,讓全家人每一天都能得到眾人的祝福。此外,在藝文廣場備有茶席,讓與會者恭敬的為雙親奉上一杯靜思三好茶,祝福父母身體安康,福壽綿延,智慧無量。至於喜好歌唱者,也能盡情放聲開懷高歌,《遊子吟》及《最美的笑容》等多首歌曲,唱出對父母的深切思念。

志工馮秋月一早就帶著她九十一歲的爸爸馮萬生,來到松山聯絡處。一個多月前,她高齡九十歲,住在臺南的媽媽往生,兩周之後五十歲出頭的女婿因癌往生。面對家人相繼離世,馮秋月就將慈誠受證,在社區擔任環保志工的爸爸,接到臺北來照顧。她說:「去年的今天,我是帶著媽媽來聯絡處參加母親節活動,可是媽媽卻在三月間往生,為人子女者再也沒有機會盡孝,讓人相當難過。今天帶著爸爸來參加活動,雖然媽媽不在了,我就把爸爸當作媽媽,將對兩個人的愛寄託在爸爸的身上,希望爸爸的晚年過得更快樂。」

從事教育工作的慈濟志工徐光慶,深刻感受孩子的教育不能等。這一次聽聞東非風災受創嚴重,響應證嚴上人的呼籲,於是他認捐一所學校,希望遠在非洲大陸的孩子可以繼續接受教育。奮力敲響愛心鑼,讓善念響徹雲霄。他說:「因為我本身從事教育工作,教育是很重要的,可以翻轉人生。這次因為東非三個國家,遭遇巨大的天災,很多學校都被摧毀。我只是盡一己棉薄之力,希望讓這些學生,可以很快地回到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引起共鳴 社會清流

九年前從舊金山回到臺灣創業的張鴻德先生,在美國時就曾經接觸過慈濟志工。回到臺灣後積極尋遍慈濟道場。第一次來到松山聯絡處。浴佛時,一聽到《讚佛偈》肅穆莊嚴的氛圍,感動的眼淚直流下來。他說:「就是整個儀式非常莊嚴,觸動我們內心裡的一份愛心。聽到上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我也深深的感動。從《讚佛偈》到今天的幾首歌曲都讓我引起很大的共鳴。因為自己平常在工作上大部分用邏輯的思考,在浴佛的場合,你可以用心跟感情去體驗人生,所以在浴佛活動,每一分鐘都有不同的感受。」

遠從馬來西亞新山回到花蓮靜思精舍朝山的志工邢秀香,第一次來到松山聯絡處,讓她感覺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溫馨。深刻感受浴佛的心靈澄淨,和母親節音樂饗宴活動的歡喜與流暢。她含著眼淚說:「去年我媽媽剛過一百歲,然而卻在不久之後就往生了,讓人很懷念媽媽。我覺得社區帶動孝親活動,讓媽媽健在的人會很珍惜。以往媽媽還在身邊的時候,我都會盡力陪伴,只嘆如今此景已經不再了。」

連著幾年都來參加社區浴佛的曾文智先生夫婦,今天兩人也攜手同來參加今天的活動。他讚許將浴佛與母親節慶祝活動結合在一起很有意義,活動內容規劃一年比一年用心,節目安排老少咸宜。他讚歎活動勸人行善與行孝要即時,為社會注入清流,對改善社會風氣很有幫助。

八十四歲的曾先生回想,爸爸在他十歲時就過世,媽媽靠著種田含辛茹苦拉拔七個孩子長大,當時的生活非常清苦與拮据。慶祝母親節讓他思念起媽媽而想哭,他非常感恩媽媽對七個孩子無怨無悔的悉心照顧,然而如今想回報父母親的恩德,卻只能徒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就如弘一法師〈憶兒時〉歌詞所述,也再次提醒著我們行孝要及時。最後志工與每一位會眾結緣一只美味壽桃,活動就在彼此的祝福聲中圓滿。

圖左 :志工馮秋月(左)為爸爸馮萬生(右)奉茶,媽媽在三月往生,她要將對父母的愛集中在爸爸的身上,希望爸爸的晚年過得更快樂。[攝影者:江宗育]
圖右 :迎接佛誕日、母親節及慈濟日,感念佛恩、親恩與眾生恩,溫馨五月天,近六百位會眾及志工參與社區浴佛及孝親活動。[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新山的志工邢秀香,首次來到松山聯絡處讓她有回家的感覺。媽媽去年往生,思念媽媽感嘆如今此景已經不再。[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志工虔敬獻燈燭,祈願人人點亮自性明燈開啟智慧,也照亮他人引領同入佛慧。供香花,祈願道風德香永留傳,人人心淨如琉璃。[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虔敬禮佛足,接花香,提醒凡夫眾生隨時去除內心的「貪、嗔、癡、慢、疑」等無明煩惱,回歸清淨本性。[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來自馬來西亞新山的法親,藉由回到花蓮精舍朝山的因緣,首度來到聯絡處參與浴佛,感受同為一家人的溫馨幸福。[攝影者:蔡麗瑜]

圖左 :敲響愛心鑼,期待人人獻出愛心,匯聚眾人的善念為東非洲遭受伊代風災的民眾重建安穩家園,能夠早日離苦得樂。[攝影者:蔡麗瑜]
圖右 :張鴻德先生(左),在美國時曾經接觸過慈濟,浴佛時聽到《讚佛偈》感動的眼淚直流,上人提醒行善行孝不能等,也深受感動。[攝影者:洪玉女]
圖左 :自許也在渡人的機師吳明遠先生,邀請同事陳奕君小姐及自己七歲的兒子參與活動,自認排練的過程也是一種心靈的洗滌。[攝影者:蔡麗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