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武術人生 傳承文化盡大孝

武術人生 傳承文化盡大孝

E-mail 列印
「一、二、三、四、五。」「哈!」二○一三年八月,慈濟桃園靜思堂101教室裏,「兒童武術班」的課正進行著,一群孩子排排站,馬步站穩,前抬後踢,跟隨著武術教練陳炎峰 的口令做著暖身操。

「武術班」孩子年齡不一,而且喜愛嬉鬧,孩子的行為只要不影響他人,陳教練通常只會口頭提醒,至於課程部分,他強調不能太過嚴苛:「太過嚴苛,會引起孩子反彈,必須藉用同 儕的力量,當他看到同學有良好的表現時,自然而然會想要好好學習。」

陳教練認為,這個世代的孩子缺少運動,學習武術不必挑時間、挑場地,人數也不受限制,可以給孩子多一點選擇的空間。

除了「兒童武術班」,陳教練也開了一堂適合成人的「導引養生術班」。坊間任何課程皆屬於商業機密,禁止攝影,陳教練倒有不同的作法:「我常影印拳譜、醫學報導、剪報給學 員,課程也全程開放攝影,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學員回家可以依據光碟作練習。他們也會送我一片,透過光碟,我也能不斷地修正自己,正所謂教學相長。」

有時看著光碟,看著看著,也令他回想起過去……

十七歲以前的陳炎峰,不愛說話,他描述當時的自己:「我個子小,很宅,喜歡獨來獨往。」讀專科的時候,為了培養第二專長,他選擇加入國術社。

服完兵役後,壯碩的父親突然中風倒下,家裡經營的汽修廠也面臨關閉的命運。純情至孝的炎峰,身為家中的長子,不忍身材瘦小的母親受苦,一肩負起照顧父親的職責,翻身、拍 背……那時炎峰正值展翅高飛、翱翔於天際的青年,一下子成了一隻折了羽翼、跌落至谷底的哀雁。炎峰整天憂父又慮母的,心情難以言喻,只能說遠大的夢想似乎已逐漸離他遠去。

就在炎峰深感絕望的時候,老天爺為他開啟了另一扇窗。廖秋香,本是他家汽修廠的會計,因為乖巧、又善解人意,深受父親喜愛,還認她作乾女兒。父親病倒之後,當她表明願意為 他分憂解勞時,炎峰心中自是萬分感激。對他來說,她就像從厚重雲層中透出的一道曙光,讓他看見了希望。

有了太太的協助,令炎峰沒有後顧之憂,得以拜在章文明、傅淑雲、劉雲樵等多位武術大師門下,專研內家拳,自此他才明瞭中國武學的博大精深。將這項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就 成了他學習武術的使命。

炎峰除了武術的精研外,對母親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尤其是父親過世那幾年,更是默默陪伴在母親身旁,希望能稍減母親的哀慟。如今母親雖已過世兩年多,但她的言教、身教至今 還深深影響著炎峰。

炎峰對母親的懷念,可從他每次獲獎時,一定先將獎盃擺在母親的牌位前得知,因為他希望母親知道,她始終活在兒子的心中,一刻都不曾離開。

圖左 : 武術班學生跟著陳炎峰老師認真學打拳[攝影者:卓秀蔭]
圖右 : 炎峰老師之所以選擇教孩子武術,是基於這個世代的孩子缺少運動,學習武術不必挑時間、挑場地,人數也不受限制。[攝影者:卓秀蔭]

圖左 : 母親的言教、身教至今還深深影響著炎峰,他把母親的志工證放在身邊,希望母親知道,她始終活在兒子的心中,一刻都不曾離開。[攝影者:鄭信義]
圖右 : 陳炎峰表示,念書時為了培養第二專長,他選擇國術。[攝影者:鄭信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