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疫情後 橙縣首次跨宗教蔬果發放

疫情後 橙縣首次跨宗教蔬果發放

E-mail 列印
八月下旬的南加州,已經連續數日達到華氏近一百度(攝氏三十八度)的高溫,因疫情不見起色,餐廳只能外賣或在戶外營業,停車場上搭起各式各樣的帳棚;新的學年已經開學,校園仍然關閉,學生們透過網路在家上課,低收 入的孩子因而無法天天得到營養午餐;民眾失去工作或被迫縮減工時,能夠維持生計的收入變少了。

橙縣慈濟志工8月22日在摩門教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的停車場,舉辦「得來速(Drive Through)」蔬果發放,提供蔬果、乾貨、米、豆子、罐頭等食物,以「零接觸(contactless)」的方式給七百零二戶需要的家庭。

◎生活難了 食物稍減負擔

除了慈濟志工,教會、社區服務團體與市警局均派員支援,這是三月疫情後,橙縣首次舉辦的蔬果發放,也是第一次跨宗教合作的蔬果發放。

六點多,在大批警力護持下,民眾陸續開車進來等候。第一位進來的胡安(Juan Uribe)是一位油漆工,他說疫倩後工作被迫取消,不過政府發放失業救濟金,日子還過得去,「至少沒有生病,還能生活。」

來自薩爾瓦多的娜娜(化名)開著一輛紅色小卡車,後車箱載有一些紙箱。她在一家診所幫忙煮飯,幸運地工作並未中斷,她也回收紙箱販售、貼補家用,雖然一磅只有五分美元(約新臺幣十五元)。

一位拉丁裔女孩說,家中有三個成年人都是清潔工,他們工時減少,正在努力支付賬單;之前更因為一位家庭成員患了重病,無法負擔新冠肺炎病毒測試費用。她為慈濟提供的食物感到興奮,因為家庭面臨的嚴峻形勢,可以稍微緩解。

志工阿比舍克(Abhishek Dalal)是醫學院的學生,因為承擔報到工作,有機會了解這些家庭正面臨的處境。「有些人丟了工作,有些人工時被縮減,不確定有多少錢可以拿來維持生存所需,例如:食物、育兒、房租等等。」有位母親告訴他,她先生的工時縮短,錢變少了,而且因為不能外出,她必須花更多時間照顧自閉症的小孩,每件事都變得更難了!

幫慈濟引介教會場地的市議員荷西(Jose Solorio)說:「聖塔安那屬於新冠疫情的高風險地區,但仍有許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essential worker)必須工作,許多民眾需要幫助,很感恩教堂、橙縣食物銀行、男孩女孩俱樂部、警察,及慈濟等單位,共同促成今天的活動。」

薩拉薩爾夫婦(Wilbur Salazar和Julia G. Salazar)是教堂的教友,也主持慈善基金會Échame La Mano Pura Vida,為此次發放提供相當大的協助。苿莉亞·薩拉薩爾一語點出民眾的苦楚:「人們失去工作、沒有錢,他們要付房租,還有缺乏醫療保險等問題,令人們感到害怕。」政府雖然提供失業救助,但有些民眾不是美國公民,他們也許是無證移民……

◎校園關了 開啟另一扇門

聖塔安那市是一個西語裔為主的社區,約有百分之七十八為西語裔居民。橙縣志工自2011年起,在該市的貧區小學展開幸福校園計畫,讓學童每周五帶食物背包回家,周末不挨餓;2013年起每年舉辦三次義診,增進社區居民健康;2017年起開始發放新鮮蔬果,為居民提供健康飲食。

然而,2020年三月起,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加州實施居家避疫,義診被迫停止,志工每季尋著病歷,主動聯繋慢性病患者,並以郵寄方式為他們補充藥物;幸福校園計畫因校園關閉而暫停,橙縣志工每月送一次食物到麥迪遜小學(Madison Elementary School)校長麗莎的家,由麗莎號召家長載到需要的家庭門口,自四月至七月不間斷。

得知許多家庭有食物需求,志工多方探詢可以舉辦大型蔬果發放的場地;疫情期間,以往可供蔬果發放的校園不再開放,增加了發放難度。七月底,市議員荷西引薦摩門教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在該教會停車場辦理過得來速食物發放,場地寬敞,動線規劃簡潔。

