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伸出你的手 見證台灣生命力

伸出你的手 見證台灣生命力

E-mail 列印
「一定會成功的,這是雨水在灑淨。」淋得一身濕的大愛台花蓮中心同仁林思彣,眼睛閃著亮光、滿懷信心地說道。

9月28日梅姬颱風侵臺,造成西部幾個城市嚴重水患,接連幾天東部亦間歇性下起大雨,使得10月1日 即將在臺東太麻里大王村順安府廣場前,舉行的感恩祈福音樂又增添一大變數。

◎好因好緣俱足 頭一遭辦活動

《見證臺灣生命力》節目部企畫團隊頭一遭將在戶外主辦一場音樂會,這對只會做新聞和節目的團隊而言,簡直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就在一個單純的想法形成後,所有的好因好緣紛紛俱足,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大愛臺東部中心副理林大欽談到舉辦音樂會的因緣,「拍攝尼伯特風災特輯時,曾答應臺東鄉親將播映採訪的作品,讓大家一起來見證堅韌的生命力。」就在尋找素材時,發現有些音樂家也願意來幫忙,首先是視障鋼琴家許哲誠,答應錄製他在颱風時所創作的一首歌〈伸出你的手〉,並樂意到現場唱給鄉親聽。

接著大家集思廣益,尋找到花蓮的知音合唱團、湯姆哈克二人組及臺東的質平合唱團,大王國小陶笛班、香蘭國小的相聲,還有藝聯會演藝人員都欣然答應演出。總共有上百人的音樂表演者,都很樂意來成就,於是音樂會活動就成立了。

◎跨志業體合作 志工熱情響應

活動從七月開始籌備,過程相當辛苦,但企劃團隊卯足勁全力以赴。除了不斷開會共識,也開始做場地勘查。第一次考慮在香蘭國小的操場上,但為了雨天備案,改到有遮雨棚且曾經辦過義診的順安府廟前廣場。

一開始,製作人張端容擔心只有四、五個企劃人員,怎麼辦一個活動? 於是她開始尋求支援,包括承辦活動經驗豐富的宗教處、代為邀約貴賓的秘書處、請來花東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文發處及承擔人文蔬食饗宴的臺東志工,更有來自臺北大愛台的導播組、舞台燈光及音響設計人員。

跨志業體以及志工的全力合作,讓張端容充滿感動。她回憶當時,因九月底梅姬颱風來襲,考慮到臺東志工人少又需忙於救災,不知人力夠不夠?正想要取消或延期時,卻接到志工熱情的回應:「我們已經在準備菜色了,且也到環保站邀約了六十多位鄉親。」此舉,讓張端容更有勇氣繼續把活動辦好。

◎忙碌身影穿梭 連續接變化球

9月29日晚上,企劃組林思彣先到活動現場待命。因為預計隔天一早六點即將開始搭設舞台。林思彣被賦予重任,因為她曾是慈青也常出國賑災及參加營隊的經驗,其餘的組員則在後勤,確定節目流程及處理相關的細節。

活動現場變化球不斷,林思彣反應靈敏,準備隨時接招。30日早晨,不巧遇到鄉親在廣場上舉行九九重陽老人聚餐,正好與架設燈光的時段有衝突。林思彣考慮先暫緩工作,並隨興高歌一曲和鄉親一起同樂。等到聚餐一結束,景美導播立即邀約同仁及人文真善美志工共同協助打掃,盡快將場地復原,繼續工作。

「思彣可以嗎?」遠處傳來導播的聲音。林思彣一聽到呼喚,馬上應聲走過去,和導播討論座位的擺設細節。「不知道我們原定的四百個座位,如何才能擺得下?」有求必應的思彣,努力思考著。

「等會朝慶師伯回來,我們一起來開編採會議。」林思彣看到人文真善美志工蕭寂興,又連忙趨向前去。她忙碌不已的身影,一直在會場裡穿梭來去。

◎虔誠唱出祈禱 祈願完全無雨

到了10月1日中午,音樂會在即,傾盆大雨仍不斷地打在遮雨棚上,就像急促的音符震天作響。專程從臺南開車來協助的調音師黃承澤,一直擔心的問題依舊存在,「鐵皮屋遇到磅沱大雨就沒有辦法了,聲音一定會收到,再好的器材也無法將雜音壓下來。」

