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非洲志工不畏遠 到臺精進說慈濟

非洲志工不畏遠 到臺精進說慈濟

E-mail 列印
從辛巴威啟程,過境南非約翰尼斯堡、香港抵達臺灣整整花了二十四小時,慈濟志工朱金財依然神采奕奕!回來一趟很不容易,為了參加「2011年海外慈濟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 會」,即使會累,他也要提起精神回來精進,並和大家分享在辛巴威做慈濟的故事。而同樣來自非洲的賴索托本土志工,也抱著精進學習的精神,來到臺灣……

◎辛巴威 菩提種子不畏苦

1995年,朱金財移民到辛巴威開設成衣工廠,夫婦倆努力工作,賺了不少錢。2006、2007年間因辛巴威政局動盪不安、人民示威遊行,朱金財的商店、工廠遭到搶劫,損 失慘重。他不解:為什麼會這麼倒楣?連續四次遭遇這種事情,他想起做好事會有好報,於是他開始幫忙當地貧困的人,希望藉由布施免去自己的苦難。

2006年透過家中安裝的大愛臺而認識慈濟,2007年主動投入參與發放,多年來,為了能更了解慈濟,朱金財多次飛越千里前往南非參與培訓。他感恩南非慈濟人潘明水、施鴻 祺及蔡慶洲的帶領,「一路走來,很感動!」一次次的投入與了解,更堅定他成為慈濟人的心念。

辛巴威通貨膨漲導致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窮困,還有無以計數的失業人口,根本買不起任何食物。朱金財心疼村民的悲苦,常募集食物到偏遠貧困的村莊溫暖村民的心。朱金財關懷一位 生病開刀的Moira,而Moira身體康復後,也跟著朱金財去發放。朱金財感到最欣慰的是:「因為我們的幫助,讓Moira能夠成為幫助人的人。」

有個村莊,因衛生條件不佳,整個村莊的村民頭生白癬、跳蚤等等,讓朱金財很不忍心,決定帶動當地理髮師進入村莊,幫忙村民理髮,噴藥治療。當地人被朱金財感動,志願跟著當 志工,因此辛巴威目前已有本土志工,朱金財說:「七、八十人有吧!但每次發放或煮熱食,會有更多的人來幫忙。」

為了讓煮熱食、發放安全順利,在事前朱金財會請黑人員工找當地人來幫忙。朱金財無私的愛感動了員工,員工也很樂意來當志工協助發放,讓他們有機會幫助自己的同胞。朱金財 說:「在那裡做慈濟困難重重,慈濟人又那麼少,人單力薄,我一定要加倍精進地做,不然怎麼去接引人間菩薩?」

◎賴索托 菩薩招生備用心

緊鄰南非的賴索托,國土面積小,又常遇乾旱等天災,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比南非更窮、更苦。慈濟委員陳美娟的成衣廠在賴索托,天天往來南非、賴索托,長久下來帶動出三位賴索托 本土慈濟委員,這幾位委員也帶出了將近三十位本土志工。

在那樣窮困、整個村莊沒有幾個人能裝得起電視的地方,陳美娟在今年6月集資在五位本土志工及酋長家安裝電視及衛星天線,可以接收大愛臺訊號;每天定時打開大愛頻道,讓村莊 裏的人一起來看天下人、天下事,從中了解「人人都可以當好人、人人都可以做好事」。

四十六歲的蘇珊瑪雷發妮是陳美娟的員工,擔任成衣廠的人事經理有十多年了,雖然是單親媽媽,她很用心地養育一男二女。行善不遺餘力,希望子女在愛滋病充斥的環境中,能健康 地成長,蘇珊又領養兩位孤兒,視如己出。

在動盪不安、災難頻傳的地球,蘇珊受上人大愛無遠弗界的悲心深深感動,並且化為行動,在賴索托的大愛玉米農村,幫助貧困家庭,傳遞臺灣慈濟最新訊息、和志工們的行善事蹟。 她每晚鎖定收看「Da Ai Headlines」英語新聞,並請兒子協助錄製,分送鄰居,邀請社區志工及當地民眾認識慈濟精神,進而人間菩薩大招生。

偏遠的非洲,慈濟的菩提種子不畏艱難,努力在當地撒播愛的種子,讓大愛無國界的理念落實,真正世界一家親。

圖左 : 志工列隊歡迎海外家人歸來。[攝影者:陳坤富]
圖右 : 德勱師父、德宸師父關懷學員,蘇珊(中)備感溫馨。[攝影者:黃銘村]

圖左 : 陳美娟在賴索托帶動本土委員及志工,為志工安裝電視及衛星,收看大愛臺。[攝影者:林亨]
圖右 : 蘇珊瑪雷發妮是單親媽媽,獨力撫養三個孩子,又認養兩個孤兒,視如己出。[攝影者:林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