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義診沒薪水 卻滿心歡喜

義診沒薪水 卻滿心歡喜

E-mail 列印
「義診雖然沒有薪水,但能發揮良能救人,得到滿心歡喜,這是和在診所看病最不一樣的地方。」參予這次義診的醫護員溫玉暖歡喜的說。3月24日彰化區有四十三位慈濟志工,及 二十七位人醫會的醫護人員,來到南投市草屯鎮「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南投收容所」,為居於臺灣的異鄉遊子們做義診、義剪服務。

來到收容所志工們快速的把婦科、內科、牙科還有義診所需藥品及器材─洗牙機、空壓機、躺椅、血壓計……等準備好,放置適當位置。接著以〈祈禱〉歌聲揭開義診序幕。

◎付出最愉悅

負責彰化區慈濟人醫會幹事郭顯懋醫師說︰「人要學習承擔、負責任,日子才會充實。」 專長身心科陳俊志醫師說:「現代人對於失智這個領域,比較缺乏認識,以後會在這方面會多盡一點力。」

每個月第三個禮拜二早上,在彰化靜思堂接受諮詢的陳俊志醫師,遇有慈濟照顧戶需要醫療上的幫助,他會不辭辛勞義務往診。

唐龍文醫師負責內科,這次是第四次加入人醫會義診服務,來草屯移民署則是第一次,他說︰「每次的參與義診,總能感受慈濟人在環境佈置,流程規劃的用心,很讓人感動。」

十年前全家到花東旅遊,參訪慈濟靜思精舍,即成為慈濟會員。四年前移民加拿大,妻子積極參與加拿大慈濟工作,並在去年回台受證慈濟委員。妻子鼓勵在台行醫的唐醫師也加入慈 濟志工行列。

唐龍文醫師說︰「有位患者,腿被蚊子叮咬,以致紅腫難耐,幸而今天來義診給予適時治療。以後我會把握因緣,多參與慈濟活動,因為無所求的付出,是最快樂的。」

◎夫妻同心揮良能

夫妻檔,溫玉暖護理師、王錫哲藥師,去年(2012年)首次參加在彰化和美鎮公所舉辦,慈濟造血幹細胞驗血活動。

「以前看書,看電視而認識慈濟,很羨慕穿上藍天白雲志工服的慈濟人,更羨慕委員那件旗袍,但總是因為忙而錯過。」有三十年護理經驗的玉暖,幸有鄭振財師兄的邀約,可以再次 與慈濟人續前緣。

先生王錫哲很早就想參加志工行列,但總是以忙碌為藉口,錯過很多因緣。希望今後可以多接觸,多了解慈濟。

兩夫妻同心,以後要正式加入慈濟人醫會,共同為守護社區民眾健康,盡一份棉薄之力,感受滿滿的玉暖說:「義診跟平時工作不一樣,雖然沒有薪水,卻是得到滿心歡喜。」

◎期望能快回家鄉

自由需建立在守法上,多年前曾經有一句廣告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如果每個人都能以正信正念盡守本分,知道不守規矩,是要付出代價的,將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挫 折與困境。

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孩,原本是跟團來台旅遊,卻私自脫隊,想來個自助旅行,玩個盡興才回去,沒想到證件被偷,只好被送來收容所。她跟志工訴說著:「不敢跟大陸的家人講, 期望能趕快辦好相關手續,快回家鄉。」

「平時在收容所裡無聊時,會看《靜思語》書籍,看了以後心情會平靜許多。」女孩一臉無奈。

「幸好有收容所給你們安身,雖然不自由,總是比較安全。」志工勸慰。

女孩聳聳肩的說︰「轉念一想,也沒錯啦!」。

收容所的住民期待著能平安健康的回到家鄉,而慈濟人扮演的是醫病醫心的角色。今天兩個半小時的義診,共看診六十四人次。新上任的游所長,感恩慈濟人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以 慈悲心行濟世願中。

游所長並提出邀約︰「所內截至昨天為止共收容三百六十二人,目前慈濟人每月來義診一次,希望以後能每月再增加一次,守護所內收容人的健康。」

慈濟人行於外,展現慈濟人文氣質,得到肯定與信任,全球慈濟人與有榮焉。

圖左 : 今年參加慈誠培訓的陳俊志醫師,不但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二早上在彰化分會接受諮詢,今日更是不辭辛勞前來義診,用心聆聽每位收容人身心方面的疑難雜症。[攝影者:劉洸良]
圖右 : 江美代師姊仔細聆聽收容人的傾訴,並適當給予膚慰。[攝影者:劉洸良]

圖左 : 在去年受證慈濟委員的妻子鼓勵下,唐龍文醫師積極投入人醫會義診行列,並期許自己:「把握因緣,參加慈誠培訓,無所求的付出,是最快樂的。」[攝影者:劉洸良]
圖右 : 牙科義診由楊奕先與黃祥勛兩位醫師負責,讓收容人有健康的牙齒,才能正常進食,進而得到健康的身體。[攝影者:劉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