此刻,林大欽走進人文辦公室,邀請大家一起到廟前祈禱。麥克風正傳來林美蘭的聲音,「雨聲很大,龍天護法也來灑淨,大家一起來跟神明打招呼、問安,虔誠唱出心中的祈禱,祈願感恩祈福音樂會能順利,完全無雨,並帶給鄉親更多的平安與祝福。」

下午,一輛大巴士載著知音合唱團團員,一路衝過雨陣抵達廟前,張端容、林思彣急忙撐傘過去迎接。一個個撐傘走下車來,看似灰濛濛的天空中開出色彩繽紛的「傘花」,帶給音樂會一個好預兆。

◎伸出愛的雙手 見證台灣生命力

車子裡裝載了幾箱的福慧珍粥是要給鄉親的結緣品,「我去找多一些人過來幫忙搬﹗」林思彣告訴同仁賴信宇。過一會,幾位志工冒著被大雨淋濕的模樣,就直接衝到巴士旁,伸出愛的雙手搬回一箱箱的福慧珍粥,這一幕幕動人的畫面,全都收錄在人文真善美志工葉朝慶的鏡頭裡。

表演者陸續抵達,活動流程亦進入彩排中,慈濟藝聯會林小樓、胡鴻達正在排演歌中劇,唱起鄉土味濃厚的〈愛拚才會贏〉。曲調輕快又活潑,讓坐在甜甜倚上討論流程的林大欽、林美蘭,跟著節奏舉起雙手左右搖擺,並帶動起大愛台的同仁王秀芳、賴信宇等人,也自然地跟著扭動全身唱起歌來,現場是一片歡樂。

此刻,奇蹟突然出現了,三點後雨開始變小了,四點時甚至一滴雨也沒了。林美蘭當場接受人文真善美志工採訪時,這麼說著:「大家一起來成就感恩音樂祈福會,天公也來幫忙。雖然之前雨勢蠻大的,但風雨生信心,共同將那分愛集中起來。」

晚上六點三十分感恩祈福音樂會在人人虔誠的祝福與伸出愛的雙手,共同拉開序幕。林大欽說:「人在攝影棚裡,在大愛台裡,而沒有在這樣貼切的土地上,是沒有辦法見證台灣這樣的生命力。」

圖左 :等到聚餐一結束,景美導播立即邀約同仁及人文真善美志工共同協助打掃,盡快將場地復原,繼續工作。[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大愛台同仁一起尋求支援,文發處請來花東人文真善美志工協助拍攝幕後花絮。[攝影者:王嘉彬]

圖左 :林思彣(中)和花東人文真善美志工開編採會議。她忙碌不已的身影,一直在會場裡穿梭來去。[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大家一起到廟前祈禱,林美蘭說著,「雨聲很大,大家一起來跟神明打招呼、問安,虔誠唱出心中的祈禱,祈願感恩祈福音樂會能順利,完全無雨。」[攝影者:王嘉彬]

圖左 :下午,一輛大巴士載著知音合唱團團員,一路衝過雨陣抵達廟前,張端容(右)、林思彣急忙撐傘過去迎接。[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林大欽在尋找素材時,發現視障鋼琴家許哲誠(右)願意來幫忙,答應錄製他在颱風時所創作的一首歌〈伸出你的手〉,並樂意到現場唱給鄉親聽。[攝影者:王嘉彬]

圖左 :活動從七月開始籌備,過程相當辛苦,但企劃團隊卯足勁全力以赴。除了不斷開會共識,也開始做場地勘查。[攝影者:王嘉彬]
圖右 :大愛台企劃王秀芳(左)和兩位主持人林大欽(中)、林美蘭(右)一起討論音樂會流程的進行。[攝影者:王嘉彬]
圖左 :二十四位大王國小學童正在彩排,以直笛和陶笛吹奏出輕快的〈來去台東〉。[攝影者:王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