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經驗分享 在惕勵中再精進

經驗分享 在惕勵中再精進

E-mail 列印
柔和的燈光映著米黃印花桌布,桌上一壺靜思茶,少許茶食,再擺上小品植栽,舒雅別緻的氣氛,令人心神安穩。這是「2014年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三重場次「分組討 論」的場景。

晚間用餐後,各小組圍坐甜甜桌,針對今天課程內容,彼此分享感動與心得。大家雖剛相識,但或許是累生累世所結下的好因緣,那種法親之情洋溢,並無陌生疏離之感,反倒多了一 份溫馨。

「幹部承擔與使命」、「慈悲等觀,人人協力」、「法親關懷」、「培訓本願」……,是課務組今天安排給學員的資糧,與會學員在整天的精進之後,確實也有滿滿的收穫。

◎法親關懷 以真誠留住人心

馬來西亞雪隆分會的陳佩莉,承擔人文真善美幹事,在社區運作還是以陪伴新人為主軸。今天的課「法親關懷──找回感動點」,讓她學習到如何留住社區人力,適才適用達到人人都 是協力,希望個個都是上人心目中的人才。她表示,會在課堂裡所學習到的觀念和方法帶回去,應用在僑居地,用真誠付出,愛與關懷,找回已失去初發心的志工。

馬來西亞的黃金強表示,這兩天課程下來,讓大家清楚無論承擔何種幹部,人人都成為協力的志工,這樣才可以培訓更多志工。有了法親關懷,讓新發意菩薩走得更遠、更踏實。今年 有一位培訓師兄,因罹患癌症,經過組內陪伴關懷也走出傷痛,看見他那份臉上的法喜,真讓大家都很欣慰,這是陪伴成功的案例。他回臺精進已有五次了,每次回臺就像海綿來一樣 不斷吸收精髓,得到都是自己資量並落實在社區。

馬來西亞潘淑媚,承擔教育團體幹事。她表示,培育人才是我們的使命,適才適用,慧命成長就會愈做愈法喜,志業才可永續。要了解自己的良能在哪裡,從做中關懷才會知道,所以 今天課程讓她學習到法親關懷的重要性,只要用對方法,成員就會喜歡留在慈濟家庭之中。

葉于華表示,來慈濟這個修行的團體,要先學忍辱,在人群中募心募款,也是修忍辱的一種方式。在馬來西亞募百萬好菩薩,要先口說好話,更要六度萬行,鞏固新發意菩薩的道心。 在法親關懷部分,一定要陪伴新進的志工,否則他們一旦碰到問題,很容易就起退轉心。

第五組學員曾彥通則強調,「法親關懷」這部分要做多一點,因為我們很辛苦地菩薩招生,一旦他心生退轉後要再叫他進來,我們要花比引進來的時候多上一倍或二倍,甚至三倍的力 量。

◎薰法香 天天法入心法入行

第五組學員朱明河與組員分享時表示,他體會到慈濟的修慧,就是在活動中的人事磨練,能夠時時檢討自己、縮小自己,就沒有甚麼事不能突破的;尤其上人一直希望弟子們能持續薰 法香,天天法入心、法入行,每個人照顧好自己的道心,再回歸大隊、中隊、小隊,承擔起事情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了。

第九組的林俊民,年紀輕輕便承擔起越南的合心工作,眼前一臺筆電,手指頭在上頭滑呀滑,琳瑯滿目的資料便一一閃過,說起話來口條清晰令人讚嘆。在這半年來的薰法香中,他強 迫自己板凳坐三分之一,用電腦打字的方式來做聞思修。他說:「我們要互相加油,不管灰衣或藍天。其實兩年前我也是灰衣,既然是人人協力,我們就不分彼此,有因緣、有根器, 都來參加這個法會,所以我們是以法來相會。」他更提醒大家要早睡早起,精進於薰法香,因為我們自許為幹部,「戒」要守好,人才會帶好。

葉曉娥表示,常聽很多人講,慈濟是修福不修慧,所以比較喜歡到別的道場念經,因為他們無法了解布施就是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做慈濟是要身體力行,只要天天能夠薰法香,任何 的困難都可迎刃而解。

◎見苦知福 用心接引人間菩薩

李麗緣表示,當你受證為慈誠、委員的時候,就要秉持「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所謂的使命,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一個人做,有能力的人就多出一點力量,沒有時間的人,一個 月付出一、兩天也是可以的。很多人願意選擇慈濟,是因為人多力量大。

黃寶珍表示,馬來西亞是對宗教很敏感的國家,環保站是不帶宗教信仰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接引菩薩的地方。要落實慈善深度化的理念,除了給照顧戶實質的幫助外,最重要的是要思 考如何把他們度進來當志工。

陳思妤說,要用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接引新人,如果一開始就用佛法來接引,就很難被接受。要先讓他見苦知福,讓他相信這個團體是個正信的團體。

李寶珍說明「要如何帶動人人做慈善?」她表示,去醫院做醫療志工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醫會的醫生,都不是慈濟志工,但是跟他們聊天的時候,就邀約他們一起參與新芽助學金的家 訪,他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到貧窮的家庭看過,回來之後都很感動,尤其是那些印度裔的醫生,他們真的認為慈濟有做到不分種族、不分宗教。

◎法水薰香 善種子發芽

來自馬來西亞的劉順強,加入慈濟之前正值經濟困境,由於太太走慈濟路非常堅持,也很包容他。在太太運用智慧引導他參與慈濟事,他才慢慢瞭解慈濟在做什麼,也因為後來事業逐 漸順遂,經濟也改善了,在因緣成熟後,他也跟隨太太投入慈濟,承擔多功能幹部。直到現在,他才明白上人所說的「夠用就好」的真正涵意。

目前劉順強擔任環保組長已經第三年,也經由培訓成為慈濟受證志工。後來,由於落實社區,他還擔任副組長、環保組長,並兼任三合一,在他們那個小鎮,也算是一個拓荒者。他表 示,這一次回來感覺能量加倍,了解到之前人間菩薩招生為什麼做不起來,原來是之前做得還不夠好。

在法親關懷這一個區塊,劉順強表示,以前在社區愛灑時,不懂得運用上人的法來接引菩薩,這也是這次回去之後,要努力的方向。返回馬來西亞之後,他計畫透過邀約薰法香的方 式,來進行人間菩薩招生。

這一趟回來十多天,因為學會放下,所以很多事都是隨順因緣,都非常順利。上人智慧法語他都請購,希望能夠隨時補充精神資糧。劉順強表示,他會把這次精進的心得,帶回去與太 太分享。這一路走來,他非常感恩太太有智慧的接引,讓他在慈濟道路上,能更勇猛精進。

圖左 : 馬來西亞陳思妤師姊(左)分享,在多元種族的國度裡要接引社區菩薩,一開始用佛法的角度切入並不容易,而是要讓他們了解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方便法,和見苦知福。[攝影者:莊慧貞]
圖右 : 馬來西亞李麗緣師姊(右二)分享,受證慈誠委員要有「為佛教為眾生」的使命,但事情不是一個人做,而是大家一起做,團隊才能力量大。[攝影者:莊慧貞]

圖左 : 學員黃寶珍師姊(右)提出在社區接引志工方面遇到的問題,透過經驗交流相互學習。左為隊輔張玉環師姊。[攝影者:莊慧貞]
圖右 : 來自馬來西亞的劉順強(左),擔任環保組長已經第三年,經由培訓成為慈濟受證志工。後來,落實社區之後,擔任副組長、環保組長和兼任三合一,在他們那個小鎮,他也算是一個拓荒者。[攝影者:周幸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