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走出怨懟放下憎恨 發願助人結善緣

走出怨懟放下憎恨 發願助人結善緣

E-mail 列印
祥和大法會在「花蓮靜思精舍」德褱師父、德宇師父、德桐師父、德枰師父的帶領下,與會大眾浸沐法筵盛會中;活動透過證嚴上人開示、《慈悲三眛水懺》經藏演繹--語四惡業、 與2012年慈濟大藏經回顧、人品典範現身分享,會眾在語、音相結合的交織感動裡,善苗悄悄地滋長。

證嚴上人開示:地球上苦難的人這麼多,有人長年累月生活在貧、病中,平安的我們除了感恩外,更要居安思危,平日慾念縮小一點,勤儉一點,在生活中就可以節能減碳;普天之 下,人心複雜,要以善法調整人心,發心立願後,更要願行,在平安的日子裡,多一分付出無所求的作為,生命才能因利他而豐富。

◎人品典範菩薩眷侶 歡喜的背後,來自無所求的付出

人品典範菩薩眷侶廖平容與林秀蘭,進入慈濟近二十年,一路走來,恆持初發心,始終如一;開貨車為業的平容,雖然收入不多,但助人的熱忱不減,時常藉由平面媒體得來的訊息, 濟助苦難人,有一天,為找尋年幼失親的三姊姊,足跡踏遍她們可能落腳的地方,至暗夜深沉,仍無所獲。

秀蘭正為晚歸的先生著急,得知平容那份助人的熱忱後,深受感動,於是積極引導他加入慈濟一起行菩薩道;在慈濟十戒的規範下,平容行之多年的嗜好:煙、酒、檳榔等全部戒除, 並轉葷為素;並把握時間修習佛法,在長途送貨途中,廣播節目「慈濟世界」是他累積智慧的資糧。

退休後,平容在「慈濟交通組」找到揮灑生命良能的舞臺,他主動承擔每月桃園區「慈濟月刊」、「靜思文物」及文件的遞送,十八年來風雨無阻的奔馳於桃園與台北間,成為桃園區 慈濟人累積道糧的守護者;在慈濟世界裡,夫妻倆不但找到清淨身心靈的妙方,還找到教育孩子的妙法--以菩薩的智慧教導孩子,菩薩眷侶在見證分享中,訴說著無盡的歡喜,這歡 喜的背後,來自於無所求的付出。

◎歲末祝福 孝女在感動中 有不一樣的體會

黃玉雲帶著九十六歲的媽媽參加歲末祝福,過程中不停的在老媽媽的耳邊低語,深怕重聽的老人家,錯失了每一份的溫馨與感動,黃老太太帶著慈祥的笑容不停的說:「慈濟人足甘心 啦!我真歡喜!在世界救那麼多人,足感動啦!」

黃玉雲覺得再怎麼忙,也要撥空帶著媽媽一起來見證這無私的大愛,玉雲說:「來到這裡,不知不覺中,心就安定下來了,慈濟人用心營造的氛圍,能啟發人人隱藏的慈悲心,在悲心 相契的感動裡,助人的意念就油然而生,這活動為我帶來了,正向的能量,我好喜歡!我每年都來參加,在相同的感動中,卻有不一樣的體會。」

◎手語柔美的震撼力 工程師重燃研習經文的喜好

在桃園一家金屬公司輪值夜班工程師的馮泰強,特意減少睡眠時間,趕來參加,活動後希望加入「慈濟外語團隊」的他,帶著滿滿的感動說:「從VCR看到慈濟人在世界各地付出, 沒有大慈悲的心胸是無法做到的,一般人首重獨善其身,比較難以兼善天下,透過影片的宣導,一般社會大眾著重付出後,要得到等值的價值觀,一定能起微妙的變化。」

看到無聲說法的經藏演繹,泰強讚嘆說:「一般經文深奧難懂,寺院的誦經都合著梵唄聲進行,慈濟卻將經文透過手語呈現出來,那股透著震撼力的美,美得令我心動,對艱澀難懂的 經文,我有進一步研習的喜好。」

◎走出怨懟放下憎恨 發願助人結善緣

剛走出婚姻桎梏的彭于華表示,自己浪費太多時間在彼此怨懟中,憎恨對方的時候比較多,反省自己的時間比較少,活動後,在人間菩薩招生區填寫資料的她,有另一面的省思:「把 握當下,把不好的念頭拋開,多做利益人群的事,才能結到善緣。」

她進一步堅定的表示:「慾望是無底洞,一直在得與失之間打轉,苦了心靈,也累了身軀;該花費的節省一點,不該花費的去除掉;簡樸過日子,恬淡中,又多了一份助人的喜悅,我 樂當其行。」

由輔導老師張紫嫺和學校社工師徐莉婷,帶領的七個鶯歌鳳鳴國中高關懷學生,不畏懼寒風細雨,堅持將慈濟的歲末祝福併入課程,張老師說:因為高關懷學生需要比一般學生多一些 關懷和互動,而慈濟志工長期走入學校,用慈濟愛與關懷來和孩子們互動,所以我們都很肯定,在經過家長同意之後,今天特地帶他們來。

莉婷接著說:高關懷的孩子在課業上表現比較沒成就,行為上有狀況,所以重視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結合,強化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表現,今天帶他們過來,讓他們看到慈濟人走入人 群,為苦難人的付出,藉由活動、人文關懷的畫面,啟發孩子們的善念,很感動也很溫馨,回學校後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育,引導孩子們回顧過去一年來的學習狀況,思考未來 的目標,讓他們嘗試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感人的分享中,第二場活動接近尾聲,室外寒氣逼人,室內溫情相送,祈願在悲心相契的感動裡,更多善種子在社區共譜菩提林。

圖說3740呂銀龍:黃玉雲(右)帶著九十六歲的媽媽參加歲末祝福,玉雲說:「來到這裡,不知不覺中,心就安定下來了,慈濟人用心營造的氛圍,能啟發人隱藏的慈悲心。」

圖說3720呂銀龍:剛走出婚姻桎梏的彭于華表示:「把握當下,把不好的念頭拋開,多做利益人群的事,才能結到善緣。」



圖左 : 馮泰強讚嘆說:「一般經文深奧難懂,寺院的誦經都合著梵唄聲進行,慈濟卻將經文透過手語呈現出來,那股透著震撼力的美,美得令我心動,對艱澀難懂的經文,我有進一步研習的喜好。」[攝影者:呂銀龍]
圖右 : 輔導老師和學校社工師徐莉婷,帶領的七個學生,不畏懼寒風細雨,堅持將慈濟的歲末祝福併入課程[攝影者:李英珠]

圖左 : 剛走出婚姻桎梏的彭于華表示:「把握當下,把不好的念頭拋開,多做利益人群的事,才能結到善緣。」[攝影者:呂銀龍]
圖右 : 黃玉雲(右)帶著九十六歲的媽媽參加歲末祝福,玉雲說:「來到這裡,不知不覺中,心就安定下來了,慈濟人用心營造的氛圍,能啟發人人隱藏的慈悲心。」[攝影者:呂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