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歲末見證慈悲 脫困反手助人

歲末見證慈悲 脫困反手助人

E-mail 列印
慈濟馬六甲歲末祝福,於2017年12月30日及31日在馬六甲分會共舉辦三場。現場透過慈濟志工演繹《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身心康樂願〉,同時也邀請兩戶慈濟照顧戶上臺現身說法,見證醫療與慈善志業結合,印證 佛典經文道理。

2017年,馬六甲社區中有兩戶慈濟照顧戶,一家不幸遭逢意外連連,另一家面臨截肢後的意志消沉。慶幸在慈濟志工和人醫會醫護人員不間斷的輔導和扶持下,這兩家人克服萬難、重新站起。

◎慈善醫療相結合 截肢後重新站起

慈濟志工幫助照顧戶家庭重新站起,從無助中看到光明的方向,回到正常軌道,就如經文講述佛弟子仿效藥師佛的精神,為身有病痛、苦難煎熬,以致貧窮、無親人家庭的貧病苦難者施醫施藥,讓他們的困境得到解除,身心安樂,過著歡喜的日子。

六十七歲的阿瓦(化名)2016年12月失去右小腿,變得鬱悶沒自信,動輒需要女兒文惠(化名)的扶持與照顧,但長期下來文惠也弄傷了手。回想過去,文惠數度哽咽地表示:「我的媽媽在截肢前,是一位很勤勞的婦女。她因患糖尿病需要截肢,常常哭泣不能接受,甚至動了自殺的念頭。」

為了照顧手術後的媽媽,文惠辭去工作,長期下來因為經濟能力的不允許,文惠便尋求慈濟援助。聽見文惠的心聲,志工邀請慈濟人醫會成員前來輔導,教導媽媽自行上下輪椅,及學習使用拐杖行走;在旁志工也注意細節,將床位墊高、在門口裝置斜板等,方便阿瓦乘坐輪椅進出自如。

在多方鼓勵下,阿瓦重拾信心,重新站起,開始做輕便的家務,文惠也重回職場工作,家裡的生計有了出路。12月30日歲末祝福,文惠和媽媽一同上臺做見證分享,母女倆感謝慈濟人醫會和志工的幫助和鼓勵。現在兩人已經是慈濟的會員,她們也期待人人伸出援手,給予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一分愛的關懷。

語畢,母女倆在眾人掌聲中走下臺,媽媽阿瓦掏出裝滿愛心的小撲滿,布施給慈濟,用行動來見證。而一直陪伴在側的志工鄧遂嶸,也對母女兩人發心的布施,感到讚歎。

◎激起心中的漣漪 做環保幫更多人

七十一歲的慈濟會員余瑞聽到文惠分享,「感謝慈濟幫助媽媽,因為有慈濟,媽媽勇敢站起來了。」而感動地流淚了。

會有如此深的感動,是因為在2017年8月,余瑞所居住的地方,帆加南馬板底(Pengkalan Rama Pantai)被水淹了,志工給予關懷,送熱食和祝福金,助她度過一時的難關。余瑞第一次踏入歲末祝福會場,歡喜看見自己平時所捐獻的善款,多用在窮苦人身上,並從《2017年慈濟大藏經》中看見了熟悉的街坊朋友,感到特別親切。

余瑞知道福慧紅包是來自證嚴上人的祝福,且慎重地把它收在皮夾裡,要把祝福天天帶在身邊,還說:「我要繼續收環保物,每月送去慈濟環保點,幫助更多人。 」

◎讓人看見了希望 充滿無限的感恩

31日的歲末祝福,照顧戶楊樂(化名)上臺分享他的感動。楊樂因無常的車禍,而喪失行動和言語能力;醫師曾表示,康復要看神的旨意。當時印尼籍媽媽莎莎(化名)徬徨無助,承受龐大壓力卻又不知如何照顧受傷的女兒,幸獲得志工及醫療團隊的協助,楊樂逐漸康復了。

在現場,莎莎淚流滿面地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很感恩慈濟一直以來無私的幫助,我的孩子才能康復。」雖然楊樂已逐漸康復,但不幸的是,她的兒子在幾天前也發生車禍,傷勢嚴重。媽媽疲於照料兩個孩子,只好把楊樂送到新山姑姑家,讓自己能專心照顧兒子。

因為志工的長期陪伴與關懷,適時借出肩膀給沙沙依靠,讓她心裡充滿說不完的感恩。

◎少女身殘心不殘 以愛祝福無災難

看著螢幕上播放楊樂的故事,二十歲兩手拄著拐杖的陳嘉嘉(化名),深受感動。陳嘉嘉因為小時候腦部受損,導致無法走路,身心承受著煎熬。

陳嘉嘉坦承自己剛開始也不能接受身有殘疾,後來在家人鼓勵下才勇於面對現實,她說:「對於家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看到愛的力量很大。」而從小照顧陳嘉嘉外婆陳雪(化名)雖然覺得辛苦,但是看到陳嘉嘉逐漸長大,懂得獨立自理,感到很安慰。

陳雪說:「我不能夠永遠陪在她身邊,讓她多接觸佛法,希望她有所體會學習。」「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災難,祈求新的一年有新的希望,人人平平安安。」陳嘉嘉靦腆地祝福大家。

而這三場的歲末祝福也在眾人的參與下,法喜圓滿,而兩個個案的故事,所印證的《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第七身心康樂願〉,除了引起觀眾迴響,也讓人名來在社會中扶助苦難家庭,是需要結合各領域的力量,彼此助力才能共同成就,因此期盼人人把握行善的機會。

圖左 :照顧戶阿瓦(化名)把儲蓄的小撲滿,捐出愛心,幫助有需要的人。[攝影者:郭巧雲]
圖右 :慈濟馬六甲歲末祝福,志工演繹《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身心康樂願〉,經文講述佛弟子仿效藥師佛的精神,為有需要的貧病苦難者施醫施藥,讓他們的困境得到解除,身心安樂。[攝影者:陳聯喜]

圖左 :儘管兒子車禍入院,莎莎(化名)仍然把握機會,在兒子出院後,特地前來歲末祝福分享對慈濟的感恩。[攝影者:陳聯喜]
圖右 :余瑞知道福慧紅包是來自上人的祝福,慎重地把它收在皮夾,要把祝福天天帶在身邊。[攝影者:陳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