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不自私 祈願人人平安

不自私 祈願人人平安

E-mail 列印
花蓮地區的慈濟志工在各社區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又逢澎湖空難、高雄氣爆事件之後,因此,每一場的祈福會,莫不是募人人一份虔誠善念,為我們的家人、社區以及國家祈禱祝 福,祈願人人平安、戶戶吉祥!

「吃過月餅嗎?我發明的耶!可是我當了皇帝之後又開始煩惱,天天睡不著,為什麼?」志工范壘話才說畢。

「我知道!」突然會眾席間稚嫩的童聲一出,大家哄然一笑!

◎去除鬼月迷思

身著黃錦短襖,頭帶絨線黑帽的慈濟志工范壘,對應投影幕上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的畫像,乍看之下富貴福泰還頗有幾分神似。扮演朱元璋的他,與丞相「劉伯溫」(志工藍陳淯所 飾)一搭一唱,源於害怕帝位被篡,經劉伯溫指點,加上自己小聰明,遂到處散播農曆七月不宜安葬,圖永保個人帝位之長久,於是有「鬼月」的由來之說。

短劇告一段落,范壘分享媒體(聯合報)讀者投書,「在高雄氣爆現場,大家也才看得見,國內原來是有這麼多的慈濟志工投入在賑災、膚慰的工作。讓他想起曾經聽過有人抱怨: 『慈濟只救國外』的說詞有誤會。」

原來,有災難的地方才看得見慈濟人,忙碌穿梭在其間!志工適時提醒大家要徹悟正知、正見,「最好是不要看見有這麼多的慈濟人投入在賑災中,最好是不要有災難發生,人人平 安,戶戶吉祥。」

◎不自私的祈福

平常忙於公務的花蓮縣議會議長楊文值,難得有完整的空檔時間前來參加祈福會活動。楊議長深知七月是佛教的歡喜月,更加高興自己能來到社區活動中心,「為我們的國家、地方、 為7月31日高雄的大災難,大家共同來祈福!」

八十三歲的詹燿州阿公與阿嬤詹黃郁釗帶著孫女一起前來參加祈福會,老人家笑呵呵的說:「希望世界平安,世界大同。」拄著柺杖的詹奶奶更補上一句:「發願世界平安,很快樂 啦!」

村代表梁玉華上台分享說,「飯桌上少塊肉不會怎樣,但所有人的善心共念,就能招來吉祥、平安。」她寧願去救人也不要被施救,當然天下無災無難更好。又說:「好在花蓮有個 『慈濟』,這塊寶地保佑著花蓮、也保佑著全世界。」

另一村民陳雙華女士發願時也說:「祈求社會安定、大家都平安。祈願天下都平安,社會和平有災無難。」

來自四川重慶的涂德君爺爺,聽了在村子里繞來繞去的廣播車,得知祈福會時間,一家三口都來參加。他說自己能回去大陸七次,是因為台灣是個平安的社會,健朗的身體看不出已高 齡九十,聽了祈福會「鬼月由來」、「齋戒護生」、「以功代金」等等內容,直說「講得心裡很舒服。」「七月不是鬼月,我是軍人出身,不怕鬼。要健康長壽,就是少吃肉,多吃 菜。」

一旁,平常就是社區發展協會的「老人志工」葉珮琳,穿著藍色協會制服,早早就到活動中心報到。爽朗的笑容告訴志工,協會裡二十位的「老人志工」們,特地就是要來參加這祈福 會,「只有自己好還不夠,不只為自己祈福、為花蓮人,更要為全台灣祈福!」「不要有自私的心理,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平平安安的過日子。」

◎善人福德佑花蓮

每年祈福會都不缺席的新城鄉錢自立鄉長,歡喜答應邀約之外,個人低調前往參加轄區亞洲水泥廠的祈福會,以及嘉里村、康樂村的晚間祈福會。

時代在改變,觀念也需要改變,錢鄉長慨言:「一個人的觀念很重要,思想可以改變行動。」他提起,有部屬曾經勸他,夜晚不宜到喪家弔唁,他嚴肅著說:「正氣盛,邪不侵!白天 要忙公事,我都是晚上去上香,甚至十二點了也去,因為我是存正念。」

凡事要從自己做起,鄉長認為世界變壞、人心變壞,「都怪我們自己。每個人心存善念、做好事就不會有壞的環境。」對於花蓮這塊福地,錢鄉長語意懇切的感謝說,「很多災難都沒 有在花蓮發生,因為在這裡有上人在做救助全世界災難的事情,是獲善人福德庇祐啊!」

