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雪隆分會 行孝不能等 慈少浴足回報父母恩

行孝不能等 慈少浴足回報父母恩

E-mail 列印
疫情耽擱了好幾年的實體課,有幸在課務組的精心安排下,讓雪隆慈少初階班的親子們闊別冷冰冰的線上課,於2022年6月12日,齊聚在吉隆坡慈濟靜思堂體能教育課室和感恩堂學習。靜思堂顯得朝氣蓬勃,揮去人人封閉 已久、身心禁錮的陰霾。

◎行孝不能等 愛要有溫度

今年4月份,志工陳佩玲就有結合北A北B和峇都喼(Batu Caves)合辦慈少初階班的念頭,讓來自白沙羅共修處、吉隆坡慈濟靜思堂和峇都喼(Batu Caves)的孩子和班父母,共同體驗不一樣和更有溫度的上課方式。

雖然是首次聯辦慈少實體班,她表示團隊都很給力,唯一挑戰的是為浴足試水的部分,因為浴足的水溫非常重要,拿捏得好才能給親子們帶來溫暖的感覺。

慈少課務組長楊國富(本澔)和團隊一致認同陳佩玲的提議,同心協力為親子準備以「孝道」主題的慈少課程,並加入了浴足環節,讓他們對孝順有更深的體驗和感觸。

身為活動協調的楊國富,感恩團隊的用心和配合,令雪隆慈少班得以圓滿,尤其團員之一的陳文成(惟蓬)想盡辦法,讓親子們感受不一樣的感動。因為行孝是不能等,他期待以孝道為主的慈少班,讓父母和孩子們了解孝順的重要性。

活動主持人黃葦媗是慈青,她穩健從容地帶動,並引領慈少們唱〈慈少班歌〉與誦讀慈少公約。以往都是線上相會,這一次是面對面,加上戴著口罩,大家顯然靦腆了許多,還好有破冰環節,消除大家的陌生感。「一閃一閃眨眼睛」環節帶熱全場氣氛,只見被分為八組的慈少們不斷眨著眼睛,輪流把號碼傳遞給最後一位組員。

遊戲進行時挑戰重重、笑料百出,苦了害羞的慈少要有眼神交流,才能確認或傳遞數字,有些學員在眼對眼後,竟緊張地把號碼忘了,有的則是左右不分或中途失聯,或因不常「拋媚眼」而直呼面部僵硬。然而當中也不乏堅持不掉鏈,很努力完成遊戲任務的隊伍。

雖然全場沒有一組能夠給出正確的數字,但通過這小小的互動,使學員們之間的關係自然升溫。這看似簡單的遊戲,卻極其考驗團隊精神,除了要配合別人,還要調整自己,而遊戲的結果,就是團隊默契的驗收了。

主持人黃葦媗與大家分享證嚴上人叮嚀:「要停、聽、看──停下無明雜念,用心傾聽全世界的聲音,讓心靜下來,多看世間萬象,並要彼此尊重,養成以禮相待的好習慣。」

◎事事有溝通 問題可解決

「你們的父母適合做父母嗎?」慈少張晉祥向學員們,拋出一個極其具爭議性的話題,話音一落便引來全場嘩然。他認為每位父母雖有當父母的經驗,但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與喜好,父母需自我調適與配合,並盡力付出時間和心思教導他們。

他自我調侃很難拍家庭照,因爲通常他是手抓相機的那位,或是當天母親出勤,一直無法把大家湊在同一個鏡頭內。自小父母灌輸他要做好孩子的觀念,並要求事事完美,無形中給他很大的壓力,開始喜歡發脾氣並與家人吵架,常常禍從口出傷透彼此的心。

張晉祥說:「慈濟沒有改變我,卻是改變了我的父母。」父親在慈濟已經有一段時日,臉上總是帶著笑容、開心地幫助別人,他也從中慢慢地學習,脾氣收斂了不少。

投入慈濟後的張晉祥,領悟到溝通的重要性,要適當地說出心裡話,以解決一切問題。張晉祥曾因無法與家人溝通而出走,現在的他懂得敞開心扉,有心事會與家人分享或傾訴,家裡氛圍逐漸和諧起來,而家人就是他最強的後盾。

他向在場的父親承諾:「我十八歲,長大了,如果有問題我自己解決不來,一定會找爸爸。我會盡量做好!」他為以往的過錯向父親道歉,並期許自己能改變壞脾氣,以維持家裡的和諧。他勉勵在場的學員們,雖然父母不是永遠「對」,但不代表孩子可以沒大沒小,大家都有各自所面對的壓力,所以良好的溝通是必不可缺的。

◎媽媽不放棄 朽木可雕也

小六成績優異的許程揚,以八十分的總平均,被保送到中華獨中上中學。母親是一位補習老師,在外對別人的孩子總是輕聲柔語,但是回到家就變了個樣。許程揚埋怨母親總是把工作上的壓力和一些負面的情緒帶回家,感覺母親給予的關愛,隨著工作的忙碌已逐漸減少。

他是家中的老大,每每與弟妹發生爭執,總是招來一頓打罵,或是前來勸阻的母親,要做大哥的他讓著弟弟。正值少年的他為此甚感不公,認為自己不被疼愛,總是與母親鬧得不愉快。

為了引起母親的注意,他開始有叛逆的行為,曾經在學校當「領頭羊」語言霸凌老師,多次被送去訓導處,還被記小過。在訓導老師無計可施之下,只好聯絡家長。老師們希望許程揚的母親能夠好好地教導孩子,隨後他因達不到獨中的標準,在初中二時轉到了國中上學。

