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愛的教育——手把手教導孩子清理居家環境

愛的教育——手把手教導孩子清理居家環境

E-mail 列印
身為校長能利用假日和慈濟志工一起到學生家,幫其家裡清理打掃居家環境,從頭做到尾,並且手把手教導孩子如何掃地、擦拭電器、家具,這些家務事原本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看著父母學習而來。然而,有些單親家庭的孩 子在這方面就比較欠缺。

緣於,位於濁水溪旁的一所偏鄉小學,黃校長發現楊姓兄妹來上學,除了衣服不整潔,作息也較不穩定,遂決定與慈濟志工前往家訪一探究竟。

其實更早之前,慈濟志工家訪發現楊家的環境需要協助打掃,但身為單親爸爸楊先生行動不便,要上班又要照顧一對子女,遂多次婉拒了志工的好意。

這次,經過校長出面,對楊爸爸曉以大義,終於點頭,讓清理工作能順利進行。

黃校長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同等重要。」遇到這樣的孩子也深感無力。2023年12月24日一大早,動員了二十二位慈濟志工及黃校長,開始進行清理打掃,兩間房都被衣物淹沒了,還清出許多被衣物覆蓋住的過期的食物,相當可惜。

校長很感恩今天(12/24)與慈濟志工利用半天時間,終於完成一直想要做的事,同心協力,把學生的家整理一番,變乾淨了。

「家」是每個人遮風避雨的地方,居住環境的良否,更是深深影響人的心靈與情緒。希望在往後日子裡,他們能自己持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志工羅文宏得知校長關心愛護學生,能放下身段,幫學生打掃居住環境,很是感動,自己因忙於工廠業務,未能參與打掃工作,而等在大家都清理完竣後,載來一組自家生產的四層置物架,並親至現場組裝完成,協助楊先生將各項物品分門別類放在盒子裡,再整齊排放在置物架上。

經過一番整頓,就比較有像家的樣子了。

接下來,就是不時提醒孩子養成物歸原位好習慣。孩子是可以教的,但要有學習的對象,兄妹倆從小缺少媽媽從旁引導,欠缺良好生活習慣。

當大致完成清理工作,黃校長一不做,二不休,與志工李淑珍繼續將清理出來的衣服放入洗衣機洗好晾曬,到了傍晚,等衣服曬乾了,又前來收起晾乾的衣服,並教女孩折疊衣服。黃校長疼惜學生的心,很令人敬佩。

要在這麼大的空間共存,只有一個字就是「愛」,無私無染相互慈悲與珍惜。

慈濟志工秉持證嚴上人教誨,對的事情,做就對了。

圖左 :經過近三小時的清理整頓,終於讓陽光灑進來能照到地面了。[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志工協助將各項物品分門別類放在置物箱裡,再整齊排放在組裝好的四層置物架物架上,經過一番整頓,就比較有像家的樣子了。[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打開房門,眼前的景象令人吃驚,幾乎看不到地板,志工進行清理前,需先將所有東西搬出,再分類,兩間房都被衣物淹沒了,還清出許多被衣物覆蓋住的過期的食物,相當可惜。[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志工們排成一條龍接力將屋內所有衣物清出,許多玩具及過期物資、幼兒時穿的衣服,經詢問主人後,做分類回收或丟棄。[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住家前院廣場蔓生雜草,志工帶來除草工具,迅速將與人同高的雜草清理乾淨。[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志工張順良在清理現場時,發現地上夾雜許多殘留食物,不易掃除,經動用鏟子剷除,終於能看到地板真面目。[攝影者:陳夢希]

圖左 :黃校長(左)手把手教導孩子如何擦拭電器、家具,這些家務事原本都應該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看著父母學習而來。[攝影者:陳夢希]
圖右 :志工羅文宏得知校長關心愛護學生,能放下身段,幫學生打掃居住環境,很是感動,自己因忙於工廠業務,未能參與打掃工作,而等在大家都清理完竣後,載來一組自家生產的四層置物架,並親至現場組裝完成。[攝影者:陳夢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