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拉長情擴大愛 義診造福長者健康

拉長情擴大愛 義診造福長者健康

E-mail 列印
延續在北雅加達本札令安鎮(Penjaringan)卡馬爾•穆阿拉村(Kamal Muara)「扶困援建計畫」的好因緣,印尼慈濟志工持續造福該區有需要的村民,於2022年7月24日,在村內的宜迪代亞努如 伊斯蘭學校(Madrasah Ibtidaiyah Nurul Islam)舉辦「長者義診」。

◎治療衛教並行 期盼改善健康

二十一位人醫會醫護團隊與六十位雅加達北二區志工,攜手共辦義診,針對五十歲以上的貧病長者提供醫療服務。當天義診現場,大家都做好標準防疫措施,約六個小時的活動中,共有兩百四十位長者順利受惠。

長者義診活動負責人志工楊自力表示,很開心看到村民如此熱烈響應義診活動,「村民如此期待參加長者義診,讓我也感到非常歡喜。」

除了提供醫療服務,志工也向求醫病患及陪同的家屬宣導慈濟活動,說明「竹筒歲月」精神,期許能啟發眾人的善念。人醫會醫護人員也在活動中,教導並呼籲長者們,要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飲食和習慣。

「看診前,我們先給大家進行衛教,並說明長者義診的主要目的。取藥後,醫護人員叮嚀大家要維持一個月定時服藥。」人醫會醫護團隊協調員安德利亞斯醫師(dr. Andreas Sanusi Kurniawan)期許:「希望長者們參加義診後,他們的健康和生活都可以改善。」

除了慈濟志工與人醫會醫療團隊,也有十四位當地的婦女會成員和社區志工投入協助義診活動。其實,慈濟進行「扶困援建計畫」之時,她們已開始投入協助活動。志工虔誠付出、身體力行,漸漸帶動當地志工一起行善。

◎接引在地菩薩 啟發造福善念

長者們一早就到達義診現場,排隊等候義診順序,期待透過活動能脫離病苦。其中一位求醫長者七十七歲的戴布拉阿嬤(化名)在孫子的陪伴下來到現場,行動不便的她撐著拐杖,志工見此立即協助攙扶,並全程陪伴阿嬤看診、取藥等,讓她可以安心求醫。

「很開心,希望參加義診後,身體會好起來,變得更健康些。感謝真主阿拉!有志工攙扶著行動不便的我,也謝謝醫師幫我看診。」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痛風疾病的戴布拉阿嬤感恩說道。

志工貝婉君(明益)在義診中,貼心陪伴長者看診,並給予關懷和鼓勵,聆聽長者述說他們的健康狀況,讓他們可以安心就醫。「看到很多長者行動不便前來求醫,我們(志工)立即靠近協助攙扶,大家都在義診中歡喜付出。」

在「扶困援建計畫」活動中受惠的村民,也積極把握付出的機會,投入協助義診活動。其中有瑪瓦蒂(化名),穿上志工背心跟隨志工的指示,帶著求醫病患到掛號處登記。「我看到志工們都很忙,所以就主動前來幫忙。長者義診的活動非常好,幫助了很多有需要的村民,是這裡『扶困援建計畫』以外的慈濟活動。」

另一位援建計畫受惠者喬安娜阿嬤(化名),把握義診活動求醫,健康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血壓、血糖都正常,只是有痛風的疾病困擾。平常她都會去健康中心檢查,這次能就近檢查,而且能再次見到熟悉的藍天白雲身影,讓她特別歡喜。「很開心!志工總是如此熱情,我要好好感謝慈濟幫我建房、治病,這樣的關懷讓我甚是感動,如此的恩情,我難以回報。」

圖左 :志工貼心陪伴長者看診,並給予關懷和鼓勵,聆聽長者述說他們的健康狀況,讓他們可以安心就醫。[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2022年7月24日,人醫會醫護團隊與雅加達北二區志工攜手,在北雅加達本札令安鎮卡馬爾•穆阿拉村宜迪代亞努如伊斯蘭學校(Madrasah Ibtidaiyah Nurul Islam)舉辦「長者義診」。[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當天義診現場,大家都做好標準防疫措施,活動負責人志工楊自力(右)進行現場消毒,確保每個防疫環節做到位。[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看診前,人醫會醫療團隊先給大家進行衛教,並說明長者義診的主要目的。取藥後,醫護人員叮嚀大家要維持一個月定時服藥。[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在「扶困援建計畫」活動中受惠的村民,也積極把握付出的機會,投入協助義診活動。其中有瑪瓦蒂(化名.右),穿上志工背心跟隨志工的指示,帶著求醫病患到掛號處登記。[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另一位援建計畫受惠者喬安娜阿嬤(化名.左),把握義診活動求醫,健康檢查結果顯示,她的血壓、血糖都正常,只是有痛風的疾病困擾。[攝影者:Arimami Sury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