身邊的親戚、學校的老師都覺得許程揚是「朽木」,不可雕了,但是母親還是沒有放棄他,把他送到慈濟去學習。起初許程揚心不甘情不願,但加入了慈濟的第三年後,他覺悟自己不能繼續這樣壞下去。雖然盡遭冷眼,但母親告訴他說:「許程揚,你現在開始努力,一切都來得及;我可以送你去最好的補習班,學費方面媽媽都會扛起來。」

自此他發奮圖強,用一年的時間苦讀已荒廢五年的中學課程,終於在中五考試中取得七科甲等佳績。許程揚深情地表達對母親的萬分感激:「感謝媽媽沒有放棄我。以前我是你的負擔,以後我想成為你的驕傲。」並引用上人的靜思語「讓父母歡喜、安心,就是孝順」與大家共勉之。

◎浴足行孝道 報答父母恩

一曲〈跪羊圖〉,七位慈少代表的手語演繹,為萬眾期待的浴足環節拉開序幕。在主持人林雯芯(懿理)的引領下,親子們閉眼靜心,手握手、頭靠頭,讓彼此的心緊緊連接在一起,場面溫馨。慈少們為感恩父母的辛勞,除了細心替父母們捶背按摩,還用小毛巾和溫水清洗他們那爬滿歲月痕跡的雙腳,盡一分為人子女的孝心。

父母們漾開慈愛的笑容,想必他們都很滿意,並享受此刻孩子為他們的付出。有些父母被感動得淚流滿面,有者和孩子深情擁抱,一幅幅溫馨的畫面令人動容。班父母蔡文興享受女兒蔡月惠貼心為他浴足,熱淚盈眶,坦承內心歡喜非筆墨所能形容。

慈少們接著彎下身驅,謙卑跪拜堂上活佛,感恩父母這些年來無私的愛和養育之恩。父母們憐愛地將孩子摟在懷裡,互相述說心裡話,孝順是如此的感動人心!年紀輕輕卻很懂事的何子樂,感恩有機會給母親陳彥均(明映)浴足和按摩,盡一分孝心。他跪拜感激母親的養育之恩,深情對她說:「媽媽,我愛您!」

慈濟志工許玲玲(慮惇)很遺憾父母不在身邊,只能以父母賜予的身軀做慈濟回報父母的愛。她帶著照顧戶一同參與慈少班,兩人溫馨互動的畫面猶如母女般。回憶假期間,探望年邁的大姨和姨丈,被熱情招待的感觸,許玲玲叮嚀身為孩子或孫子的我們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父母或長輩。

◎感恩慈少班 播下愛的種

身為分享者之一的葉桂蘭(慮桑)坦言,每聽到〈跪羊圖〉的歌曲就特別有感觸。她認為在準備分享資料時,也可以自我檢討對孝順父母方面是否盡心,進而改善任何不足之處。葉桂蘭表示只要父母在世,孝道是每個孩子一生中必修的功課。

隨著年齡的增長,葉桂蘭對孝道有不同的體驗和理解。年輕時期的她喜歡和父母頂嘴,身為人母後,才真正體會母親懷胎十月的痛和父母的辛苦,因為孩子任何一句狠話或惡劣眼神,都會深深刺痛她的心。葉桂蘭感恩參與慈濟後改善了脾氣和育兒方式,孩子犯錯時不再打罵而是祝福,令親子關係更融洽、家庭和諧。

行孝道對慈少陳語涵而言就是孝順父母。她認為管好課業不讓父母操心,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頂撞他們就是孝順。經過孝道課程和浴足活動,她學習要懂得報恩,並為父母無私的付出。陳語涵感謝父母多年來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她發脾氣時好好開導她,並支持她做的事或任何決定。

陳媽媽感恩慈少團隊的用心,讓她有機會參與意義非凡的浴足活動,享受小女兒的按摩和付出。雖然女兒還年輕且歷練未深,無法實行初品、中品、上品三個層次的孝道,但她相信點滴的力量,善的種子被播下,有一天必會萌芽。

今天第一堂的實體課,也是一個愛的開始,期待這些小小的種子,會在慈濟世界裡萌芽並茁壯成長,成為一棵棵可造福社會人群的茂密大樹。

圖左 :慈濟志工許玲玲專心聽課,平日積極做慈濟來回報父母的愛。[攝影者:何嘉叡]
圖右 :七位慈少代表手語演繹〈跪羊圖〉,為萬眾期待的浴足環節拉開序幕。[攝影者:何嘉叡]

圖左 :主持人黃葦媗是慈青,在臺上穩健從容的帶動,吸引了慈少們的專注。[攝影者:李秀君]
圖右 :慈少張晉祥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分享和父親相處和成長的心路歷程。[攝影者:李秀君]

圖左 :慈少許程揚用一年的時間苦讀,終於在中五考試中取得七科甲等佳績,他深情地表達對母親的萬分感激。[攝影者:李秀君]
圖右 :慈少何子樂和母親陳彥均互述心裡話的溫馨畫面。[攝影者:李秀君]

圖左 :慈少陳語涵(左)謙卑跪在母親葉桂蘭身前,感恩她這些年來無私的愛和養育之恩。[攝影者:李秀君]
圖右 :雪隆靜思堂慈少課務組長楊國富(左)和陳佩玲(右)表示,非常感恩團隊的接力和配合,圓滿了以「孝道」為主題的雪隆慈少班。[攝影者:李秀君]