8月3日,九位橙縣慈濟志工拜會主事神父(Bishop )胡利歐(Julio),近一個半小時會議後,胡利歐表示全力協助配合,包括安排教友徹夜守護前一天安置在停車場的食物,提供英西雙語志工人力資源,並依照慈濟的數量安排,布達給需要的教友家庭來領取食物物資。此教會在橙縣有七個教區,各區神父都歡迎慈濟前往關懷,並使用其教堂作未來的食物發放及義診。

同時,橙縣聯絡處多年合作夥伴麥迪遜小學、林肯小學與男孩女孩俱樂部(Boys & Girls Club)都協助將蔬果發放訊息,布達給當地貧區家庭。因為疫情,橙縣慈濟志工意外得到一合作夥伴,將深耕社區的觸角探得更深更廣。     
◎揮去汗水 留下感恩的心

不畏豔陽,志工們穿著長袖志工服,戴著口罩、護目鏡、手套,全身「武裝」地先保護好自己,以迎來橙縣自三月居家避疫以來,第一場食物發放。志工們相當珍惜這機會,教會和慈濟都邀約許多雙語志工前來協助,還有許多教友是聽到需要幫忙,主動前來。

炎暑中,車輛陸續前來領取蔬果,他們只需留在車上、打開後車箱,志工依所填報的家庭數量,直接將食物放在他們的後車箱,然後用九十度躹躬和熱情的雙手揮舞,感謝他們的到來,讓志工有機會服務社區。

已經大學畢業兩年的慈青學長阮齊(Chi Nguyen),與一群年輕志工一同發放。他們雖然之前互不認識,但因為有助人的共同使命,很快就打成一片,且散發熱情與活力,把蔬果一一搬上車。阮齊說:「出來當志工也可以培養我的同情心,把我的愛和善良帶入社區。」

為讓不同團體的社區志工都能認識慈濟,發放後在教會的室內籃球場舉行閉幕式,含括社區志工三十多人,共有七十多人參加。

慈濟志工首先感恩各團體志工的付出,分享證嚴上人一念悲心,研製香積飯的故事,最後以西文與英文手語與帶動唱〈愛與關懷〉,讓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不同膚色的夥伴們,在不安的大環境中,人人伸出一雙手,為世界注入一絲溫暖。

圖左 :8月3日,橙縣志工一行人與主事神父胡利歐會談,並勘察場地。[攝影者:蘇慧情]
圖右 :8月15日橙縣志工到總會園區打包蔬果乾貨,名額有限,迅速額滿。[攝影者:黃友彬]

圖左 :來自薩爾瓦多的娜娜(化名)在一個診所的廚房幫忙,幸運地工作並未中斷,她也回收紙箱販售,貼補家用。[攝影者:林綺芬]
圖右 :不畏豔陽,志工們穿著長袖志工服,戴著口罩、護目鏡,全身「武裝」地先保護好自己,迎來橙縣自三月居家避疫以來的第一場食物發放,志工們相當珍惜。[攝影者:許春蘭]

圖左 :「得來速」蔬果發放內容包括蔬果、乾貨、米、豆子、罐頭等食物。[攝影者:許春蘭]
圖右 :市議員荷西(Jose Solorio)說,聖塔安那屬於新冠疫情的高風險地區,但仍有許多第一線的工作人員(essential worker)必須工作,許多民眾需要幫助,很感恩教堂、橙縣食物銀行、男孩女孩俱樂部、警察及慈濟等單位共同促成今天的活動。[攝影者:林綺芬]

圖左 :摩門教會和慈濟均邀約許多雙語志工前來協助,為社區注入年輕活力。[攝影者:許春蘭]
圖右 :雙語志工阿比舍克(Abhishek Dalal)是醫學院的學生,因為承擔註冊的工作,有機會了解這些家庭正經歷的傷痛。「有位母親告訴我,他先生的工時縮減,因此錢變少了,而且她必須花更多時間照顧自閉症的小孩,因為不能外出,每件事都變得更難了!」[攝影者:許春蘭]
圖左 :發放後的閉幕式在教會的室內籃球場舉行,橙縣慈濟志工首先感恩各團體志工的付出,為本土志工分享上人一念悲心研製香積飯的故事,最後以西文與英文手語與帶動唱〈愛與關懷〉,圓滿發放。[攝影者:林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