◎感恩救命 有福更造福

「我這條命是慈濟救的!知道你們在這裡辦活動,我當然要來感謝你們。」日前慈濟基金會居家安全改善才完成劉家住處的浴廁、地板、屋頂翻修等等,嘉里村村民劉素珍偕同弟弟劉 木生與姪女前來道感恩,並祈求高雄受災鄉親平安。

撩起雙膝褲腳管,雙腿膝蓋各有十多公分長的癒合痕,十八年前,劉素珍從自家頂樓經屋簷跌落一樓,雙腿膝蓋骨嚴重挫傷;加上本身患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救護車將她送到慈濟醫 院急救,經醫護團隊費心醫治,從死神手中挽回了她這一條性命。

感謝救命恩的還有康樂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至程,2010年,他罹患了舌癌,被家人送到慈濟醫院接受治療。開刀割除病灶後,住院期間,曾有一位來自宜蘭的志工,經常送來 溫熱的牛奶給他喝,而他被這位年長女性志工,親和善良的笑靨所感動。

劉至程說:「當時,我問她幾歲?她回答說,七十六歲!我當下自己就發了一個心願,我以後也要去做服務,也一定要善待老人家。」他在慈院出院後,銘記著被長者志工所服務的感 動因緣,在妻子鄧可平的悉心照顧下逐步復建,毅然接下了康樂村社區發展協會的重任。

隨之,提倡「老人志工,志工老人」觀念,「老人」,還可出來做志工,疼惜服務其他居家的老人家。「掃街」、「共餐」、「休閒農場」的形成,更加凝聚庄頭巷尾滿滿的善心與愛 心。

◎以功代金 竹筒助人好

善心與愛心的啟發是會感染的。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國中生劉哲宇,聽到七月吉祥月宣傳車穿街走巷的宣導,也騎著腳踏車來到了祈福會現場。看了播放素食、齋戒、不燒金紙的影 片,哲宇不假思索的回答說:「不要燒金紙,因為會汙染空氣;而看到神豬被宰殺,覺得好殘忍!」

白髮的邱桂妹女士也分享說:「拜拜的東西,最後還不都是吃到自己的肚子裡。」祭祀所準備的三牲,是禮敬諸佛呢?還是祭拜自己的五臟廟?答案顯而易見。

愛心不落人後的街坊鄉親洪文子,特地送來存滿零錢的紙撲滿,指明是要援助高雄氣爆受災的鄉親。

另一位是活動快開始前,劉玉春阿嬤由她的兒子騎著機車,緩緩地載她來到了祈福會的現場,當劉阿嬤看到入口處擺放的竹筒時,忽然興奮的說:「我家裡也有一個竹筒,我現在要趕 快回家拿來捐。」語畢,她的兒子立刻載她回家,就在祈福會開始前,只見劉阿嬤手中已緊緊抱著存了將近一年的竹筒撲滿,帶來祈福現場,準備將平日的愛心化為虔誠的祝福。

六十歲的李常藍女士是位上班族,也是慈濟會員。祈福會結束後,手中緊緊拿著領取的竹筒並表示,「以前會燒金紙、祭拜『好兄弟』,現在知道這是無謂的浪費,因為燒金紙會增加 空氣汙染。地球只有一個,我可以將燒金紙的錢省下,用來幫助貧窮的家庭。」

「各位鄉親、好鄰居大家好……,虔誠邀請您一起來共襄盛舉,為我們的家人、社區以及國家祈禱祝福,並分享農曆七月是歡喜、吉祥、感恩、孝親月……」改裝過後的廣告宣傳車, 流瀉著大愛電視臺東部新聞中心廣播部林美蘭輕柔的聲音,穿梭巷道間,是志工朱金英放下跑工商廣告車的生意,發心撥空到處放送好消息,「希望更多人能聽到來參加祈福會,人越 多,福就越多!」擦著斗大汗珠,金英笑瞇著眼企盼。

空難、氣爆,凝聚人人一念善,平安,成了大家共同的心願!

圖左 : 身著黃錦短襖,頭帶絨線黑帽的慈濟志工范壘(左)扮演朱元璋,與丞相「劉伯溫」(志工藍陳淯所飾)一搭一唱,逗趣傳述「鬼月」由來之說。[攝影者:許榮輝]
圖右 : 逗趣的「鬼月」由來,台下鄉親看得呵呵大笑。(左起嘉里村代梁玉華、新城鄉錢自立鄉長)[攝影者:張福榮]

圖左 : 花蓮縣議會議長楊文值(右一著直條紋襯衫手捧心燈者),難得有時間來到社區活動中心,「為我們的國家、地方、為7月31日高雄的大災難,大家共同來祈福!」[攝影者:許榮輝 ]
圖右 : 志工朱金英放下跑工商廣告車的生意,發心撥空到處放送好消息,「希望更多人能聽到來參加祈福會,人越多,福就越多!」[攝影者:許榮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